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91|回复: 18

[原创]一点短句——像珍珠一样的

[复制链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4-28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点随笔、短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0 20:43:21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生而珍贵

  35667066_11412888.jpg

 

和朋友一起吃饭,谈到刚刚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与地球危机问题,而后独自去了寺庙。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许多灾难,简直像一次次紧急警告,且每次都葬送许许多多生命。人类有两大灾难:一是天灾二是战争(人祸),而人类却总是无可避免的在这两件事中折腾。在寺庙里为家人写了几道平安牌挂在廊上,也祈祷这个星球能少些灾难无辜的人们多些平安。脑海里转过些很幼稚的问题,地球就是一个悬挂在宇宙间的缓转大星球,为什么那么多的海洋那么多的水会附着在它表面呢?仅是一个重力吗?有没想过突然有一天重力消失,所有地球上的水蓦的无目的地往四周飘散的情景?然后人和树上的苹果一样,简直都茫然得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掉落了,因在这个无边无垠广纬空间里,根本就失去了坐标与参照物,毫无上下左右之说。人类会不会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盛极必衰生死轮回,有一天被类似于世纪冰川一样的地壳运动而毁灭,然后从低等生物重新发展起?是否会有这个可能呢?如果真有位上帝在两极八荒之外俯览,会不会为人类一步步逾界的罪过深深叹息而后一伸手指推倒整副桥牌呢?回来路上一位出租司机颇健谈,见他很有兴趣的讲起对宗教的想法,也简略说了说儒家佛家的意义及不同,其实,一切理论学说无非为了入世立业或抚慰灵魂,而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很渺小很渺小。活着,爱惜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3:31:29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从一颗珍珠学习美丽

 

  35045155_11412888.jpg

 

“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玉;珠者曰:美人比德于珍珠。一颗珍珠,从沙砾进入珠蚌的那一刻起,就在考验着自己的忍耐与执着。珍珠为何高贵?因为它能给人以一个亮晶晶的启发。把那些降临的痛苦变为珍珠,正如这不声不响的珍珠贝,在沉默与坚韧中孕育着璀璨。容、忍、修、雅、润,用海水滋养自己的灵魂,用静默清洁自己的精神。修内在涵养,炼珍玉品质。”——[从一颗珍珠学习美丽]


 

附:《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珍珠是名贵的中药材,有定惊安神,清热解毒及消炎生机的功能。同时珍珠玲珑雅致绚丽夺目,又是贵重的装饰品。
  可是你们知道那些晶莹剔透的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珍珠是由某些贝类产生出来的。例如淡水中的河蚌,海边的蛤蜊和珍珠贝等都能产生珍珠。
  那么蛤、蚌为什么能产出珍珠呢?
  同学们想知道这个奥秘,就必须先了解一下蛤、蚌的身体构造和生理代谢过程。
  蛤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蚌那坚硬的小房子,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没办法把它排出来,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就如同人的眼睛被灰尘迷了一样,使得又痒又痛。则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珍珠质来把它包围起来,形成珍珠囊,包了一层又一层,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圆圆的漂亮的珍珠了。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蛤、蚌自己的有关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细胞分裂,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珍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3:30:58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善感与耐静

 

0240050076.jpg  

 

几年前周克希所译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法)第一卷出来后,买来读过依然如常转手送人。可是,我依稀记得里面的句子,把手指放入流水里,然后你能看到那些静悄悄穿过指隙、金色的跳跃的闪光。
  这也是周先生译文所给我的感受。在伤感又寂寞的普鲁斯特与原本陌生的我们之间,似乎没有人比他传达得更好的了。于是,你几乎感到如梦幻般把敏感的手指放在长夜惊觉难眠的作者的胸前,感知到他的呼吸与心跳。
  我由衷钦佩那些优秀卓越的译者,绝不亚于对伟大的原著者的敬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作者常意在自我,而译者却需完全调动出自我却又完全抹去自我的“忠心为作者与读者服务”。
  
