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为自己的日本血统感到困惑的苏曼殊,身处半边的故乡东瀛时,遥望他更牵挂的心灵故乡,写下这首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他曾解释诗中的“尺八箫”说:“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
从胡笛,到汉笛,唐尺八,宋尺八,日本尺八,洞箫,勾勒了一条传递、混血、交融、分化的文化发展线索。
尺八音最早见于《旧唐书·吕才传》,以当初定律的一尺八寸的管长命名,竹制竖吹,唐式外切形吹口,无膜孔和出音孔。经过历代演变发展国经出现过六孔、五孔、七孔、八孔等制式。
尺八发声原理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目前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则是镰仓时代由日本普化宗的禅宗和尚觉心,来中国求学时带回日本的。传说近代尺八的祖先是江户时代初期的虚无僧。虚无僧被认为是禅宗教一个普化宗门的流派,所以这种尺八又被认为是这个宗派的法器。
尺八的声音成熟、独特而略带凄凉之美。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就被深深地打动。甚至有人说:我就是为寻找这把震撼的声音而来此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