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回复: 0

[转贴]彩票:弱势群体的精神鸦片?

[复制链接]

853

主题

966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7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6-14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关于彩票纠纷的消息不断。最近的西安事件更是将这类纠纷推向了顶峰。由于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发生在西安彩票业的重重黑幕终于被揭开,事件真相得以大白天下。据业内人士透露,像西安这样采用承包方式由个体户或私营老板发行彩票的操作模式在全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刘亮的偶然出现,终于使这一秘密揭去了最后的神秘面纱,给那些做着彩票致富白日梦的穷人们当头一棒:原来打着福利旗号的彩票业也是受人操纵、黑幕重重,根本不足以信的。
  福利彩票业原本是一项救济穷人的光彩事业,但在一些地方却日益沦为了盘剥穷人的巨大黑洞。西安事件的首要意义在于为我们反思中国彩票业的功能异化再次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一次次纠纷案中小人物绝望、无助的抗争告诉我们:如果中国的福利彩票业在发展过程中蜕变成了变相的博彩业,成了弱势群体寻求致富的最后救命稻草,那将是我们社会的最大悲哀。
  俗语说,“富烧香,穷算命”。此话在当下社会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不少有钱人为了烧得头香、求得好运,仍不惜一掷千金,遍访名山古刹。只是弱势群体在现实面前似乎变得更为实际,对算命逐渐失去兴趣,转而将希望寄托在了购买彩票身上。社会似乎也摸准了弱势群体急于改变现状的心理,形形式式的彩票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彩经各行其道,彩票市场一派繁荣景象。在很多即开型彩票的发行现场,主办者是想方设法鼓动民工们购买彩票。有的在宣传上费尽了心机,鼓动的话语可以说是句句敲在了弱势群体的心坎上。面对现场涌动人流中民工兄弟们期盼的目光,曾听到过主办者在流动宣传车上这样宣传:“民工兄弟们,为了摆脱打工的命运,为了不再歧视,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你们咬咬牙,也要拿出二三百元买彩票呀!”如此的话语,多有鼓动性。不少人为了眼前这个似乎真切的希望,将他们半个月辛苦的血汗钱或者孩子一年的学费甚至自己春节回家的盘缠,都在这里孤注一掷。而希望一旦破灭,他们除了些许命运不济的感慨和不甘外,便什么也没有。
  从彩票业的繁荣,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慈善事业踏入了误区。慈善救济业应该走“富人帮穷人”的金光大道,而非“穷人帮穷人”的羊肠小道。一个由弱势群体为主体支撑的彩票业是不道德的,这等于是向穷人变相的公开掠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彩票业规模不宜过大,发行地域不宜过广,应予适度调控。当前要减少彩票种类,收缩发行规模。加大彩票发行的监管力度,规范彩票发行秩序。禁止向弱势群体做鼓动性、虚假性宣传,严厉打击欺诈、犯罪行为。彩票发行规模要纳入年度预算,分级管理,严格控制,严禁临时动议、擅自提高发行额度。尤其要加强彩票发行的审计监督。每年全国的发行收入是多少,救济项目有哪些,支出是多少,节余有多少,国家审计署经审计后要向社会公告审计报告,避免出现财务黑洞。惟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彩票业的公信力,塑造中国彩票业诚信形象。
  彩票业决不能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鸦片。中国慈善救济业的重点在于争取富人的支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济资助,走“富人帮穷人”之路,而非“穷人帮穷人”之路。慈善团体应该成为富人俱乐部。当下中国是出大资本家、大企业家的时代,也是出大慈善家、大爱心家的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4 05:38 , Processed in 0.0363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