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脚狼一番话直面死生,不失一个“诚”字。 “活着为了活着”这句话中的道理相当的直白,物竞天择中的生死双方不存在对错。自然界的每一个体都有其生存的权利。 生命之所以为生命,活着就是其标志,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个物种比另一个物种更有生存的意义与生存的必要。 从人类思想的角度来看,狼兄的直面死生与所谓“悦耳动听的美文与哲理”之间也没有对错。 对死生的思考,多少有些哲学的意味,哲学的一种妙处就在于思想与思考的多样性,且都能给人以启发,角度不同,受众不同而已。 病毒这类东西,是人类生存的大敌,常人谈之色变,是使人恐惧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是无用且有害之物。 而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对病毒的研究对人类有大益,甚或人工培养之以观察其变异。 生命是多样性的,人类不可能使所有对自己有害之物消失,即便可以,最终消失的也会包括人类自己。 与其如此,不若加深了解,以增强人类的自身能力,思考与万物共处的方法。 人与人之间也一样,没有哪一个人是对人类社会只有负面影响而无积极意义的。 如人类永远无法消灭的犯罪,其对人类社会的伤害之大有目共睹。 若换一角度,以犯罪为镜鉴,既然人类无法消除利己之心,那么研究犯罪心理,引导世人以适当的方法获取利益而使人类社会进入良性发展,又使犯罪的发生有了些许积极的意义。 这样的思维模式颇有些“乐观的人永不知悲观为何物”的意味,以此引申,也不难发现断脚狼提到“其作用显然是负的”的人群会对其他人有些什么“正的作用”了。 想来若鲁迅先生见此,会不会提出这中间有些“Q”呢?不过我以为,乐于生对人类社会有正的作用的,呵呵。 扯远了些,回到死生之事的探讨,将在下的些许感悟与狼兄交流一二,不求同,可存异。 死生事,自有其时,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得之不喜,失之不惧。 尝闻“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语尚佳。可有想过,青山绿水就是我,我就是青山绿水? 人应天地万物而生,自与天地万物一体,又何须再分天人、生死、物我? 此世既承造化之功,集天地元素成就一个“人”的我,就当去承担人责,去享受人生,去活得像个人,此之谓尽人事。 当人间事了,肌销骨化,元素重组,造化重生,或为飞鸟,或为游鱼,或为林木,或为土石。为鸟则飞,为鱼则游,为木则摩天而立,为石则就土而卧,此之谓安天命。 尽人事,安天命,在其位,司其职,把握今生,何虑来世?于死生事,不过物化而已,有我所思,非我所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