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车夫 于 2011-1-30 21:37 编辑 1 j [/ j4 h7 j p
, T: {1 J+ y: I
现在科技发达了,交通便利了,万儿八千里地,最多十个八个小时也就到了,完全没有以步量地的感觉。
1 h) M8 [% ?- t1 x" @$ a过去可不同,记得一九八五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美文(题目忘了),其中一段描述了古往今来西行的对比——- ]5 f D7 H0 b; H
远古的时候,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大约五千年(距今约七千年),从昆仑山下到中原大地曾经有过一条玉石古道,新疆的原住民(大概是塞人)从昆仑山下的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里采集了至今仍非常昂贵的和田玉,通过玉石古道运往中原,经过中原工匠的精雕细凿,成了皇家贵族的礼器饰品。这些运输玉石的人们从新疆到中原要多长时间呢?三年!0 Q5 X; H, H& k+ E2 ^7 f. s" [
到了封建社会时期,交通比远古时期发达了,但从京都到新疆仍需要三个月。! T v% ?) Y& ~9 q$ S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兰新铁路通车,从北京到乌鲁木齐需要三天。
/ y" u) W; o' R2 \9 a! j# b6 `现代呢?中午飞机从首都起飞,只要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这片遥远的土地,完全不耽误吃晚饭。
3 ?0 m5 X5 k8 R3 c r三年——三个月——三天——三小时,多么强烈的对比。2 n& C( I# h3 Q' N+ n
古人西行是苍凉的,历史最早记载西行名人张骞受汉武帝指派行“凿空”之举,于公元前一三八年和公元前一一九年两次出使西域,历时二十年开通了丝绸之路,藉此建立了与西域各邦的广泛联系。9 _. ]8 B9 Q1 Y) W- k
随后有班超、玄奘、王维、岑参、林则徐、左宗棠、纪晓岚等等等等,餐风饮露、车马为伴、大漠孤影、艰难西行,苍凉之感难以言表。
) u7 j" M5 t! P而今天不会有几人能感触到这种苍凉,从火车的车窗里浮光掠影的走过戈壁,从飞机的舷窗里居高临下的俯瞰大漠,听着萨克斯管演奏的《回家》,闻着欧洲舶来的法国香奈尔香水,品尝着具有小资风味的哈根达斯咖啡,欣赏着色彩斑斓的时尚杂志,你会感触到西行的苍凉么?永远不会!
4 U2 Z; R& C8 z+ ?/ P也许井底之蛙永远不能知道天有多大,不亲自向西走走怎么知道西行的苍凉。
1 E0 I3 v/ T i3 ?$ r小时候,曾看着瀚海大漠的图片很自足,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出生在新疆伊犁这片“塞外江南”,完全不知道西域的大部分都是人类无法生存的不毛之地。十岁那年,跟着父母探家离开了这里,当看到内地与新疆如此强烈对比的美丽风光、山清水秀,再随着父母从胶东半岛用了七天的时间返回自己的家,尽管是坐着火车汽车,苍凉之感笼罩了我幼小的心灵。后来又随父母探过两次家,这种苍凉之感愈发的沉重了起来。* U/ T+ I2 H$ m, m E# _
当我们告别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从胶东半岛向西出发,齐鲁平原的古朴凝重、中原大地的田园风光、关中宝地的富庶休闲、秦岭山脉的葱茏美丽从车窗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闪过。但是,当火车驶过河西走廊的“银武威”和“金张掖”、告别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之后,广袤的戈壁滩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 t! e4 y0 L( V4 Q- m8 V; }4 }! o" r
横贯河西走廊、双手牵着祁连山和跑马南山的长城斑驳陆离,伤痕累累,曾经阻挡了匈奴铁骑的城墙现在如此不堪一击,用手轻轻一触就会泥沙俱下。也许你随手从它的身体上抽出一把红柳芦苇引火,却不知这是两千年前先人留下的遗产,回首遥望晚霞中的关隘,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8 {( f2 y) F; V1 F$ c8 c; M* |! H; S, \
东去的季风霸道的带走了戈壁滩上的泥土,留下了黝黑的戈壁石,依靠着在这里比黄金还贵重的水成长起来的骆驼刺瑟瑟发抖,唯有红柳昂首挺胸绽放着粉色的花,以此证明自己的坚强。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1 ~! b1 g7 M2 R7 T3 Z偶尔越过一条早已干涸的河流,“一川碎石大如斗”,坍塌的崖壁上留下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前天山雪水刻下的印痕,偶有一湾水坑里孤独的挺立着菖蒲芦苇,一抹绿色证明了这里生命的可贵,一束蒲花演绎着这里生命繁衍的奇迹。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M4 c+ b4 }6 A# i7 ~
