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20|回复: 8

老黄大哥请进 陕西紫阳县 襄渝铁路

  [复制链接]

9

主题

153

回帖

27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71
发表于 2010-11-7 1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前几天在凤凰卫视一个什么节目偶然看到一个纪录片片段,讲述来自西安市的一个学兵连在陕西紫阳县向阳沟修铁路的故事。他们还牺牲了一个好像姓罗的学兵,被哑炮炸断腿当场牺牲。里面还提到他们的驻地在仁河(在老黄的帖子里叫任河,可能是凤凰卫视字幕的笔误吧)和汉江交汇处附近的小山坡上。
     谨以这段文字向包括老黄在内的老铁道兵及学兵连、所有的民工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409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7 20: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赣水苍茫提及这段逝去的日子,凤凰卫视的这个节目没有看到,不然我看了可能会流泪的。

“铁道兵”!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支英雄的部队,虽然已成为一段历史,融进了我们党、军队和国家发展的滚滚洪流。当年一代又一代的铁道兵人,曾用我们的忠诚、汗水、青春和牺牲,为革命和建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祖国大地上纵横交织的铁路网,便是我们伟大业绩的见证。今天,我们风流云散,走进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我们经历的那些血与泪、钢与火、生与死的经历永远长驻心间

1970年5月,我所在的铁道兵二师7团,刚刚从越南“援越抗美”前线回国,就来到陕西安康地区的紫阳县,奉命修建襄渝铁路紫阳县境内“向阳沟”—“芭蕉口”一线的铁路,这段铁路几乎全部是桥隧相连,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可以说能够活下来已属不易,几次出生入死,最危险的一次是我一个人把一台突然着火的油罐车从汉阴县城里面开出县城外面,避免了如果发生爆炸危及人民生命和旁边的一座总后仓库的安全,当时的情景的确与电影里面一样。(没有立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连里面不敢上报,因为是事故。如果真爆炸了,我人没有了,给个大功又有何用!)

整个襄渝铁路全长915.6公里,横贯鄂、陕、川、渝,东与汉丹、焦枝两线衔接,中与阳安、宝成铁路相通,西与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襄渝线工程1968年开工,1979年完工,全国铁道兵有8个师、2个独立团参与修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当时施工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不少战友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英魂长留异乡。

以后回到紫阳两次,其中写过一篇游记:
独行陕南(七):高山上的花环  http://www.5zls.com/bbs/viewthread.php?tid=5905&highlight=%2B%C0%CF%BB%C6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55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11-7 2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不能忘记的就是历史~

老黄在俱乐部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那么轻描淡写,说实话那个年代好像就是这样!!

但是今天看来伟大二个字好像更贴切!!!!


向老黄还有前辈们致敬!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53

回帖

27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老兵(武汉万科一位业主)的回忆录:
[原创]重走战争路之三 龙州祭战友   Post By:2009-3-1 22:34:00


  
   这次重走三十年战争之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扫我团位于龙州境内的烈士墓。那些个曾经兄弟般的战友,长眠在广西这片红土地上。然而,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充满阳光的脸蛋,已经永远定格在我们记忆中,虽然我们都已鬓发斑白。



   二月十七日,是伟大总攻开始的一天。由于中国军队认为是师傅打徒弟,而越南军队又自持作战经验丰富,有美军撤退留下的超过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注定了双方的自负而相互不买账,从而拉开号称二十世纪最惨烈的一场边境之战。



   记得我们的协理员在战前动员说,伟大的自卫反击战就要打响,总攻发起时,我军强大的炮火会把越军阵地轰平三尺。我军将快速穿插给越军以纵深打击,达到惩罚越修目的,最快三天就结束战争。同志们,为祖国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



   然而我军小瞧了这个“徒弟”。开战第一天,就遭到顽强抵抗,整个129师穿插受阻。好在我386团三营九连主攻靠茅山主峰阵地,九班副候满厚以二十分钟连炸4个火力点的战绩,被授予“爆破英雄”称号,同时也创造了我军战史上一个新的传奇。与我同时入伍的武汉兵万国强、方和平就是这个一等功臣连的战士,还有七连的胡冬林,机枪连的王志坚都为打开全团的穿插通道立下汗马功劳。这次除了伤残的方和平,他们都参加了重走战争之路。



