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风情——红钢城” 青山区位于武汉市的东部,“红钢城”是其中心。 “红钢城”最繁盛的地方,属建设七路和建设八路之间;这里汇聚着各类的商埔,不论何时街上都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来往的车流,穿行整个钢城区域! 不论我们是在青山公园漫步,还是在“红钢城”街道中穿行,总会感受到叹为红顶房的这美。典雅优美的苏式建筑群,别具一格的街道里的各式小花园,可以说“红钢城”原本就是一件武汉市建筑上上好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从空中俯视的“红双喜”字的红顶房,共同构成了钢城的美丽地画卷! 中国的山水和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生活在社会里,就会在这个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从姗姗学步开始,生活的范围就逐渐形成扩大,我们眼界也不断地扩展,生活中所有事情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于是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延续,社区的环境,区域的差异,就形成了我们观察历史时期发展,分析历史时期的重要尺度。 如果你深入到“红钢城”的大街小巷,细细地体察,你又会更进一步地理解“红钢城”的美!那是一种融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爱,对那特殊苏式风貌老房子的依恋! 由于多年的风吹日晒,使之“红钢城”的红顶房子成为风烛残年老房,也成为了十里钢城露天中的画廊!丰富、多彩、点缀着十里钢城人民的文化生活!生活在红钢城的人们,长期受先辈们的熏陶,对“红钢城”有着独特的欣赏力!、 五颜六色的墙裙裸露在外,像一个个方城一样盘踞在那红顶房的街道旁边。庄重朴实无华的红顶房的外表,依然如故地保持着昔日苏式的风貌。红钢城从一个废弃的湖泊,逐渐建成了十里钢城风景如画的长廊。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子回归,使之给予“红钢城”增加了新的独有的文化品位! 二00九年,父亲节那天,我回老房子去看望父母俩老,父母已外出购物。我伫立于老房的窗前,无限地遐思着。那儿时的画面不断出现在我眼前。嬉嬉玩耍的幼稚园的小朋友们,街坊五邻六舍的小伙伴们;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教育,那红色时期的“忠字舞”,一目目、一节节,就像流金岁月的老片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烁! 我仰望着 “青扬十街”,心驰神往;我手提着相机,来到了刚竣工交房的“青扬十街”。乘上电梯,来到了楼顶二十二层处;我站在平台上,“俯视”整个青山区域的全景。我於于看到了,看到了我那梦境中,几十年来的景观;“红双喜”字的红顶房,我心悦诚服。 三十多年前,在我高三时;曾在一位同学家中,看不过“红钢城”的“红双喜”的红顶房画报。因同学的父亲当时是武钢的一位诗人,所以家中收藏有“红钢城”的画报。当时我曾想过,有朝一日我也能从空中“俯视”我们居住区,那红顶房的“红双喜”字。 父亲节那天我於于观看到了“红双喜”字! 那天,天气雾茫茫,越高雾气重。等到中午,天还不见好!即景生情,我不敢怠慢,相机不仃的行事着。 十街红房子都被拆掉了,建新房了。“红钢城”的红喜字只成了三分之二的“片语”喜。 “红钢城”曾经是武钢和一冶公司职工住宅的闹市区,现在没落多了。 我远眺青山区区域,滚滚长江在北面,武钢在她的东面;钢城中有公园,公园里绿地星罗棋布;特别是那法国梧桐树,见证了“红钢城”的蹉跎岁月。 我心情好不舒畅,那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将唯美的“红双喜”破坏掉了。 人生苦短 ,白驹过隙!有空常常回“红钢城”看看吧! 新潮的建筑师,破坏整体结构,新建了“青扬十街”,虽然从而使“红钢城”更加靓丽!但那总是心中的一“疼”? “红钢城”老房子代表着钢城的特殊风貌,建议开发建设时,应该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综合开发利用,在文化碑上好上加好地做文章。 http://bbs.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109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