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湖北菜是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由荆南、襄阳、鄂州和汉沔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武汉菜为其代表,特点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富有朴素的民间特色,烹法以蒸、煨、烧、炒见长。
6 K" N, ~& i& C1 k武汉菜吸取了外地风味菜的长处,刀工精细,讲究火功,精于配色造型和煨汤技术。
" \ i! Q/ v* s7 E3 {/ A* R荆南风味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鸡鸭鱼肉蛋奶蔬果粮豆合烹,用芡薄,味清纯,注重原汁原味,淡雅爽口。
2 `& t/ Q: f' ]襄阳风味以家禽为主料,杂以鱼鲜,精通红扒熘炒,入味透彻,汤汁少,软烂酥香。
+ _) @! U' H* U+ i4 X0 E( q) x鄂州风味以加工粮豆蔬果见长,讲究烧炸煨烩,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口味重,乡土气息浓厚。
( K: P+ I* X V0 Y& e汉沔风味以烧烹大水产和煨汤著称,善于调制禽畜海鲜。 8 H) B! X( |# X' f9 G1 _0 X
湖北地方代表菜有:沔阳三蒸、清蒸武昌鱼、红烧鱼回鱼、蒸珍珠丸子、烧三合、蒸烩八宝饭、红烧野鸭、蓠蒿炒腊肉、鱼圆子、母子大会、红菜苔等。
' r. [ D5 V# E3 A2 o% P4 e% J; R/ f$ Q
) |0 J2 `# N3 y( B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 ; | H- @4 y# K1 E
沔阳三蒸是仙桃的一道传统名菜,即蒸鱼、蒸肉、蒸蔬菜。沔阳三蒸至少有600年历史,相传元末渔家子弟陈友谅在沔阳揭竿而起率众起义,在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陈友谅的夫人潘氏亲自下厨,她别出心栽,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从此民间常用“三蒸”款待宾客,喜庆佳节。
' u9 c: r$ o: F' M6 ~ K1 m
清蒸武昌鱼 [清蒸武昌鱼] ! U+ t9 y) o/ h; y3 o* ~) Q$ k. c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鄂城县梁子湖产的鳊鱼(即团头鲂),配以多种调味料蒸制而成,鱼肉肥美细腻,汤汁鲜浓清香。毛主席在武汉曾多次品尝此菜,并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更使“清蒸武昌鱼”扬名中外,成为武汉地区主要名菜。其做法是:将鱼收拾干净,两面剞上兰草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装入鱼池内,相间地摆上冬菇片、熟火腿片、冬笋片、撒上猪肥膘丁、青豆、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将鱼汤滗在勺内烧沸,打净浮沫,加味精、鸡油、胡椒粉,浇在鱼身上即可。
2 H& T3 M: ~0 D* v) r( y
红烧鱼回鱼 [红烧鱼回鱼] 6 t" j$ y4 {+ D( h' W
“红烧鱼回鱼”是湖北传统风味名菜,驰名省内外。选用长江石首至武昌金口镇一带产的鱼回鱼,收拾干净,剁成方块,放入油勺内,加绍酒、葱段、姜片煎煸后,加清水烧至九成熟时,加酱油、精盐、味精,再用慢火烧至汤汁浓稠,用淀粉勾芡即可。特点是色泽金黄,鱼肉嫩滑、口味鲜香。
5 y. d' U- B. n% [! A
蒸珍珠丸子 [蒸珍珠丸子]
' `4 t8 Y' y) E' o0 I4 d# J 此菜系用猪肥瘦肉茸、鱼咸鱼肉茸和荸荠丁,加上精盐、胡椒粉、葱花、姜末、绍酒和成馅,挤成小丸子,滚上浸泡滤干的糯米,上屉蒸制而成。色泽洁白,米粒晶莹如珍珠,丸子软糯鲜香。 ! V/ \ R3 `' j7 {! E3 m9 z* O! i

烧三合 [烧三合] 0 t( E0 [' h i3 K
“烧三合”是湖北黄陂县的传统名菜,近百年来一直流行于民间。此菜用精制的鱼丸、肉糕、肉丸,加上玉兰片、黑木耳、酱油、味精、猪油等调配料经红烧而成。一菜三样,色泽艳丽,滋味各异,质软鲜嫩。鱼丸是用鱼感鱼肉加葱姜末、味精、精盐、蛋清、淀粉、用水氽熟;肉糕是猪肉丁加上鱼茸、硝水、葱姜末、精盐、白糖、味精、淀粉和均,摊在豆腐皮上蒸熟;肉丸是猪肉丁加上鱼茸、荸荠丁、葱姜末、胡椒粉、精盐、味精和均,用芝麻油炸熟。
8 q5 }* U& ]9 ^* k4 [5 l
网油八宝鸡腿 [网油八宝鸡腿]
1 R: q# W# Q4 Y3 v7 a+ C( X) X 此菜是湖北沙市地区传统名菜,历史悠久,誉满荆沙。系用鸡脯肉丁、猪肉丁、香菇丁、鱿鱼丁、冬笋丁、香肠丁加上虾仁、海米、精盐、酱油、味精、葱姜末煸炒成馅,再加上鸡蛋、淀粉和成糊状,用猪油网包裹在鸡大腿骨上,用芝麻油炸熟。特点是色泽淡黄油润,形似鸡腿,外松酥,里软嫩,鲜香爽口。
. \; S1 T; f" J) d0 Z6 ] Z q3 f
红烧野鸭 [红烧野鸭]
/ g) r) g2 q3 _" S! a& o3 E+ r 此菜为湖北洪湖地区传统名菜之一。烹法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 @- U7 \( h } 其做法是:选用青头野鸭,去毛和去除内脏、头、尾、爪和脊骨,剁成块,用芝麻油、绍酒、硝水煸炒后,加调味料焖至汤汁浓稠,再撒入葱花和胡辣粉即成。 3 i& P- b7 n8 a7 t. z6 I o# ? a. F7 C( B