   总攻前就潜伏敌境的我团侦察排,包括副连长和排长吴爱国等七名身手不凡的侦察兵,在战争进入第三天一场遭遇战中,就同时血洒疆场。之后我们在转移他们回国时见到他们惨状的尸体已经腐烂得提不起来。



   二月十七日至二十日,战争前三天的伤亡超过整个战争伤亡一半还多。许多烈士墓碑上写着:“某某,一九七九年一月入伍,三八六团战士,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牺牲,终年十九岁。”基本证明了这个事实。



   我们到达南宁的第二天,就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二月十七日,由原我团二营六连连长、广西籍战友苏猛安排三台车并带队向龙州进发。230公里的路程,一行人于中午十一时左右到达龙州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距龙州县城大约四公里,原名自善烈士公墓。一九九七年由政府出资修缮扩建,将原葬于水口龙头山、下冻那罕、叫堪等几处烈士墓地迁移到此,更名为“龙州烈士陵园”。门牌威严庄重,进门是花岗岩纪念碑,碑座一尊战士雕像,头戴钢盔、手提冲锋枪。碑后就是烈士墓群,一排排整齐的青石墓茔内,安葬着2008名烈士,其中1879名是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的。



   纪念碑前早已摆满了其他友军战友献上的花圈、花篮。我们一行在前面花圈的带领下,缓步走上纪念碑,由原二营营长、后调任127师团参谋长许宗秋主持悼念仪式。



   当我们追忆和再次触摸那惊心动魄的历史,我止不住潸然泪下,我向牺牲的战友深深鞠躬,我给烈士敬香烧纸,我默默地念着不忍卒读的碑文:“吴爱国烈士。湖北红安县人,一九七六年一月入伍,中共党员,三八六团特务连排长。一九七九年二月牺牲,终年二十一岁,荣立二等功。”我还清晰的记得,到团部报到的第一天,我们所有新兵集中在礼堂等待各连队挑选。第一个进来的就是侦察排长吴爱国,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走到我面前,让我站起来,仔细打量,要我伸出手,张开嘴,问我喜不喜欢打架。后来我到高射机枪连当战士,与团直大院就一墙之隔,经常看他带兵训练。还听说他在全军侦察兵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可能是出于他对黄冈老乡的感情,他最终没有选上我这个武汉知青当侦察兵。



   不知哪位将军说过:“再好的士兵也怕打仗。”



   客观讲,谁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谁不贪恋生命?可是我们这些参战的年轻的军人,在需要为祖国献出生命时,毫不犹豫,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拼死到流进最后一滴血!他们绝大多数是未婚,没有过恋爱经历,真正还未来得及品尝人生的甘美滋味就匆匆地去了。这批烈士中的战士,牺牲后除了一口箱子装进所有遗物,仅仅只有三百元作为一次行抚恤金。这笔钱在当时还买不到两辆自行车,在农村恐怕连一头牛都买不了。这就是一名烈士留给亲人的全部的身家。



   据陵园工作人员讲,有几乎一半的烈士尚无家属来看过。不是因为别的,是这些家属没有来回的路费。这次领队的河南籍战友告诉我,仅他们家乡南召县在龙州陵园安葬的烈士就达三十多人。他们要将这所有的墓碑拍照再制成光碟,送给那些不能来的烈士家属和亲友,算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当我和战友们依依告别墓地,感觉不只是却了三十年的一桩心愿,更是对我们这些战争幸存者,真正一次久违的思想净化和心灵的洗礼。



                                                                                           2009-2-28于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53

回帖

27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重走战争路之一   Post By:2009-2-25 23:04:00


  
                                     重走战争路之一

                                           引 子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同样是作为军人,同样是战争亲历者,我们却没有资格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老兵,可以以国家名义纪念战争胜利日,甚至在军史上那场战争成为了一段避讳提起的历史。

     作为30年前自卫还击战的幸存者,我的家乡武汉和原部队驻地河南的战友,早就动议重走一趟当年的战争之路,以自己的方式祭奠烈士,重温战争,祈祷和平。

     1979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月,那时的我们在大城市长大,都是二十岁左右、血气方刚,但迷茫而又懵懂,在经历了几年上山下乡的饥馑岁月后,希望找到回城之路。在庞大的知青群体中,有的通过父辈关系早早逃离了农耕苦海,有的凭借学识考进令人羡慕的象牙之塔。剩下的不是老实巴交就是家庭有“历史问题”,我是两项占全,自然要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没想到当兵让我有出头之日,虽然对我的政审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穿上军装,实现了曲线就业的第一步。

