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在部队服役的时候,跟一失恋的战友谈心,战友问我,你是怎么把老婆泡到手的,当时我就送他七个字:“胆大、心细、脸皮厚”,他一听点点头,象是有所悟,于是就转移话题了;调离机关干事岗位的时候,接替岗位的战友也问我,你在这个岗位上是怎么干的,我还是送他七个字:“胆大、心细、脸皮厚”,他听了以后也是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接任基层主官岗位一年以后,有兄弟连队的新主官与我讨论,基层主官该怎么干才轻松点呢?我又告诉他七个字:“胆大、心细……”。事过多年,当我从军区空军组织处调回原单位准备脱下军装离开部队的时候,以前几个比较要好的,在各自岗位都算干的不错战友设饭局,三杯下肚,旧事重提,捧腹大笑。于是,我又借着那股酒劲,详细的告诉他们,什么叫“胆大、心细、脸皮厚”。 其实在个人看来,“胆大、心细、脸皮厚”并不止是指人的某一个缺点,更不是贬低一个人,而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体现: 胆大。什么叫胆大?个人理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点应该很好理解,大众场合话敢讲,出头露脸的事敢做,见了红旗就敢抢,出了问题责任敢当……,都说明这个人胆大。如果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人男人,一个军人,三棍打不出一个屁,有红旗不敢扛,有第一不去争,有责任不敢当,那就算不上男人,更不可能是一名合格的军人。特别是当一名合格指挥官,必须要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做到遇事神不慌、气不急、心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当然,胆大并不是蛮干,这也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另一方面,体现出扎实的业务基础。古人云,艺高人胆大。可见,不是谁都可以胆大,也不是说一个人在任何方面都可以胆大,胆大必须要有“艺”做基础。而艺,不就是现在所说的业务吗?一个人遇事胆子会大?无非两种原因,一是利益驱动,二是心里有底。利益驱动下的胆大通常会演变成蛮干,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人,才能站的高、看的远、理的清、有恃无恐。 心细。什么叫心细?个人认为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心细体现出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名部队基层主官尤其是部队机关干部,是部队领导的参谋助手,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干不好本职工作的。也许正是一个细节问题小则影响到领导层的一个决策,大则影响到整个部队的声誉,甚至影响到一场战争胜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战争历史中经常能看到、听到的。在机关工作最能体现严谨的无非是说话、办事、写材料,最容易出错的就是材料,错字、别字、多字、漏字……等等,一字之差,违背原意。而这点,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应该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心细体现出细致的工作方法。不管是基层主官还是机关干部,工作为谁做?做谁的工作?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不同,要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那就必须细致滴掌握一个人习和性。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对领导如此,对部属也同样要如此。这不是说为了更好的拍马屁,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同样一份材料,适合前任领导就不一定适合在任领导,适合军事主官的就不适合政治主官。 脸皮厚。听起来好象不太对劲,但可以换个角度去分析这个词。不是说脸皮厚的人就喜欢阿谀奉承,对上喜欢拍马屁,对下跟苍蝇似的让人讨厌。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人,凡脸皮厚者,通常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要是发挥得当,那就是机关干部一项不可缺少的素质。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人、财、物等需要机关干部多次向领导汇报、向多个领导协调的方面,更得发挥一下“脸皮厚”的特长,对上要经得起指责、受得了牢骚,对下要放得下架子、软得了语气。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哪怕此刻怒火中烧,但为了大局,咱还得忍气吞声、强作欢颜,因为咱的目标很明确,不怕你把咱怎么样,只要事办成了就行。事成了,成绩是公开的,委屈再多也是关在房间里的,出了门领导还得亲近你,部属还得尊重你。 由此可见,胆大、心细、脸皮厚更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相映生辉。胆大是素质基础,心再细、脸皮再厚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基础不行;心细是工作方法,胆子再大而心不细,那就是有勇无谋,就容易不计后果的违章蛮干,而得不偿失;脸皮厚是有效途径,光胆大、心细也不见得事事都会如愿,还得要有撕不破的脸皮相辅助,毕竟现代社会“以我为中心”的意识是越来越强了,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还得摆上综合素质的重要地位。当然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履行职责,最终目标是干好本职工作。至于这七个字在官场、商场、情场等其它方面怎么运用,我觉得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工作体会,由于知识面窄、文字表达能力也有限,只供有意者参考,当然也欢迎博友的指导、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