  周克希有关译作的一些随笔也很好。其内敛、精准与法度,正是我一贯钦佩的那种个性与风范。
  有人说作家的气质特色是羞涩与温柔,而周克希认为,那么译者的气质应该是善感与耐静。而这点非常重要。
  试想,任何一个偏于浮躁的、自恃有才而急于书写或发表言论的人,都不大可能积年累月俯案来做这么一项艰苦、沉静且寂寞的工作。所以,往往一位合格严格的译者比挥毫写意的作者更具有追求优美准确又节制自律的贵族气质。而且,他们一定得是内涵丰富饱满的杂家——而事实上,不少大翻译家本身就是优秀的作家或诗人。
  
  从下面一段不同的译文中可以看出,转译传达的工作多么重要,而我又不禁要心生感激:如果不是这些优秀的译介者,多少人将与这些瑰丽的人类文化财富天水相隔,不得享用;而如今充斥市场的某些粗糙糟糕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引人误读原作并损坏读者的阅读品位。
  
  这段原文是普鲁斯特的法文小说,有人翻译为:“如今这片片墓石已失去死寂坚硬的质地,因为岁月已使它们变得酥软,而且像蜂蜜那样地溢出原先棱角分明的界限,这儿,冒出一股黄水,卷走了一个哥特式的花体大写字母,......”真的有点不通且莫名其妙;而周克希由普鲁斯特酷好隐喻推及,继而润泽了汉字,将此译为:“这些墓石本身已经失却僵硬、板滞的意味,因为时光使它们变得线条柔和,沿着磨去棱角的石板轮廓线,有如稠厚的蜂蜜在流淌似的时起时伏,当年四四方方的边棱已不复可见,黄澄澄的流波所过之处,一个花写的哥特体大写字母变了形,......”流畅且不失法国式的优雅与浪漫。
  
  ......
  
  所以,谢谢他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5:42:42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小杂谈

 

34374786_11412888.jpg

 

1、环保。某天起念去郊外走走。乘车许久,沿途风景相当不好。城市边缘乱且残破,土洋混杂,难看。而且灰尘漫天。觉得很多地方,相当一部分是在这么干:他们圈起天然的珍贵的土地,铲除森林、填平湖泊、推倒老建筑,开始平地基、打水泥、修房子。然后再耗力气地修筑池塘、移植树木、雕塑楼台,甚至重新修些假生生的老屋,费尽功夫的装饰......地球的原生态被破坏,且绝对不可逆转——她是个笨人,什么都不懂,也欢迎商业社会的发展,但不大明白为何不依据各处先天环境与条件而施以改造或建设,而不是将其建立在巨大的破坏与损毁之上。作为人海一员,这样的整体环境,很难令人感到愉快。
  经常希望能从安静的房间直接跨入清新辽阔的大自然,但这不可能。你必须穿越过大片钢筋水泥,毒气、反射光、无数的噪音灰尘,干枯和视野凋敝——貌似繁华里的吵闹与秾艳早已令人厌倦,才能抵达一片自然且美好些的地带。从大到小,几乎所有城市都在贯彻这个趋势。于是你觉得地球终于被刨得忍无可忍,就像任何人面对过度侵害都会动怒一样,它也会生气。一旦它生气,所有人都不好过。


  2、科学方面,还是先进精锐+大量丰富的经验积累为好。在面对实际生活问题时,还是首先尊重科学,其他其次。


  3、修养颇重要。无论面对生活还是事件,都有很多烦恼,于是修养更不可少。修养、修炼、修心神,会在平凡的日常点滴中发生、进行。


  4、身体的自动选择。很多时候,吃或不吃什么,需要的或不需要的,素、肉、汤、糖、米谷、水果,等等,身体似乎会自动发出信号。比如,平时总拿咖啡提神、佐以糕点、帮助消化食物或纯属口味消遣并有点成癖。但查资料得知目前不适于咖啡的同时,身体也在作出它的选择:当我打算喝点什么,它会觉得咖啡又干燥又没营养还具刺激性,于是转而想要一杯花茶、果汁或是别的什么——我可以感受到这声音很大一部分并不来自于大脑判断,而是出自于身体的知觉。故以要尊重身体本身,顺其自然,而后体恤照料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4:04:23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做自己的花

 

  34080946_11412888.jpg

 

翻到书里一些有关情感的长篇大论略有厌倦,虽然说得有点道理——但现实情况可能不那么圆满,因不同人性版本原是形态各异也不完美的,只能且行且珍惜顺带着沙中沥金,而我现在也无法亦无意拿出确定的概念化理念或表达。一切还要立足于真实的生活。
  这首诗还不错的。