     接下来,万万没想到,不到三个月,我们就经历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血与火的战争。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所在的部队属武汉军区第43军129师386团,驻扎河南方城。部队于当年1月3日乘火车南下三天四夜,经河南、湖北、湖南、进入广西扶绥集结,进行战前训练。在此渡过异常紧张的春节,不久,部队摩托化开进到达第二集结地广西龙州下冻,大约一周时间,部队进行弹药粮食补给,并于2月17日清晨对越军发起总攻。战争分为东西两线,广西为东线,由许世友指挥。云南为西线,杨德志挂帅。张万年时任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

     我所在师团在14-17号界碑顽强穿插,突破越军纵深防御到达四号公路,同时配合友军攻陷高平、谅山重镇,并攻克七溪、复和。战争历时28天。我团共有86人牺牲,负伤上百人。战后,有军事专家称,对越之战其惨烈程度超过抗美援朝。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中印边境战、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越自卫还击战是离我们这代人最近、其规模仅次于抗美援朝的战争。30年过去,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已经步入中老年行列,但积压在内心的叩问一直没能解开。面对曾经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八十多名牺牲的战友,他们静静的长眠在龙州的青山绿水间,成为那片土地永久的居民。花样般的年华,充满活力的身躯,美好纯净的生命,消逝在改革开放的前夜,赴倒在人生起跑线上。商战英雄、学界精英、科技名流、仕途高官……与他们无缘。

     30年啊,我们让他们寂寞太久了!……该看看他们了。在坟茔上添把土,给墓碑描描红,敬几根香,烧些纸钱……这是我们还有能力唯一能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53

回帖

27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00: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重走战争路之二 一路波折   Post By:2009-2-28 20:35:00


  
                                               一路波折



      战友们借2月1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找到了情感宣泄的理由,于是从14日、15日,两地战友陆续踏上南下广西的征程,预计在17日这天齐聚边境县城——龙州。虽然乘坐的不再是涂满黑漆的军列,身旁不再有裹着伪装网的机枪大炮,更不是一身戎装手握钢枪的军人,但却肩负重托和责任,那是烈士家乡父老亲人的牵挂和缅怀,也带着更多不能成行的幸存者的愿景与嘱托。

      我因为独自在苏州谋职,人生地不熟,恰逢春运一票难求,请假也难,已经打算放弃这次重走战争路。先是河南籍战友岳晓曦打来电话,告知他们一行人数和去广西行程安排。后又不断发来短信,说联系上了广西籍已退休的原部队首长。特别是武汉的哥们战友电话中连骂带宠永,说什么30年一遇,说老首长已都六七十,今后再难见面等等。当我决意南行又担心路途遥远转乘困难时,武汉战友王志坚来电鼓励,下放当兵什么苦没吃?一个爷们,背个简单行囊,有车就上,走一段,转一段,坐也好,站也好,无所谓。先到京广线,再往南宁车就多了。

      2月14日夜,我踏上行程。弄到一张南京到衡阳的坐票,经苏州站时间是凌晨两点三十。考虑是一路南行,行装由冬装减为春装。说是江南水乡,毫无遮挡的北风吹得我瑟瑟发抖。深夜快十二点,离进站还有两个多小时。想在车站附近找个网吧躲避寒冷打发时间,但已人满为患。我又沿着人民路往市区方向走过几个街口,找到一个网吧。当服务*姐要我出示证件登记时,才发现匆忙中未带身份证。我只有说好话,看我就不是未成年人,帮个忙吧。又拿出火车票,“你看还有两个多小时才能进站上车,我没地方呆”。怎么说也打动不了服务员,我又仔细搜了一遍背包,翻出了湖北省公安厅特聘记者证,服务员咬定还要身份证。看我执意不走,老板从电脑座位起身走过来,看了一下证件,对服务员说,是管我们的公安系统,报一下号码,给他办吧。终于可以畏缩在网吧一角熬到上火车。

      迷盹在列车的座椅上,时间已经是2月15日。先是站着的乘客塞满了车厢的空处,后来干脆都顺势七歪八倒堆挤在一起打盹,想要挪动上个厕所必须跨肩越背,好似翻山越岭的艰难。当窗外的天色大亮,列车还在长三角义乌。到达湖南衡阳差不多十九个小时,也只走了一半行程,如果转乘不顺,恐怕17日赶不到龙州。我不知怎样捱过这段行程。中午我收到河南战友岳晓曦发来短信:

    “我们现在张家界,这里到南宁的车取消了。正商量绕道长沙找车上南宁。坐火车太挤,我们出南阳在车上站了三个小时才换了卧铺,火车人满为患,下面的路程未知有多少艰辛。”

     我给他的回复:“重温战争之路,值!苦不苦想想当年烟硝弹舞。转告战友们,坚持!”