蒸烩八宝饭 [蒸烩八宝饭] : d/ Q6 D) u( S' S& ~% N2 z0 G- k
“蒸烩八宝饭”是湖北荆州地区传统名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传,此菜是清代御厨马代流落荆州时所创,制法独特,采用先扣蒸后散烩的方法,即利用当地所产的糯米,加上莲子、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红枣、瓜子仁先蒸制成八宝饭,然后用白糖水、熟猪油烩制,再撒上红樱桃。成菜油润软糯,果仁蜜香,清甜透味,是荆沙一带筵席上不可缺少的甜菜。 , B- R9 Z% @$ E

蓠蒿炒腊肉 [藜蒿炒腊肉]
3 c; X F: u$ V8 m. {( R 藜蒿是一种湖北产的野菜,有特殊的香味。用藜蒿炒上腊肉,不仅味道极好,而且颜色清绿鲜亮,非常美观。 . L6 P, c4 |0 S% g6 _- | d

鱼圆子 [鱼圆子] 7 y! V7 ~& C! B! j: W9 u( f
鱼圆子(丸子)是湖北民间的传统菜品,逢年节喜庆,餐桌上都少不了鱼丸。鱼丸是由纯正的鱼肉加工而来,不加任何面粉和辅助料。做这道菜的师傅,手腕功力要够强,靠的就是手腕部位打出来的劲。咬一口,肉质鲜纯丰腴,偶尔吃到的鱼刺则显露了它的真正的质地。而煮的汤则已熬成了纯白色,越煮越像奶汁,表面都能看到薄薄的鱼油,鲜美无比。据说鱼圆子制作起源于楚文王时代。文王一次食鱼时被刺卡住了喉,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食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丸。
9 {7 c- `* J1 e% \" ^2 V# Z
鹌鹑蛋 [母子大会]
: {$ R& Q$ o# R5 u K _ “母子大会”是用鹌鹑和鹌鹑蛋烩制而成的一道大菜。喻意母子大相会,故名。“母子大会”一菜,取材于流传在鄂州人民中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很早以前,武昌一带遭受了一场罕见的洪水,百姓四处逃难,不少人家妻离子散,无家可归。有一农妇被洪水冲至一湖边高地,由于草藤牵附幸免一死。一天趁水稍退,向芦苇杂草丛中找食物,这时恰遇失散儿子正在捕捉飞禽,于是母子相见拥抱痛哭后,其子将捕得鹌鹑和蛋一同煮食,藉以庆幸母子团聚。“母子大会”成菜鹌鹑黄亮酥香,鹑蛋晶莹鲜嫩,形状完整,不脱皮、不散架、肉软烂,复配以冬菇和冬笋,清香脆爽宜人。
) u) P) ^$ x/ @! M- U# M. ?
清炒红菜苔 [红菜苔] 5 F5 K& d4 I; ^: }# Z. w1 E
红菜苔历史悠久,据《生物史》载:“武昌特产红菜苔,在唐代时已是名菜。”红菜苔可清炒、醋炒,亦可麻辣炒。
/ G6 w6 N9 [% U/ b/ i/ c其色碧中带紫,其味鲜嫩爽口,武汉人无不喜食。当然,这其中,尤以红菜苔炒腊肉最令人难以忘怀。 4 {, w% ?" k6 b- {" `
将红菜苔折断成4厘米长,取其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净沥干;腊肉切成3厘米长、0.3厘米厚的片。
8 j1 i1 l) z: t6 s" }+ s! } L0 N然后置炒锅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下姜末稍炒后,放入腊肉爆炒1分钟,用漏勺捞出。
: N7 N5 z% C- s( r; q8 H/ r再将原炒锅连同余油置旺火上烧热,放入菜苔,加精盐爆炒2分钟,再放入腊肉合炒1分钟,用勺推匀,将锅颠荡几下,起锅盛盘,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也便出炉了。
+ h' A7 l" N6 }- s! M$ L;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