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姗姗与太守文 红苕粥:
说到清净,我倒有个合理化建议: 让书生做东,到路茶馆小聚; 由灯光和书生主谈; 涉及内容:海阔天空、柴米油盐酱醋茶...... (禁止说“阴沟里洗”)也不要“你哄我” 特邀听众若干—— 茬子等等 (特别约束:茬子只能听,不准言语)含肢体语言 时间:以灯光老师方便的时间而定。 活动落实:糊涂书生(诚然:还得灯光老师给面子) 我以为:绝对清净!偶就在窗外享受清净罢了 《演说者的平民心态》 -----灯光拒会的解读2009-10-24 题记:演说者,需要勇敢,敏锐,丰富和把握。 他唯一制胜的武器是他最大的真诚。 一, 关于姗姗的倡议 看见红苕粥的倡议跟帖时,错愕而莞尔。 姗姗毕竟是熟悉路上,用了这样的倡议代表了一些路上同学对于灯光老师(远方的朋友)文字的欣赏和尊重。 策划的聚会架构,我至今深感奇异!-----灯光老师主讲,书生陪绑,茬子听课。 姗姗试图用我们3个元素,策划一个焦点聚会?呵呵。 其实灯光一个人就可以讲座。 茬子一个人也可以。 姗姗目前的安排除了暗示茬子的涵养以外,表面上置于茬子于娱乐的座椅,路茶馆,不会做那样不公平的安排。 这样的策划从开始注定是很难实现的。 我当初开始创立路茶馆的时候,第一个策划念头就是想组织一个灯光与茬子的讲座。真的。很快我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后来长久盘旋的是小倩与灯光的对话,至今依然期盼。当然,我明白,也是很难实现的。 路茶馆内的几个人见贴之后,甚至以为是我的策划!问我什么时候安排,急了要报名呢哈哈。 她们不明白:不是每个人可以与毛主席握手的。而且,也不是每个演说家都具备那种确实的能力可以与人面对面LIVE演说的呢! ----姗姗很智慧。 但是如果是我,我会一个一个邀请,然后再试图邀请大家同台。我更有耐心^_^ 二:关于现场演说的能力 中国人不熟悉演说者。 滔滔不绝的唯有电影电视里慷慨激昂的政治家,常见的是中枪临死前还要絮叨一大堆句子来,或火急火燎的家庭主妇,菜场纷争或邻里琐碎扯皮。现场直播的领袖们,习惯性哆嗦了两片嘴唇,在艰难挤出那些正确的拼音。捧着已经默诵了多遍的稿子的手儿依然颤抖。 ----文化使然。面子使然。学识内涵使然。以及可能缺乏的阅历,敏锐,急智等等。 灯光老师现在拒会了。我的理解是: 其一:缺乏对话的欲望 这是文化人常见的一个毛病---倨傲。不屑一顾,宁愿自言自语,不愿赴会交通。坚持了类似好的舞蹈一定需要好的地板和音乐的配合。好的演说需要好的听众。 谁见过灯光老师汗流满面的照片?她渡江纵山,肯定有过很多那样的时刻,但是她没有公布过一张那样的照片。这是她的自矜唯美。 也是,她的弱点。 一个洋洋洒洒高谈阔论的人,未必可以做出现场精彩的演说。因为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心思,神灵的启迪,百度GOOGLE的结果,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现场问题和目的! -----那是一个真正艰难的任务。 -----那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错出丑的场合。 现场的漫谈随意,对于一个普通的人而言其实反而更容易。与平日一模一样的表现就可以了。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对于一个一直努力并且具备了建造金字塔能力的人来说,当她试图现场建造那个金字塔出来的时刻,她的手很难不颤抖。 -----现场演说,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彻底的真诚。 这个,灯光老师尚未具备。呵呵。 三:姗姗策划的暗示意义 我想,姗姗如此策划的意义在于表达了路上人一种豁达,真诚,大同的胸怀和欲望。 我欣赏和赞叹这样的意愿! 如果有那么一天,路茶馆可以邀请到小倩,灯光,茬子的同台现场演说, 路上的传说,会更美好! 补祝所有涉及的人们姗姗,樵夫,太守,灯光,茬子,小倩,一切顺心!
[此帖子已被 糊涂书生 在 2009-10-29 14:45:2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