     后来在南宁见面时,他解释到,长沙实在买不到火车票,我准备打退堂鼓。选择了乘飞机,有两个战友没带身份证只有坐大巴。

      车过株洲不久,查身份证,只查男性。真见鬼!这不是给本来就很奚落的旅行再添麻烦吗?“老子是越战老兵,去广西给死了的战友扫墓,没带身份证,要怎么着?”我想这样对付年轻的警察。又一想我是孤身一人,让你吃点现亏不说,误了行程事大。

      当一名高大的乘警走到我的坐位前,我已经很配合了。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身份证?”——“出门急忘带了。”

    “从那上的?”——“苏州”

    “到哪里下?”——“衡阳”

    “哪是你的行李?”我指了指头顶。

     乘警竟然一抬手就从货架上取下我的扁扁的背包递给我,我拉开拉链让他检查,满车的眼睛都盯住我。乘警翻弄了一遍,拿出一个笔记本大小的拉链盒。

     问:“这是什么?”——“照相机和充电器”

   “你身上还有其它证件吗?”——“有。”因为我出发前还在上班,随身带着公司的ID卡,上面有相片、姓名、职务,他拿过去交给领头的并低声说什么,然后转过身把卡还给我,还对我说今后出远门莫忘带身份证。

     这段插曲完了,我就在衡阳站下车了。其实对我来说,真正的“重走战争路”这才开始。从衡阳到南宁,再由南宁到龙州、下冻、那花,再到中越边境17号界碑,这一路几乎是30年前同一条路。

      为了第一时间转乘到南宁,我没有出站,问了站台服务人员,从武昌到南宁的1561次马上进站。仍然是普快,仍然是人多。顾不了那么多,我就往车门上,被乘务员拦住要票。我说刚下火车,来不及出站买票。乘务员要我到8号车补票再上车。我到另一个门边游来游去,这时车快开了,我乘其不备串进门就挤进车厢。

     上车后挤到车厢中部,总算能有两脚同时落下的地方,由于人多空气不流通,满身是汗。别扭的站了两个多小时,又乏又饿,快到深夜十二点,两名乘务员过来查票。我说补一张卧铺票,女的立马答话“到桂林再补。”我又小声对拿着出票机的男乘务员说,“补张到南宁的票。”并掏出钱给他,他上下打量我后说,“你到前面车厢口等查完票我找你。”

又过了大约半小时,男乘务员返回来,要我跟着他艰难的穿过几节车厢,又经过餐车到了卧铺车厢,真没想到补到一张刚下车的卧铺。但我不喜欢男乘务员神秘兮兮的样子,不就是多收几十块钱没找。

     这一觉睡到天亮,疲惫已消大半。当车停柳州站时,上来的乘客都已是短袖夏装。16日中午列车停靠广西首府——南宁。下车就感觉一股热浪,气温至少三十度。

     之后我团河南战友一行分两批先后到达南宁。这时我联系武汉战友,他们已提前在15日下午到达龙州县城。我只好随河南战友一行在南宁市军供宾馆下榻,黄昏时分,广西籍老首长、战友汇聚宾馆,举行了别开生面的见面会。

     两天的行程,两千里路云和月,我们何止感受到春寒料峭到盛夏季节的变化,在往龙州祭扫烈士的山路上还遇到一处塌方,也给重走战争之路平添了一分危险,特别是沐浴在那久经时间考验的战友情谊中,一切的旅途劳顿都微不足道了。



                                                                                     2009-2-27写于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1

回帖

32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12-1 1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曾经的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9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25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2-4 0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前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5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07
发表于 2011-5-30 07: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老黄大哥参加了一线建设,向前辈致敬!
我也有幸参加了襄渝二线的建设,当年也去紫阳烈士陵园祭奠了长眠于汉江边的铁道兵英雄们!
我所在的那一段正好在紫阳西南边,出紫阳经向阳到高滩60km左右,回首在把巴山深处的那三年,失去了太多太多,却无怨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1 21:07 , Processed in 0.0460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