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e你好! 第一次看到你的贴子时,我确实很伤感,也很冲动,当即在群里说你不是爷们,并拿你的网名嘲讽你,这很不应该,在此表示诚恳的歉意,恳请谅解。 冷静下来,觉得你做了一件很好的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让大家对户外活动的安全更加关注,这对我们户外活动者的安全意识是个不小的促进。不过如果你要能再多了解一点,发贴前与当事人先勾通一下,在发贴后再索赔,那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我本意不回贴,以免引起更大的纷争,可能会对户外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想想还是说两句,相互勾通一下都说透亮,总比闷着顶牛,对户外活动的发展更为有利。 我也算是一个新驴,今年3月才上路,但和众老驴一样,才参加了两次就上隐了。我有三十多年的计算机龄,是个老网虫,有赖机的嗜好,平均每天上机时间不会低于10小时,健康状况越来越差,是一个朋友介绍我进了路网,从此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短短几个月,体重减轻了十多斤,身体明显强壮了。常和比我年青的朋友,甚至晚我一辈的朋友在一起,我真的觉得自己也年青了。现在几天不出门就感觉别扭,在家时也是整天查地图,查资料,做各种外出的准备工作。 我是个新驴,所以一般都是跟着别人跑,有时也私游,就三、四个极要好的朋友。 第一次带队是因为群里的几个主要头头都有事,受群主之托,勉为其难,带过一次。事先我在网上尽可能多的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地图,并做了详细标注,并事先去探了路。也就是在那时我买了GPS,不是为了那次带队专购,主要是对户外的热爱,我想得更多的是今后几个人的私游,因为我害怕带队。那次活动基本上应该算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意外,1.因为天热水没带够,有人中暑,吃过药后10分钟就好了;2.有人不舒服,经检测血压正常,只是心率较快(140次/分钟),休息了30分钟;3.最后一个山包是通过朋友请当地村民带下去的。据说我四次带队失败,这可能就是第一次。回来后就有不少朋友问我是怎么回事,好象户外就要象坐火车一样的稳当,出点事就会闹得天响。坐火车好象也不是很稳当的吧。也就是在那次的活动中认识了天涯群的朋友。 这次经历给我长了见识,再也不能当什么领队了,真要出了事谁不怕,就算能不承担经济责任,内心的愧疚也会让你一辈子不得安宁。即令不出事,一家老小在家为你揪着心,等着你的就一句话:你图什么呀,人家屁股一拍,你姓什名谁都没人知道。是啊,图什么里? 因为有了畏惧,我从内心敬重那些勇于带队的人,他们不图任何私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就算不出什么大的事故,也时常要承受许多非议。带过一次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领队的巨大内心压力,我不相信有哪个领队会拿自己的生命,更不用说拿别人的生命去冒险,如果别人的生命因我而去,我会一辈子生不如死。 去过多次蔡店后,上黄牯石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黄牯石在蔡店地区是最高的山,顶峰比清凉寨西峰尖还要高一百多米,在黄牯石上能尽收锦里沟全景。原本就打算约几个朋友去的,后来不怎么,知道的路友多了,很多人都提出来要一起去,没办法,只好向在蔡店的朋友,和蔡店的师机探询,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有路上山,也有人上去,黄牯石本来就是一个景点。查阅黄陂旅游相关网站,黄牯石也是做为一个景点宣传的,因而估计难度可能不大,当然也做好了上不去就下的准备。在查阅了相关资料,绘制了相关地图,并确定了上山的路线后发了贴。没想到一下去了近70人,这是我所料未及的。因为身体状况不一,半道就下来了一批。到达休息点时,前方道路不太理想,人又太多,很多人又是夏季过后第一次纵山,容易受伤,还有不少新人,我的身体也有点不舒服,想到第一次带队的经历,顺水推舟,撤吧。这就我的第二次带队失败经历。没能让大家尽兴,虽然心有愧疚,但总算没有出什么事,回汉后的FB还是挺高兴的(http://bbs.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103548)。 既然是个心愿,就想尽量完成,数天后,和极好的两个朋友及我的老伴再上黄牯石,因为已有充分的准备,及上次的经验,这次上山很顺利。从顶峰下来后按计划沿山脊去尽头沟,但在要翻越最后一个山头时,发现荆棘很多,如果再穿荆棘,可能要到天黑后才能到尽头沟。通过GPS定位,确认锦里沟就在山坡下。通过与山下的村民联系后,确认能从右则山坡下到锦里沟后,既向右坡穿越,天黑前即下到沟底,并在预定的方位找到出景区的道路。同时也发现了那条便于练习攀登石坡的石头沟。我们穿越了黄牯山,游览了锦里沟,四人都很兴奋,很高兴,还在蔡店住了一晚,体验了乡镇的夜生活。不知道怎么的,这又成了一次我带队失败记录,不能因为我们在蔡店住了一晚就算失败吧。