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刚从军校分到部队,感到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兴奋之中踌躇满志。部队首长对我们军校分下来的年轻干部显然非常欢迎,叫手下热情地帮我们张罗好一切,就带我上食堂吃饭。部队食堂,干部和战士是分开吃的。那时部队讲究三同其中之一就是同吃,因此是不能搞特殊的。吃的和战士一样。还好我们已经习惯了部队的生活,对于简单的饭食已经相当适应了。 我分在营部,单独住一间,这是让分在排的排长非常羡慕的一种待遇,因为他们都是和战士住一间大房子,30个人左右,上下铺。我的任务是帮助处理营部的一些事物。由于我长得还算是精干,脑瓜也算是灵活,干活不怕脏不怕累,因此时间不长,就收到了营首长的好评。也正是因为这,我才有机会到了一个被认为是非常好的地方。 部队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实行干部考核制度。以前提拔干部,都是首长认为好的,就送到干训队训个一年半载的,下到基层就成了干部,从付排长干起,但是,现在除了要符合当干部的政治和军事条件外,还有一样就是文化素质,就是必须从军校毕业才能当干部。当干部是许多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最大的梦想,也是终极的人生目标,所以那些小伙都图表现,小老虎似的,尽情得张显着自己的活力与才干。但是实行这个制度后,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许多表现好可以当作干部苗子培养的优秀士兵由于是小学毕业,文化素质差,就过不了考试关。部队首长于是想出了一招,就是办干部苗子班。过完春节,那些被认为是可以当干部培养的干部苗子就集中到了一起,进行强化文化补习。补习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语文。 部队的军校考试被认为是军队的高考,题目并不简单,一些部队为了提高升学率,大都办这种干部苗子补习班的。我想现在学校的补习班应该是部队经验的推广。办了补习办,就得有老师啊,于是,我们这些刚从军校毕业的干部就成了首选。营部先是不放我,由于我确实能做一些事情,走了一时半会找不到人代替,但是后来我还是去了,当然费了一些周折,有个老乡在师部任职。能够被师部借调,通常被认为是进步的好开始,因为借调任务完成后,有的会被留在师部,这当然是许多干部求之不得的,对于年轻干部更是如此。从基层到机关再到基层再到机关是部队提升的规律,我们戏称为“曲线救国”,这源于国民党首领蒋介石的一项政策。我想大伙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因此,能有这么个机会,我高兴得不得了。另外,还有个原因,部队是和尚庙,在营部是没有女兵的影子的,师部有个卫生队,有个总机班,除此之外就是还有管计划生育的女干部。野战部队,女兵编制是严格控制的。在干部苗子班里是有女兵的,她们考护士学校,军医大学和通讯学校。想到能去教和青葱一样的女兵,我不由得在心里偷偷笑了。这个故事就是和这个班里的一名女兵有关。 未完待续。如果想看完请发表意见。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4-16 1:20:4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4-20 0:28: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4-21 0:41:1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