  
  纪伯伦《寂寞的智慧》
  
  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
  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
  
  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
  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
  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从一个杯子啜饮,
  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一起欢笑,载歌载舞,
  但容许对方的独处,
  就像琵琶的弦,
  虽然在同一首音乐中颤动,
  
  然而你是你,我是我,彼此独立。
  交出你的心灵,但不是由对方保管,
  因为惟有生命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灵。
  
  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
  君不见,寺庙的梁柱各自耸立,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个人的感情原则还是:相爱则合;不爱则分,不管是对任何人而言。欣赏看过的一句话“像法国女人那样谈恋爱:爱美爱浪漫,但我随时可以离开”,喜欢那种不羁与洒脱;当然若爱时就好好去爱,自我要求严格的人,给出的爱情总会是专一慎重的,如饮酒“我干了,你随意”。但认真的感情,还有关心灵的忠诚与契约,应该是一个相互陪伴扶持共同成长成熟的过程。总之迄今为止,我不期待也不适合婚姻;总之从开始到最后,我都会认为自珍自爱(尤其女性)是一切情感包括爱情的前提与基础。
  
  上帝把这个女孩交付于我,我不敢不能过分辜负他。我是属于自己的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21:56:37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长短句,长短情

  33361505_11412888.jpg


1)一段时间集中看西方小说较多,于是,写字或说话也不自觉地偏向于那种风格。总希望尽量的优雅、繁长、丰厚,最好,字里行间还有光影在流动,荡漾、变幻无穷。


后来,又觉得简洁更好。模仿那种柔软的美妙的拖沓,很容易就变成了罗嗦。就像一丫头,眉眼未展,身高不够时,却穿上18世纪贵妇人的蓬大的缀着流苏和羽毛的天鹅绒长袍,几乎一走一绊,那种效果足令人大跌眼镜——大概所有人都会建议她重去穿回简单明净的太阳裙,还可以配双轻巧的小皮鞋。再说,长句子多出于感性的描述,人物、景物、心理的描写,其优柔流畅易获得视觉及心上的美感;而需要理性,或逻辑性的陈述时,文字则务必要简洁起来,如此,才显得清晰,坚硬,有力。


但简洁久了,字句渐变得铿铿锵锵,又忧心会越来越没情调:吐字行文全是四平八稳,不知为何成语一个接一个,想旁逸斜出也不能,满篇毫无灵动之趣,更不要说甚么带一点娇昵的沉溺的味道了。因而,又觉得要丢下种种严肃,再去流连一下温柔风月乡。


 2)这也只是比方。撇开这一切,事无定式,欧式也可以简短有力,中式也可以延迂柔曼。


 3)纳博科夫的〈洛丽塔Lolita〉,喜欢于晓丹的翻译略多过主万所译,开篇便是:“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腭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这使人几乎会不约而同地跟着念出来,发出这个无比亲昵而暧昧的音节,然后,这个人物活泼泼地出现了。……


4)冒辟疆写到他与董小宛同游金山:“时西先生毕今梁寄余夏西洋布一端,薄如蝉纱,洁比雪艳,以退红为里。为姬制轻衫。不减张丽华桂宫霓裳也。偕登金山,时四五龙舟冲波激荡而上,山中游人数千,尾余两人,指为神仙。绕山而行,凡我两人所止,则龙舟争赴,回环数匝不去。”古文的好处是精当,寥寥数语叙尽了当时情景,令人看见这对璧人携手在山道上款款而行,周遭则是行人龙舟追绕,争睹其美。更令人神往的是小宛那件新衫,轻薄的雪纱,衬微抹丹砂,加美人如玉,真如天仙下凡吧。


 5)唐朝张鷟(字文成)的传奇小说〈游仙窟〉中写到女子起舞:“遂即逶迤而起,婀娜徐行。虫蛆面子,妒杀阳城;蚕贼容仪,迷伤下蔡。举手顿足,雅合宫商;顾后窥前,深知曲节。欲似蟠龙婉转,野鹄低昂。回面则日照莲花,翻身则风吹弱柳。斜眉盗盼,异种女音姑,缓步急行,穷奇造凿。罗衣熠耀,似彩凤之翔云,锦袖纷披,若青鸶之映水。千娇眼子,天上失其流星;一搦腰支,洛浦愧其回雪。光前艳后,难遇难逢;进退去来,希闻希见。”信手拈来,几笔便勾出其倾城倾国之态。而文中种种人物对话、举止、情态,皆是栩栩如生。


