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最近,河南等地出现了人被蜱虫咬后致死病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蜱虫俗称“草爬子”,在北方,尤其是在林区很常见,爱户外活动的朋友一定要了解蜱虫治病知识,做好防护!
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设置的《注意防蜱》警示标志,它让人们感到了蜱的威胁近在咫尺。
对于蜱这种昆虫,人们是不太了解的,只是在近年有人不断受到它的伤害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科技博览”《致命蜱虫》的电视节目后,我们才了解到蜱虫不仅在国外有我国也有,并且分布很广泛,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蜱(又名草扒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分为二类: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中。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
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
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蜱虫只有芝麻粒大小,但它吸饱血后,虫体可胀大100倍。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
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蜱在吸血时会传播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等疾病,造成宿主死亡或形成后遗症。如被蜱虫叮咬,用燃烧的烟头烫、用手指弹等,虽然可以将蜱虫从身体中分离,但会刺激蜱分泌更多的病毒,还会使蜱虫的口器(像鱼钩一样的倒钩刺)留在皮肤中,增加患森林脑炎等病症的可能。因此立即到医院进行医治是最佳的选择,切不可错过时机自行处理。
虽然蜱虫可以致命,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远离户外活动了,关键是要做好防护工作。
在进入森林草地时应着五紧防护服或穿长袖衣裤、戴防护帽,扎紧裤脚和领口,颈领要加围巾。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对服装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将蜱虫带回家。
因禽畜、宠物狗猫、鸟等都是蜱虫的宿主,因此对禽畜圈舍、宠物等要经常清理消毒,幼儿、儿童要远离之以免受到伤害。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蜱虫的相关知识,请观赏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的视频《致命蜱虫》(上、下),以方便掌握防护知识。
http://blog.163.com/plyst98@126/ ... 1062264437428/?blo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