
老人与砖雕
 岁月斑斑
 老屋中的木雕精品 
横梁中的木雕

岁月无语 
牧马图

灰雕
大冶水南湾我不知道去过多少次。很多年前,初次听说水南湾时,总让我想起孩提时一部好看的电影《月亮湾的笑声》,老与它联系在一起。 踏进水南湾后,那庞大的古村落,那古老的宗族祖堂和门前那对岁月斑斑的石鼓,还有那条从村前淌过的小河,特别是那古村中的木雕、石雕、砖雕和灰雕作品让我流连忘返,陶醉缠绵,经常梦回水南湾,不能自拔。 独特的雕刻艺术 水南湾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东山西麓,与美丽的“睡美人”大箕山隔村相望,是大冶市与阳新县交界处的一个古村。 据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这一支族人,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即1573年—1620年)从江西瑞昌迁居过来的。相传,曹氏族人中有一女子是当时皇帝的贵妃,因此,曹氏家族在当地显赫一时。随着家族人丁日渐兴旺,曹氏家族动用了100多名工匠,耗时13年,在老屋的基础上建造了这片气势恢宏的大宅。 近几年来,我跑遍了大冶、阳新以及黄石周边地区很多古村落,惊奇地发现,目前雕刻艺术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恐怕就是水南湾了。据了解,在我国古代,明清时期是徽州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水南湾地处鄂东南,由于受到徽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整个建筑中木雕、石雕、砖雕和灰雕不仅保留了徽派之精髓,而且风格独特,精美绝伦,处处彰显古人之神韵,体现古人审美之道,在自然、建筑、人文共融的栖居地,和谐一体。 在水南湾,无论是木雕、石雕,还是砖雕、灰雕,立足于雕,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大都采取了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和线刻等雕刻表现手法。木雕通常表现在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楼层栏板、华板、柱棋、窗扇、栏杆,桌椅靠背、床沿等。特别是沿天井四周一圈齐整的栏板上,雕花掇朵,富丽繁华,几乎深入到生活用品的每一个方面。石雕主要运用在门框、门柱、门前装饰物如石狮、石鼓等,以及牌坊、室内的石柱等。砖雕多建在宗祠和民居风火墙上。灰雕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山墙顶端、屋檐瓦边、门额窗框等空白之处,用灰泥进行雕塑是一种装饰。 综观水南湾的雕刻艺术,其每件雕刻作品绘画性很强,依据画面的结构递增,使层次加深。从雕刻装饰角度看,安装时也有技巧,讲究观赏视角,花边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显得层次丰富,在统一中求变化。 丰富的雕刻题材 漫步于水南湾古村落中,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原来那些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消失了许多,被一座座现代钢筋水泥楼房所代替,当年的奢侈与豪华难见踪影。但是,我们仍然能在那一栋栋老宅里,从那些古朴的雕刻作品中,窥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每一件来自古人之手精雕细刻的艺术品,都让我怦然心动,久久回味,流连其中,不忍离去,用手中的相机认真记录这凝固的历史。 在一户居民家中,我发现一根约5米长的横梁,其正面雕刻着一些人物故事及花鸟图,该图采用了圆雕、透雕、镂空雕和高浅浮雕以及线刻等雕刻手法,表现得十分精美。由于老屋陈旧和坍塌造成该梁裸露在外,部分开始腐烂,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淋,其上生长出一种青绿,这种青绿与四周形成强烈的反差,让我震撼。 在另一户居民家中,一面墙体已经倾斜很多,我和一位摄影朋友钻进倾斜的夹缝中拍摄一面木雕屏风,抬头看屋顶,裸露的墙体峥嵘向上,仿佛向我们扑来,吓出我们一身冷汗。朋友笑之,如果墙体突然倒塌,我们恐怕就埋进去没救了。 在水南湾,像这样破烂不堪的老屋还有很多,其中有很多古人留下来的雕刻艺术精品。我站在这些雕刻艺术品前,浮想联翩,遥想当年这座庞大的古建筑群,是100名工匠用13年的心血熬成的,其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能完整保存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了。到水南湾走一走,看一看,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水南湾的本土气息和自然魅力,以及前人高超的雕刻艺术魅力。 我仔细品尝水南湾的每一件雕刻,其题材十分丰富,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禽兽、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人物主要有民间传说、文学故事、戏剧唱本、神话故事等。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一般呈连续形式,亦能独立成画。石雕内容多为花兽形象,花为牡丹,兽为麒麟和龙形,取其富贵祥瑞之意。砖雕多为龙形;木雕内容多为生活场景、花鸟图案;灰雕多为山水风光。 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水南湾雕刻多受传统艺术和徽派雕刻艺术的影响,反映出了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雅俗共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也体现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和古典美学思想。这些雕刻细腻繁复,构图、布局十分讲究,多用深浮雕、镂空,有的镂空层次多达上十层,亭台楼榭、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水南湾雕刻的艺术价值 4月2日和6日,我又在水南湾拍摄了2天。回到家中,在处理这些精美的雕刻艺术品图片时,放飞的思绪如缠绵流水,不断在我脑海中翻腾。 我发现,水南湾的雕刻艺人善于把理想的事物和现实的东西结合起来,如木雕中民俗题材的“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从美好的愿望出发,把不同时间、地点,甚至几种生活中不相容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并共处在一个画面上,形成一种新的可视形象,主次分明,不仅民间风味浓郁,且装饰性强。 在水南湾的雕刻中,龙和蝙蝠纹式最多。这就让我想起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对原始图腾的崇拜,以及祈求丰收、吉祥的愿望。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砖雕,水南湾老屋中雕刻的“龙”纹变化多端,左盘右蹙、腾空奔走、狰狞凶猛,据说这样既可避免犯上杀头之罪,又隐含着他们的祝愿;最有趣的是“蝠”与“福”同音,求福当然就成为普通水南湾人一生的愿望。还有如,狮与“事”、猴与“侯”、鹿与“禄”、喜鹊与“喜”、蜂与“封”等,采用的都是含蓄的谐音、双关或隐喻的手法,反映他们生活的心声。 水南湾的雕刻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依附于水南湾这些古建筑群中的装饰品,同时也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完整艺术品,它和黄石地区其他古村落中的雕刻艺术一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见证着黄石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 岁月蹉跎,老屋在变迁,而永恒不变的是水南湾这些雕刻艺术的灵魂和精髓,它带着岁月的轮回,带着深厚的民间艺术色彩,给我们太多的美的熏陶和启迪。昨夜,我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又梦游了水南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