这〈游仙窟〉,大概算是国内最早的情色小说,比时下遍地滥俗的内分泌小说实在是好多了。当时,“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它在日本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在中国本土却早已失传。1926年,章廷谦在鲁迅协助下将全文重新校订,由北新书局于1929年初印行。钱钟书评:“张文成《游仙窟》描摹生动,而节目粗疏,不顾时逐事迁,徒知景物之铺陈,浑忘景光之流转,于是有声有色,而不类不伦。……”但若是时刻要记得景光之流转,也实在痛苦。〈游仙窟〉讲的什么哩?其实也就是自叙体的“一夜情”故事,可这一响贪欢不但美仑美奂,且在清晨分别时,“两人俱泣,心中哽咽,不能自胜。”显然,这二人的感情已由纯粹的性爱升华到了更深一层的情爱,它更触动灵魂,拥有温柔与关心。这样的爱,若双方都发乎真诚且感到幸福,似乎又远胜过尘世里许许多多因各种原因而忍耐度日的怨偶。

 

文的末尾,作者细述了别情:“下官不忍相看,忽把十娘手子而别。可行至二三里,回头看数人,犹在旧处立。余时渐渐去远,声沉影灭,顾瞻不见,恻怆而去。行至山口,浮舟而过。夜耿耿而不寐,心茕茕而靡托。既怅恨于啼猿,又凄伤于别鹄。饮气吞声;天道人情,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去日一何短,来宵一何长!比目绝对,双凫失伴,日日衣宽,朝朝带缓。口上唇裂,胸间气满,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千思竞起,百虑交侵。独颦眉而永结,空抱膝而长吟。望神仙兮不可见,普天地兮知余心;思神仙兮不可得,觅十娘兮断知闻;欲闻此兮肠亦乱,更见此兮恼余心。”既对十娘如此不舍,自己又如此难过,他为什么还一定要走?因为“奉使河源”,有命在身,要奔赴前程,于是不得不离去。看来古人也活得身不由己,连为人“性躁褊,傥荡无检,罕为正人所遇”、做文“浮艳少理致”的张文成,也得考功名求仕途,而大多女人还是需要安稳的,于是那艳遇的女子,无论是仙、妓、还是良家子,都一样会落得伤心结局。所以无论如何,可以拥有多种选择、同时承担了独立的艰难与快乐的现代女子还是要幸运得多,因为不分男女,你也可以或说是必须拥有自己的道路与追求,可以为自己好好活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6:53:09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4975

回帖

2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0210
发表于 2011-4-28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情画意,轻歌曼午,小资情调!
徒步是登山运动的开始,登山是徒步运动的延伸!身体在练狱,灵魂向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不是小资,还是小知(知道分子的知)或小滋(活得小滋润的滋)合适些;

其实俺一直是幻想致力于成为大知的,尚且严重未遂中。:)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在雨夜

 

 


生命真是很奇妙的东西。
比如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在清晨醒来的那一瞬陷入恍思:我是谁,为何会在这里,为何在这样“活着”?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令人从起身到刷牙的过程都有些梦游般的感觉。
对于那些喜欢或惯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人来说,文字经常像一种清理、整理思绪的工具——而不只是,用文字整理好思绪再呈现出来——不是这样,它决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有时,它牵引着人前进。
事实上,我们在写完一些文字之后,会发现,它已不再是自己此时的状态,也就是说,思想与它,或身体所在的与它方才所认为的,已经各有各的方向,各自奔跑,彼此远去。
文字,只能抓住那一瞬,犹如一架记录时间的机器。即便如此,那心上的光影还是一闪即逝,你不得不承认,很难准确地描绘出它的形态声色,你不知自己是否改变了它,甚至扭曲了它——绝对的真实,在过去的那一瞬间,已再不能做到了。从口以及手指敲打出的任何媒介质中,它已不再是本来的状态。
这就是,她有时认为只有“沉默”是最好的。沉默,是无言的准确。