如果不是有事,我还想在蔡店再玩一天哩。再说这纯粹是一次私游,我只是一个参与者,就算是一次失败,也不能算是我带的队吧(http://bbs.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103848)。 和天涯的朋友出去了多次,已有深厚的情谊,当天涯的朋友要我11号带路去黄牯石时,再为难,也不好推辞吧。 因为上次下山时在石头沟顶遇到过一片荆棘,很费时,所以本月7号和天涯群的几个强驴专程上黄牯石探路,希望找到一条好路,以利11号的穿越。可惜山上荆棘太多,从山上没能找到石头沟的源头。这次探路虽然比上次顺利,但仍然没能赶上蔡店回汉的班车,但我们找到了一辆到黄陂的卡车,乘坐卡车的那种兴奋感至今难忘。不知这次是不是网上说的我的又一次带队失败(http://bbs.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104172)。 除了私游,我就带过这三次,说我有四次带队失败经历不知是怎么算的,要不私游也算?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两次下山都不顺利,所以11号计划不再穿越黄牯山,只在石头沟内攀爬,不能登顶的原路返回。可没想到的是,除十多位中途下山的朋友外,其余人在沟上沿找到一条较为好上山的路,大家很顺利的就上到了顶。但这又是一条不太好下的路,从此下山确实有一定的危险,很多人提出改道下山,因已经有了两次穿越的经验,时间也够,经几个比较熟悉那一带的人商量后,决定改道。 11号确实有经验教训要吸取。回汉的第二天上午我就和那位“女领队”探讨了这个问题,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特别是人多,或有新人的情况下,一定要走熟路,如果没有熟路就应坚决不带新人,这是我11号犯的最大错误,也是我们今后一定要接受的教训。 在我第二次上黄牯石前,已有路友灯泡带队成功穿越黄牯石山,并从道士冲方向下山,灯泡在贴子上说:“道士冲到黄枯石顶有路,不难。”,灯泡在路上声望很高,且从他们在山顶和山下的照片看,此话绝对不虚。遗憾的是我们原本没有计划此次从此下山,没有事先咨询灯炮,这不能不说是在做预案时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我们两次上黄牯山都是从大富庵上的,大富庵在山的南边,离预定上车的地点较远,而道士冲离上车的地点很近,所以决定从道士冲方向下山。不幸的是当我们到达下山点时,只找到了一条同方向的路,但它却是通向张河村的路,且中途断了。这时候我犯了一个决策性的错误,当时应该返回下山点,从大富庵下,让车绕道来接。但当时我认为到道士冲村的路就在下边,按常理,直接下去就能找到路。可当时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刚刚走过了一个沟口的上方,我们直接下去时走到了沟里,而没有找到可能就在沟对面的路。依据前两次穿越黄牯山的经验,顺着沟就能下到山底,前一条沟的难度比这条沟明显要大,两次都只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下到了沟底,但此次因人太多,行进速度较慢,这就造成了我们夜行山沟的结果。 前边是事情的大致经过,后边我就你的质疑做点说明。 1虽然是AA制活动,但是一男一女两领队,你们有没有提前做好功课 如前所诉,我们确实尽力了,在你还在睡觉时,我还爬起来看了蔡店地区5:00点和6:00点的云图。 2上山前说好原路返回,为何路餐过后突然改变线路计划,要沿山脊徒步,而且没有给所有人说明 原因已经在前边说了,我也当众宣布了,可能你没有注意。而且在我们向山脊方向行走时,你并没有提出异议。 3沿山脊徒步中路过至少2个明显下山的地方(一个是其他驴友做过标记的,一条是男领队号称走过2次的)为何迟迟不下山? 明显下山的地方并不等于是路,你也看到了,就是路也会常常中断,我们只能按我们走过的,或者预知的路线走,否则可能会更糟糕。因为正如你所说的,我们不是来探路的。 4最可笑的是男女领队之间的对话:那个地方可以走下去么?回答:应该可以、好像行这样问答一下午我至少听到3次,请问你们判定方位和线路是凭直觉? 对一个荒山,我们不可能探清每一条路,我们依据路友提供的信息,知道路就在下方,只要横插下去就能找到路,这就要开一条路下去,有一定经验的人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你不走总是找不到路的。 5上山熟路尚且需要3小时,为何你们在下午16:30完全迷失方位后才选择下山,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天黑前是不可能回到山下的。 上山一般比下山慢,这是常理。如果找到了那条到道士冲的路,走过的朋友说只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山下,我们离天黑还有两小时,应该足够了。我们的错误是没有找到那条路,这是我们今后要吸取的教训。以后最好用脑袋想事。 6男领队的GPS除了当做指南针,和现实出坐标外,完全不能配合他手上的地图找到我们的具体方位。 GPS不是指南针,依据我事先打的标,它一直给我指示着正确的位置,我一直很清楚我们所在的位置。