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14|回复: 59

于无声处忆惊雷——走进硝烟散尽后的黄才畈——

[复制链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3 15: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7-6-15 11:12 编辑

2、      5吋.JPG
2012124日中午时分,我驾车沿省道108来到河口镇以北、红安县上新集镇的黄才畈村(旧称黄柴畈).
黄才畈位置示意图.jpg
图一    黄才畈村位置示意图
这是大别山区中至今还很贫穷的一个村庄,和那些连城里人都很羡慕的最美乡村相比,差距很大、很大。只有村西成片的砖瓦老宅、巷陌,还能依稀看出当年曾经有过的富足。
黄才畈村东口.jpg
图二    黄才畈村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23 11:02 编辑

通往东门岗之路.jpg
图三   通往东门岗的路口

黄才畈村南口.jpg
图四    黄才畈村西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23 11:02 编辑

黄才畈村西头.jpg
图五    黄才畈村西头

两位正在蒸米酒的老乡.jpg
图六     两位正在蒸米酒的村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村中老巷(一).jpg
图七    村西老巷(一)

村中老巷(二).jpg
图八    村西老巷(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5: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23 11:03 编辑

村中的老房子.jpg
图九    村中的杂乱民居,民居之间竟杂有坟墓,少见。(实际上是民居侵入了墓地)

八十多年前、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山村,两天里发生了两件与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命运悠关的重大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915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3-1-3 18: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跟着楼主沿着历史的足迹追忆往事~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7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86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3 1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停下,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古老村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6539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25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3 23: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面诸位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23: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5 13:31 编辑

说到这里需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作一些回顾:
1932年,本是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大发展的一年。自上一年年末攻克黄安后,1932年3月、5月、6月又先后取得了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国军40个团6万余人,特别是苏家埠一役就歼敌3万余人。军力发展到2个军6个师,主力部队合计4万5千余人,地方武装也发展到20余万人;战力之强,已成为全国红军之翘楚。鄂豫皖苏区扩展到东起安徽舒城、西临平汉线、北濒淮河、南至广济黄梅的广大区域,面积达到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余万;据有黄安、商城、霍邱、英山、罗田、广济6座县城。苏区和红军都达到了全盛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23: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4 11:48 编辑

在这样的局势下,张国涛头脑发热了,不顾陈昌浩、徐向前的反对意见,要求对敌进行不间断地攻击,催军先攻击平汉线,再围攻麻城,争取威逼武汉。而此时蒋介石却清醒了,认识到鄂豫皖的红军是比江西“朱毛”红军更大更直接的威胁;在布置第四次围剿时以鄂豫皖为重点,,一改以往以杂牌军为主对付鄂豫皖的作法,尽遣国军精锐为主攻力量,于1932年6月底开始向苏区进犯。7月初东线国军击溃红二十五军主力,攻陷霍邱。8月7日下达总攻令,兵锋直指苏区核心地带黄安、七里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军压境之下,两攻麻城不克的红四方面军主力以疲惫之师被动应战。虽然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无奈国军精锐数倍于己,往往当面之敌尚未击退、侧后又遭国军多路威胁,结果河口地区首战不胜,七里坪柳林河决战功败垂成,新集以北对战不利。8月13日黄安失陷,8月17日七里坪撤守,9月9日,首府新集失陷。红四方面军主力向东转移到皖西金寨另寻战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达皖西后形势依然不利,虽然与在皖西坚持游击的红二十五军余部会合增强了力量,但西线国军精锐很快追踪而至,红军又陷于国军的东西两线夹击之中,未能实现在皖西打开局面的战略意图。鄂豫皖中央分局遂于9月27日在燕子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绝境之下的行动方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6-5-20 16:10 编辑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追述道:“出席会议的有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徐向前、蔡申熙、方英、王平章等。鉴于‘围剿’之敌已从四面八方深入根据地的心腹地带,我军的周转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张国焘、陈昌浩和我,都主张南下先取英山,以英山为立脚点,喘息待机,与敌周旋,恢复根据地,如继续受敌重兵压迫,则将红军主力暂时拉到外线,向潜山、太湖方向转移,伺机打回根据地。沈泽民、王平章同志不同意红军跳出外线,积极主张将部队拉回黄麻地区。蔡申熙同志则认为,如果红军暂时跳到外钱作战,东出潜太不如西出平汉路以西的应山、随县、枣阳一带有利,因那一带有党和红三军的活动基础,北靠桐柏山,地形条件也比较好。讨论的结果,决定放弃出潜太的计划,以郭述申和独立第四师师长徐海东等同志带少数兵力及地方武装,在皖西和潜太地区扰敌后路,主力红军则先取英山,再向黄麻地区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5 13:33 编辑

9月底红军从燕子河南下英山,因国军坚守县城,遂在英山以西的石桥铺分兵西行,10月上旬在新洲仓埠会合后北进至黄陂高桥、河口地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红四方面军主力在优势敌军的压迫下、沿着鄂豫皖苏区边缘走了一圈,一直未能寻得破敌良机。
10月8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红十一师政委甘济时阵亡),冲破国军河口以东防线,抵达黄柴畈、四姑镇一带。鄂豫皖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红二十五军军部都驻扎在黄柴畈村。

以上回顾了红四方面军来到黄柴畈的历史背景。接着讲1932年10月9日、10日两天里在这里发生的两件影响了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命运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将星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4 20:44 编辑

村西的一座老房子.jpg
图十    村西一条巷口的老房子

原来曾是红二十五军军部.jpg
图十一     原来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军长蔡申熙伤重牺牲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64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85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之水 于 2013-1-5 13:35 编辑

10月9日,新赶到的国军第二师黄杰部向河口镇东北红军据守的仙人洞、邹家集、两河口一线阵地发动猛攻。正准备吃午饭的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接到部下阵地吃紧的报告后,立即骑马赶到两公里外红73师据守的高山庙张家田塆仙人洞阵地,指挥部队反击疯狂进攻的敌军。战斗中,蔡申熙腹部中弹仍然坚持指挥,直到流血过多晕死过去,才被部下用担架抬回黄柴畈军部。可是,由于他肠子都被打烂了、失血过多,当时部队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药品奇缺,军医对他的伤势束手无策、无力回天。
军长负重伤的消息激怒了红73师的官兵,愤起围攻来范之敌,在其他红军部队的配合下,血战至傍晚,歼灭国军第二师副师长柏天民以下官兵近千名。

10月9日夜晚,蔡申熙伤重身亡,年仅二十七岁。一代将星陨落在黄柴畈。

10月10日部队在当地找了一副棺木将蔡申熙军长安葬于黄才畈村后的东门岗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2 06:53 , Processed in 0.10377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