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72|回复: 3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复制链接]

32

主题

294

回帖

1017

积分

论坛元老

漫驴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5-7 2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绿萼 于 2010-5-7 23:16 编辑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

     苏曼殊的这首代表之作最后一句“踏过樱花第几桥”也许化用小晏的词“又踏杨花过谢桥”并不算高明,然而纵看曼殊悲苦穷病的一生,尤其是他曲折复杂的身世,夜晚读来,深有惨淡凄凉之感。有人评价他的诗高逸有余而雄厚不足,诚中肯綮,然我亦觉得缺少质重典雅的雄厚之韵是其弱处也是其超脱处。诗风宛如李煜之词风,一腔哀怨自然流露,蕴藉而不娇饰,非其特殊的经历而不可道也。还是柳亚子深识其妙,称他的诗歌是清新自然。

     这份清新似乎更有几分阴森苦涩,耳听佛萧而心忆钱塘,繁花皆是梦,是真入佛境?还是对俗世冷漠的绝望?是母亲国籍的樱花更能温暖作者因幼年痛失母爱的凄凉,还是中国厚重的文化氛围可以消解作者末世的情绪?——难怪那么多人去解读苏曼殊。今天是我第一次接触他的诗歌,这一种虚无僧的尺八禅音与小晏的没落同样勾魂摄魄,令人沉浸于中既无怨也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94

回帖

1017

积分

论坛元老

漫驴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zt)为自己的日本血统感到困惑的苏曼殊,身处半边的故乡东瀛时,遥望他更牵挂的心灵故乡,写下这首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他曾解释诗中的尺八箫说: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
  

从胡笛,到汉笛,唐尺八,宋尺八,日本尺八,洞箫,勾勒了一条传递、混血、交融、分化的文化发展线索。
  

尺八音最早见于《旧唐书·吕才传》,以当初定律的一尺八寸的管长命名,竹制竖吹,唐式外切形吹口,无膜孔和出音孔。经过历代演变发展国经出现过六孔、五孔、七孔、八孔等制式。
  

尺八发声原理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目前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则是镰仓时代由日本普化宗的禅宗和尚觉心,来中国求学时带回日本的。传说近代尺八的祖先是江户时代初期的虚无僧。虚无僧被认为是禅宗教一个普化宗门的流派,所以这种尺八又被认为是这个宗派的法器。
  

尺八的声音成熟、独特而略带凄凉之美。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就被深深地打动。甚至有人说:我就是为寻找这把震撼的声音而来此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847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5-7 23: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1214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48

荣誉管理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29 1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赏读!
{:4_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05:47 , Processed in 0.040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