我们不可能有保密级的高径维度地图,所以不可能在我们能带的地图上找对应的径维度,但我能依据GPS指出我们的位置,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我事先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当然如果有计算机在,它能很方便的在准确的地方打标。 7天黑后你们终于开始慌了,可惜的是领队一直和外界沟通中都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位置,致使救援找到我们的时间一拖再拖。 我没有慌,也用不着慌,路人在外遇到天黑不是什么很可怕的事,可怕的是遇事就慌,这才是最可怕的事。位置勾通有问题,我确实有错,地图上明确标注的道士冲村,当地人却称为角塆,而道士冲在当地是泛指整个锦里沟,可气的是在地图上没有角塆。以后要多了解当地地名的俗称与地图的不合之处,这是我功课没有做好。 8派出所和前来寻找的村支书山民都要求你们点火以标示方位,你们为何不顾队伍里30多个人的危险再三拒绝,难道仅仅是因为怕引起山火?(最让我感到不解的就是这个,第一次拒绝确实是怕引起山火我也同意,后来稀拉拉下起了小到中雨,请问你们还在担心什么,难道当地的派出所和山民都没有你们了解山火的危险?你们在30多条命和引起山火之间无法做出一个权衡?说白了就是怕承担责任)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知道你认真观察没有,在离地面仅三、四米的上空,都是密密麻麻的枯枝枯叶,当时有人接到电话后轻易点火,火苗已有一米来高,大量火星已蹿上枯枝枯叶,情况已经极其危险,山下并不了解这里的具体情况,他们让我们围成圈,火向外边蔓延就打,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们如果头顶上着火了怎么打,如果头顶上烧着了,我们可就一个也跑不掉了,我不是怕承担责任,我是怕三十多条生命会葬身火海。正是我的提醒,点火的人才赶快熄灭了火,否则不知道我们今天是否还能在此勾通。在前边探路的人回来说下边不远处有一个三、四十米箭方干枯的水塘时,我就赶快安排人下去点火了,村民也就是在那里找到我们的。遇事一定要冷静观察,认真思考,正确判断,切记不要盲从,更不能慌张。 9很过分的是最后上了车,居然还有团员提出AA山民来寻找的酬劳,我真服! 不是山民,我们最后不会那末顺利的出山,你既然把当晚出不了山看得那末可怕,别人把你从恐惧中救出来了,每人才出区区5元钱,你不觉得太少了点吗。 当我知道下边的朋友为了能让我们能尽快的下山,出钱请人上山接应我们时,我说应该由我们山上的人分摊,可她们反驳说:我们是一起来的,我们就应该一起承担,还有从山上下来的朋友要坚持由山上的人承担这笔费用,我拦住了,我知道,她们那不是要和我们共同承担费用,是要和我们共同承担患难,这么贵重的情谊我们都收下了,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拒收的东西吗? 10就是为什么你拿一个免责条款就可以真的不对我负责?这样的领队,这样的乱闯也能叫徒步?你们没有做好出发前的计划,而且在行程中频繁不加通知的更改线路,在做有可能导致危险的选择的时候(迟迟不下山,和选择下山路线)你们有没有征询任何一个队员的意见?对于山脊上走时候队员频繁的抱怨说为什么还在往上,你们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么? 大家都是相约出行,谁也没有赚谁的一分钱,所谓领队也就是带带路,你认为正确你就跟到走,你认为错了也可以自己走,谁也强迫不了你。不过既然大家一起出来,就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一起出来,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该谁的。至于别的,前边有,就不多说了。 11为什么男领队在只有过2次该地一条线路的徒步后就敢带着40多个人出来纵山?而且听说这个所谓的领队之前带队一次也是迷路在山上,如果你是来找方向感的,不要带着40多个驴友一起陪你玩大逃亡。 我从来没有迷过路,迷路之说不知从何而来。我们在快乐的纵山,没有大逃亡。在山上大家很快乐,照集体照时大家的兴奋劲让人难以忘怀。即令是在天黑以后,就在你的前边,因扭了腿而站立不起来幸福在心,一再拒绝别人背行,为了宽慰大家,忍着疼痛,一脸微笑,坐在地下,在胖三的帮助下,硬是一步一步的挪下了山,那情景让人终生难忘;山茶花摔破了头,怕别人为她担心,包扎好伤口,就强笑着走到了队伍的前边,我不赞成隐瞒伤情,但她们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却想到的是排除大家的担忧,为大家鼓劲,这不能不让人动容;山下的路友不离不弃,坚持给我们鼓气,给我们寻求帮助,为我们调车,不是他们,车早就跑了。正是有这样的路友,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才会得到纵山的快乐。 为什么,你们做了这么多错误的决定,最后还可以用一个免责条款不了了之,众驴友让你们来做领队是想你们经验丰富,想依靠你们,结果你给了我们什么? 关于我自己,我只问一点,不是你们屡屡错误的决定,怎么会导致我在摸黑下山的时候受伤? 那个脑袋摔了的人还好只是外伤,如果有什么意外,你们还能靠免责条款跳脱责任么? 