遥远的大漠上忽然会有一株古树窜入眼帘,它成长的那样艰难,也许数百年的年龄却没有造就它伟岸的身材,扭曲的躯体上留下飞石抨击的点点瘢痕,未到秋天却已是华发满头,身边永远都是过客,千百年来却没有谁会留下来与它为伴,孤独是它生命永远的吟唱,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 E% l* x5 f$ Q星星峡原名猩猩峡,但这里永远没有猩猩也没有峡谷。唯有到了夜里,或天幕低垂,戈壁风呜咽,或万籁俱静,久唱无回声。眼前一堆篝火,倒映满天星,远处山影斑斓,更显月儿明,好一个星星峡,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 z+ K8 A: Q0 ]3 i1 t5 ]2 K+ R走过这里,伴随你的,永远是满头白发的巍巍天山,迎接你的,常常是面目全非的千古烽燧,映入你眼帘的,永远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带给你惊喜的,常常是地平线上的一点绿色。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i$ D O) ?2 u- g4 _! ]
路过这里,你会懂得我们平时不在意的水价是那么低,你会明白价值连城的珠宝黄金是那么不值钱,你会听到带着哨音的疾风就像一首进行曲,你会看到大漠孤烟的诱惑和长河落日的美丽。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 J. f5 u: }, @彭加木、余纯顺的墓碑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方向标和里程碑,他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永远惬意的享受着大漠的安静,偶有亲友带来祭奠的香烛和纸钱打破这里的宁静,哭泣的人们怎么能领悟他们的满足,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B: @5 [: C5 h' y+ y, D
拥有三千年辉煌的胡杨永远是这里的哨兵,春季嫩绿如纱,夏季深绿如墨,秋季红黄如金,冬季枝干如铁,看到它们,你会感到敬畏,尽管你活得比它滋润,但你永远无法超过它的一生,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
0 F, _/ k; X' j当你渴望一抹绿色给你一片荫凉,看到的却是满目荒芜。当你企求一湾碧水给你一口滋润,看到的却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当你在冥冥中遐想着目的地的繁华街市,身边陪伴的却是古人倒毙路边的骸骨。当你的意志被茫茫征途即将消磨殆尽,得到的却是迷路的恐怖。不看到这一切,怎能感触到苍凉。5 [+ x0 ?) i4 z- W
古人最能体味到西行的苍凉,不论是王侯将相、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巨商富贾,不论是戍边卫士、屯田耕夫,还是布衣草民、脚力马夫,无一不在西行途中让苍凉一点点沁润着干涸的心田,无一不在苍凉之中各有由衷的感触。就连显赫一时的扫毒大员林则徐,也在一年零四个月的西行途中写下了《林则徐西行日记》,其中甚至流露出了被苍凉啮去希望的绝望,感叹“吾今生不得返矣”。. s& w$ c" ~) K& Q: O% [% u" |$ ?$ ]
今人也能体会到西行的苍凉,当我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彭德怀元帅和王震将军的带领下挥师西进,踏上了解放新疆的征途,他们从兰州出发,一路且战且行、在厮杀中前进,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从皋兰山下走到了伊犁河谷,却有多少战友永远静卧在西行路上与永久的苍凉相伴。当我的母亲和她的战友们为屯垦戍边事业毅然西行,从胶东半岛出发,一路歌声,一路眼泪,一路希望,一路绝望,没有人知道苍凉的背后是什么在等待着她们。当西行的苍凉让他(她)们从稚嫩走向成熟,当将近六十年的苍凉让他(她)们终身无悔,苍凉就是他(她)们的忠诚,苍凉就是他(她)们的伟大,苍凉就是他(她)们的眼泪和鲜血,苍凉就是他(她)们的微笑和满足!1 e5 c& q) B, r; M
去读王维、岑参的诗吧!没有从内心深刻体验到西行苍凉的人,是写不出这些大气磅礴、铭刻沧桑、惊天泣神、令人泪下的好诗的!
7 [2 a& H* P6 w5 O6 S8 v: Y用自己的双手遮挡如火的阳光,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广袤的大地,用自己的眼睛体验艰难,用自己的心灵感悟苍凉。' g; m2 X! G0 F: E1 z, ?& u
西行苍凉,苍凉西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