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
——毅行群徒步东湖“环磨山、环团湖、环落雁”第596走
今天是小寒节气的第二天,最低温度零下四度,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自昨天进入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但是再冷也阻止不了毅行人户外徒步的
脚步。我在公交车站就碰到了向东老大哥,老大哥精气神十足,在车上向我介绍了二
十多位同学周三攀登大花、青龙山的情况,从大花山第一个八百零二步台阶(老大哥
有多么的细致,连多少步台阶早已记在心中)开始,同学们相互帮衬,安全、胜利完
成攀登两山的目标。我佩服他们的毅力和韧劲。
许多同学不顾阴冷的天气早早赶到了友谊林,碰到一起,相互寒暄,相互问候,
笑声、话声响成一片,新年第一次见面的同学们,免不了互致新年的祝福。虽然此时
见不到一个游客,磨山有我们这些毅行者,顿时热闹起来。签名,做操后出发,开始
了又一个新的征程。
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每一次磨山徒步,走的是相同的路线,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段,
你只要留意周围所见事物,细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不一样的感觉。当我们行进到
磨山老大门时,同行的小酸梅用手指向天空,说:哪是什么?抬头一望,啊!大雁,共
计有十几队大雁从南往北缓缓飞行,每队少者六、七只,多者二十几只,在离湖岸不远
的上空飞翔。有的队形呈“一”字形,有的呈“1”字形,有的呈“>”形,有的呈“》”形。。。。。。林林总总,颇为壮观。寒冬腊月,大雁北飞,我不得其解?楚城往北方
向就是落雁岛,我暗暗祈祷,大雁能降落落雁岛,我能在岛上一睹她们的芳容,让我亲
历一次名副其实的落雁岛。
从磨山崖头下山,就能看见磨山有名的摩崖石刻碑,走过无数次,只粗略瞄过,知
道是一首写东湖的诗。今天刚好石刻下没有游客,加上同行的同学要休息一刻,我就
认真地读了南宋诗人袁说友《游武昌东湖》一诗。南宋距今800多年,它向游人展示
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太有意义了。加上那是一首我看到的唯一写东湖风景的古
诗,且其诗内容似乎与现有季节相近,我录下,与同学共欣赏: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周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
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鸟,如何不作钱塘景,要在江城作画图。”
冬日,回味诗意无穷,似乎袁说友在800多年前寒日里游览东湖,此情此景只能
在我们的心头。碰巧今天又见大雁,故用诗中两句作帖子题目,更可以引起遐想万千。
还让我吃惊是,摩崖石刻诗是陈义经所撰写,他可是湖北有名的书法家。四十多年前
我一到湖北就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昌人,出生在我原工作单位附近。
他独创“金刚陈体”书法,作品遍布大江南北,磨山“楚天台”就是他的大作。最值
得一提是,1946年国民政府返都南京,修总统府,大学刚毕业的陈义经在中央政府总
务局文书科任职,书法了得,经人推荐,挥笔写下“总统府”三个大字的匾,至今仍
高高挂在南京总统府旧址门前,想当年他只是二、三十岁的毛头小伙。站在庄重与沉重
的文化积淀的摩崖石刻前,东湖美景仿佛从诗中来。
到落雁岛,没有看见我眠思梦想的大雁,她们继续往北飞了!究竟是什么原因?
回家查看资料,怫然大悟,与节气有关。小寒一到,阳气开始上升,小寒的物候分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雁北乡,乡,向导之义,雁将避热而回,
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之,禽鸟得阳气之先故也。节气如此之准,我们的先祖
真是神了,引我辈汗颜!
阳气回升,大雁回归,大地回春还会远吗?
共86名同学参加毅行群徒步东湖“环磨山环团湖环落雁”第596走,名单如下:
好开心、智者乐水、猪宝宝、蜗居、椰海、海航、余味、钢琴达人、兰草、琵琶、慕容非雪、予人玫瑰、骆冰、忠于心、日月、星辰、
一枝红梅、淡云百合、蓝天、微风、海洋蓝月、大江、开心小老鼠、光阴的故事、木土、三人行、一枝梅、老兵在途、花开花落、走酷、刘金鱼、冬凌草、果然、小猪快跑、鸿雁、叶子木、老农、百灵、
格格、奋斗、空谷幽兰、段淼淼、海燕飞飞、丝丝心弦、仁者、
语欣灵子、向东、大雁南飞+1、梦蝴蝶+1、启明星、奥的斯、乔治、悠悠、木子三石、磨山、秦岭、周渔、流星、娃娃、无玄、过客、
鲁西耶、岩岩、牛轧糖、冰心、艾丽丝、太阳升、小酸梅、蓝海福音+1、阿桂+1、琳达、阳光明媚、天堂隔壁、华丽的低调、青蛙、
绿苹果、依依草、高山、天寒地冻、多云、良晨、天边、飞扬、猫猫 、大雨落幽燕、林之舞、心扉+1、风影
(有错的、漏的请告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7 5:05:0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