户外活动,特别是纵山,不可预知的情况较多,不可能象在城市里行路那样可以准确的安排行程,风险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可以放任风险任意发生,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户外运动在我国历史不长,又没有具体的管理机构,没有通行的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积极努力去做,要积累经验,尽快订立户外运动规范,发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比如在前边说到的,在时间紧迫时,要尽量走熟路,在没有熟路时不要带新人,这要行成共识。再如走石头路就应该带安全帽,要穿登山鞋;走路要踩实,不站稳不挪步,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只要站稳扶稳就不会摔跤。两次摔跤都是在天亮时发生的,这就给大家切实的敲响了警钟,所以天黑后反而就没有再发生摔跤的事了。 再好的规章制度也要靠每个人去执行,要站稳扶稳是我们一路上强调得最多的话,如果大家一开始就能重视,可能后边就不会发生摔跤的事了。我不是推卸责任,但我也不可能去搀扶健康的人。山茶花就很实事求是,她告诉我她是因为听我跟山下通电话分心才踩空的,我相信她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因为她能勇于面对错误。 参加户外运动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要象两位受伤的女士一样坚强,如果她们大哭起来,怨天尤人,可能局面就很难想象了,只有象她们那样,以笑容坚强的面对困难,才能鼓舞大家一起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不可置疑,我11在下山路线的选择上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会铭记终生。今后在人员较多或有新人参加时,决不会再带队走我自己没有走过的路,希望这也能成为大家纵山的一条准则。 我是绝对不会拿队员的生命安全当儿戏的。我对当天的风险认真做过评估:纵山发生生命危险的主要因素是雷电、洪水、泥石流和坠崖,前三项只会发生在较大的雷雨天气,11号清晨我就上网查询了蔡店地区的云图,只有很薄的云层,结合天气预报,判断决不可能有较大降雨,因此前三项完全可以排除。至于坠崖,在前边开路的队员说发现陡壁时,我在后边,并不了解具体情况,只是问了一句能否用绳子下去,前边否决后,就没有人再提及此事了,据此就说我们不顾死活要用绳子把人吊下去,是否有点太不实事求是了吧。 你总是走在最后,我在送走前边的人后,都要专门回头为你照亮你前面的每一步路,当头灯带在我头上的那段时间,你面前的哪步路不是我专门为你照亮的?在一些石砍下我会扶一些弱点的人下来,我也曾向你伸出过手,你拒绝了,当时我很欣慰,因为那是一个需要双手支撑才能下来的砍,这说明你摔伤的肩膀并无大碍。 我希望你能理解和尊重领队,他们一无所求,只是希望大家户外安全快乐,每次活动一结束就没有几个人了解他们了。他们付出了辛劳和汗水,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理应得到尊重。户外运动本来就是一项风险相对较大的项目,发生意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能一出事就推到领队身上。如若大家都这样,还有谁敢当领队,没人当领队,大家都私游,风险就更大了,毕竟还是领队更有经验些吧。不多说了,想想吧朋友。 把这个事情贴出来不是想获得什么赔偿,只是希望你们以后组织活动量力而行,不要把队员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没有点明是谁组织的,是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所有驴友和团队,无论你是不是AA的,都要快乐出发,安全回家! 希望领队们以后要做足功课,言语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不用忌讳,是天涯群组织的,天涯群是个很好的群,群主也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好群主,她一直牵挂着山茶花,一直在追问她的伤情,直到亲耳听到山茶花的声音才放心,她也牵挂着你,牵挂着幸福在心,如若不是你提出的让她无法接受,也是我们大家无法接受的要求,她原本是打算一一去看望你们的。有这样一位群主,有这样一群队友,我坚信天涯群永远是一个快乐的群体,是一个会越走越坚强的群体。 再次感谢你,我的错我一定会勇于面对,决不文过饰非。是的,就象你说的:所有驴友和团队,无论你是不是AA的,都要快乐出发,安全回家! 有些话好象有点过了,敬请见谅。 我很想再去找找那条我们没有找到的路,然后在那个沙窝里住一晚,和几个好友聊聊天,如有可能,能看到我已数十年没有看到的银河和满天繁星,今生足以。 亲近自然、强壮体魄是驴友永恒的追求和幸福,祝驴友们永远健康快乐。 顺便对某某送我别称表示谢意,不过“傻逼老头”实有伤风败俗之嫌,恕不敢受,实在对不起了。 [此帖子已被 东方牛 在 2009-10-15 16:50:1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