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引人关注的是,姚家山除独具自然生态优势,其所蕴涵的红色人文资源也是一道绝无仅有的风景。 抗战时期,姚家山是革命的根据地、红色的堡垒,也是血与火的战场。1940年初,李先念率部自安陆赵棚出发,四次攻打大、小悟山,击溃、击败、歼灭刘梅溪、贺承慈、刘亚卿等伪顽部队后,大、小悟山地区完全为新四军所控制,部队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随之由京汉铁路西移至路东的今黄陂区蔡店乡姚家山村,大、小悟山即成为新四军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的指挥中心。 姚家山为黄陂北部门户,北连大悟,西接孝感,南距武汉市中心城区90公里。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在大、小悟山期间,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而1943年的驻扎时间最长,达半年之久。姚家山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抗战期间,姚家山的每块石头、每条泉水溪流,都曾洒染过英雄们的鲜血。五师官兵和抗日志士们正是依靠山大、山多、林密等天然屏障,不断地打击敌人,取得一次次胜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新四军五师及党的地方组织曾在姚家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1940年4月,边区行署在姚家山的萧家塆召开了宪政促进会,到会代表200多人,成立了以魏天一任县长、任士舜任书记的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在姚家山寨塆召开了黄陂、黄安(今红安)、礼山(今大悟)、安陆等七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0多人,陈少敏在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报告;1944年11月中旬,鄂豫边区党委在姚家山塆前的稻场上召开了农民救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30多人,郑位三代表华中局作了《迎接天光》的政治报告,陈少敏代表边区党委作了《一年来农救工作总结》的报告,吴祖贻作了《秋收减租减息》的报告。 目前,姚家山有保存完好的新五师革命文物建筑群体,如新五师司令部旧址,李先念、陈少敏居住过的姚成台家旧居、五师大礼堂、枪械所、被服厂、卷烟厂、榨油坊、抗大十分校、鄂豫工农银行、边区印刷厂、皮带厂、电料厂、肥皂厂、医院等旧地旧址等。在姚家山新五师司令部旧址陈列室里,还珍藏有当年抗战用过的土枪、手摇电话、毛笔、砚盘、马灯、青油灯、烛台、碗、酒杯、茶壶、烟斗等。 漫步姚家山,当年新五师官兵喂过马的马料石槽,磨过、舂过军粮民粮的石碾、石磨、石臼仍散落在村头巷尾,历历在目。 据村民们介绍,多年前,在姚家山及周边的村塆里,还发现过新五师官兵用过的锄头、镰刀、脸盆、炊具等。谈到新五师官兵帮姚家山人民抢种抢收,维修道路、塘堰、房屋,治疗疾病,发放救济款、救济粮度灾年;还有姚家山群众在新五师实行战略转移时,帮新五师运输物资,收藏石印机、纸张、收音机、修械所机件,炒磨熟米粉、通报敌情等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姚家山的一些老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说起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这些红色革命遗址、遗物及革命故事,再现了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新五师指战员不畏艰难困苦、边战斗、边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及浴血奋战、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风貌。对今人而言,这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这一独具的红色资源优势,在未来姚家山风景旅游区的打造与建设中,不仅不应被埋没,更应得到最为充分的彰显和展示。 除了蕴涵厚重的红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姚家山还是个历史文化较悠久的山村。椐《姚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一公由江西南昌斗门迁徙黄陂滠源里高家畈姚家老屋、成为当地姚姓一世祖后,姚家山始有姚姓人落居生息。此后,也有从姚家山迁往他地者,《姚氏宗谱〈里居表〉》曰:“四世闻一公由姚家山迁居大悟四姑,即成为四姑姚家塆始祖。” 那些如今还静卧在姚家山农户门前及村头空地上的明清石碾、石磨、石臼、石磙、驮盘石等,也是其历史悠久的佐证。其实,在姚姓人未落居开发姚家山之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文明。唐初,人们就在今姚家山屋后偏东南的黄牯石半山腰兴建了竹林寺。唐宋时,竹林寺虽“地处偏僻,但官民朝觐者甚多”。明末清初时,仍“香火旺盛,日逾百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滠源里高家畈姚家老屋姚氏第十一世祖、四川巡抚姚缔虞为竹林寺扩建捐银并题写“古竹林寺”寺名,竹林寺更是声名远播,远近朝觐者不绝。同治五年(1866年)秋,竹林寺遭捻军焚烧,翌年底复修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遭山火而焚毁。姚家山的历史、遗存的石器用具、竹林寺的宗教香火及人文资源,均可辅之于姚家山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 在当今和平年代,姚家山除是重要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外,还应是人们享受大自然、游山玩水、探幽探奇的好去处。姚家山风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在彰显和突出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其风光优美的自然地理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即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走“一主多辅”的路子——以红色人文资源为开发主体,辅以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利用,进行“复合”开发和建设。在不破坏姚家山自然生态、村居原貌和文物的前提下,通过在山中建各种与革命战争年代人和故事相关的景点,让旅游者在游览这些美丽壮观山水风光之时,也能感受体会到革命前辈浴血战斗打天下的艰苦历程,追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让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遥相呼应。 姚家山是一个集红色旅游、革命教育基地、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没有铜臭味的,还未开发的自然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