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铁砦山 一、步行随感 不曾听过的名字, 不曾去过的地方, 从丛林中走过, 从茶园中穿行。 绕过停留在花草上的蝴蝶, 将有争议峋石作背景, 按下快门……。 淡淡的,幽幽的香不肆张扬, 静默地随风而至, 以不可拒绝的魅惑, 慢慢地把我融入。 通过嗅觉的相遇,那舒服被吸进体内。 有一种通透的气,在肠胃里涌动, 令人感到,整个内腑都被清新洗礼。 心的舒畅,是随香味的浸润到来。 踏——水泥台阶, 行——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树丛中的砂石路, 蹬——山石雕琢的云梯, 铁砦山的顶峰就在脚下。 来不及懈包擦汗, 俯首丛林中的村庄, 山脚下水库, 堪称一颗明珠。 微风给平静的水面带来几分涟漪, 在水的中央推动银光闪烁。 大自然真的很无私, 总把最美的展示给世人, 不践踏,那种美必定永驻! 放眼追逐飞砂般的云彩, 时而透着湛蓝底色的天空, 我喜欢! 我拥有! 看网上介绍黄陂菜店铁砦山(实为大悟所辖),为练脚之地。因为走的实在是不算多,至多三十里地吧。(从长冈或陈冲下车算起)第一次上铁砦山,走过了一些村庄,一些高低起伏的棵粒小的砂石路。上了铁砦山的山顶,在山顶的一突出的石边上,往下看,让我由衷惊叹:在菜店,居然有这样美如画的一个角落:青山,多形状的水岸是曲曲的、绿水,微风一吹,只见水从中间的许多水纹波动成银光闪烁向前推进。山上的石也精致多样。山脚下,一个小的石山伸入水库,山上松树植被的点缀。让人感到说不尽的喜欢!这一小型水库镶嵌在这奇峰怪峦之中,堪称明珠。 二上铁砦山,就颇有一道茶,二道品的味道,还真品出了铁砦山的几种美,在道出之前,我不妨把铁砦山及周围方圆命名为“铁砦山景区”为行文的方便。 其一曰:铁砦山景区的地势美。上铁砦山,可乘车经黄陂过菜店到长冈或陈冲。再至铁砦山,上到铁砦山山顶,放眼四望,从感觉上是,以铁砦山为圆心以15----20里为半径画圆,四周皆为层叠起伏的山峦,直到天边。整个铁砦山景区,范围并不大,但都是山地,你也不能称之为小盆地。里面偶有数亩冲的良田。造就了几个冲的田园风光。铁砦山就为这景区中间制高点非常醒目。它下面就是低矮起伏的小山丘。这种地势我好有一比:就象以前烧木炭火锅四周高、当中高,而在二高之间,就是一个U形的槽。站在铁砦山顶,可见围在景区四周的群山脚下U形槽中,隐约可见红砖、土墙、青瓦、丛树组成的村落,依着山势,高高低低散落其间,其间也有村落是见不到的。当然,我没有学过地质学,但我也大概推测,这是一种值得观赏的岩溶地貌。这是经风水亿万年的切割浸蚀,才成这般模样。正因为如此,铁砦山“景区”的石头、石山就很不一般。由多种多样的造型,可圈可点。上到几个比铁砦山稍低的山顶,在稍平的顶上,有着许多的异型不可思议的大小不一的洞,这也应该是一种很突出的岩溶地貌。甚至可以认为。这种有如烧炭火锅般的U形的整个铁砦山景区,都是这种水浸蚀而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周围的山把铁砦如此这般的围起来。就犹如造就了一个“小”的盆景。也就是铁砦山的美。铁砦山本身就是一座很漂亮的山,它就在起伏的小的山峰上徒起几十米高的小山峰。山顶一个小的平台,平台上做了一座庙,这座庙的历史不得而知。也许是有山以来就有了庙,只是在岁月的流驶中随毁随建、屡毁屡建。在铁砦山的周围,又是众多的低矮起伏的山峦,拥着它四周的还有着数不清异形石……环绕着这个漂亮的山峰,站在这制高点上,向下望四周,条条山路婉延曲折,时隐时现,但总会令人有一种: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感觉。这在山下是感觉不到的。上山的路,都是那种砂石路,不小心,也会摔跤的。但在山背上、在松树间,在那种自然的植被中穿行实在是一种非常轻松惬意的事。 其二是一种类似迷宫的东西:整个铁砦山风景区内被山围着,里面自成一块山地。由于水浸蚀的不同,造成了山地的起伏。山上的路也因之多曲折起伏。即使是铁砦山这个制高点。在走向这个制高点时。也是常常看不见的!顺着路走,有时会遇见多个岔道,一不小心就走岔了道……有点迷宫味道…… 其三是一种变迁美。这种变迁有二种含意。第一指大自然的浸蚀,石头的各种形状,各种凹形,刻录着自然的变迁。第二是指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块山地人的命运的变迁。就在这个不大的范围内,有几个无人村。这种无人村,有的房屋已成断垣残壁,而有的则门虚掩着好象主人刚刚离去……而实则已离去好几年了!由于社会、时代的变迁,当地山民再也不受户口、工作等的限制,在外面去打工去了。几个村,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无人村。而不是象有许多村那样。有许多的老人和小孩,及改造的新房子……细细想来。这个里面包含着社会、时代的比较大的变动与变迁。须知,在原先,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年代,农民要离开自己的住地,是不可想象的。更不要说,整个家、整个村的迁移!把不知居住了多少代的房子留下来……而整个村的人不知去向……让人感叹着,人世的斗转星移与人的命运的变迁。…………这些人到哪去了?老人呢?孩子呢?他们还会回来吗?回来了,再住哪呢?早已是物是人非了!且一个村的人会在一个地方吗?散落在几个省?他们的后代还会再回到这个地方来凭吊他们的先祖与扫墓吗?他们知道,有许许多多的户外活动爱好者,怀着好奇,怀着猜测与对原居住在这个山地人的人文的关心,挨户看着无人村?引发各种遐想?我真的想知道发生在这无人村的及这些老房子的故事……这儿的主人……以后发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