 
在雨夜里拦车,实在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如果你还满手是购物袋,又不巧穿了双细高跟的漂亮鞋子,你浑身酸痛,恨不得能腾出一只手来分担另一只手上的所有重量,而只用两排细牙咬住麻烦的雨伞。
但雨并不会因此而体恤你。它总是很尽情地戏耍着雨中的人们,并把他们都浇得透湿,看他们在雨里仓皇失措,而后得意地大笑起来。
她穿过一个又一个路口,还有人群:城市流离的灯火在雨雾里渐渐朦胧,红男绿女们于楼厦间匆匆穿过,来往的车子快速压过路中心的渍水,溅污了姑娘们的裙角,引起一阵模糊的尖叫或咒骂;红绿灯前一个年轻的警哥正忙得不可开交,立交桥下躺着满不在乎的流浪汉,面包房里透出温柔的甜蜜的光亮,街边的小贩都忙着收摊了,屋檐下满面风霜的老大爷还在卖热气腾腾的炒栗子……你毫不犹疑,这正是人间,生生死死的人间,琐琐碎碎的人间,悲欢离合的人间。
一种陡然膨胀的难以言状的情绪突然充斥了你的心胸,你几乎想要在奔走中流下泪来。还好,雨水打湿了身上的裙子,而别人看不到你的眼泪,看不到啊,多情的人。
雨水直直的斜泼下来,每个路口都站满了等车的人,翘首盼望;根本拦不到车,争抢的人们失去了风度,显得十分狼狈,稍一犹豫,你将被抛下,继续留在茫茫无边的雨里——雨是那么大,而候车的人又是那么多。每个人都仓皇不堪,衣发尽湿。她想,如果不是手里拧的这些东西,她也许会丢开伞,踢掉叫人脚生疼的鞋子,快乐的走到大雨里去,就让风雨来得更猛烈吧。它将与那些懂得并感激天地馈赠的人们把酒当歌,大笑相向,一醉直至千古。
但没有,她乖乖回到家,将自己洗净擦干,然后裹进温暖的毛毯里,冲一杯浓浓的热咖啡,将一城风雨摈于门外,并深深感到活着的无上幸福,甚至想在每个有阳光的日子里默念“感谢上帝赐我此刻的安悦,阿门!”珍爱生命,努力前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5:26:17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傻瓜机,一点随拍:

 

《在林边》

——E.F.默里克,钱春绮译
  
  我可以在树林边缘,躺在草地上,
  听杜鹃啼叫,消磨、漫长的下午;
  它好象用它的悲叹把那片山谷
  舒适地摇入宁静的和音之睡乡。
 

      ......

  因为正当我纵目欣赏远景,
  此时,十四行诗的致密的花环
  就像自动地在我的手里编成。
         (约183O年)

 

 

37149602_11412888.jpg


37035463_11412888.jpg

37035464_11412888.jpg


37035480_11412888.jpg


36063448_11412888.jpg


37149590_11412888.jpg


 

(结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5:55:01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5-2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好长的影子!我喜欢。

等着呀,虽然今天脑子堵塞,最近天天逛街和四周游历,还是也发个帖子跟你做两棵影子松柏。恐怕要好好折腾下自己了,你晚上吃了饭来,肯定会有你亲切的风景,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回帖

32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91
发表于 2011-5-3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744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6602
发表于 2011-5-15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衣服帽子好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46

回帖

985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855
发表于 2011-5-18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小倩,你也爱上了这清净的版块,有缘。

很久以前,我在路网搜索你的倩影,没有一张照片,是怎样消失得这样干净?每每读到你的文字,就会联想到你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今天,你这么美丽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了,小倩,你和你的文字一样有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上美意,遥祝一切都好。

 

我童年时便随军中父母南迁北移,少年时生活在西安与广州的军队大院,青年时又独自南迁北移,所以偶尔回顾有前尘如梦之感,可前面路还更长着呢。

 

人生是珍贵的。各自珍惜吧。

 

 


 

(也愿在路上.org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8 21:23:39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46

回帖

985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855
发表于 2011-5-30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流露赢我真心赞美!呵呵,真巧啊,小时候我也在西安323医院生活过一段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1 21:06 , Processed in 0.11339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