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寒冷的冬夜里,却是心绪悠长,未能想见些什么,一些纷乱已久的东西便在脑海里随处堆积。好久不曾这样冥想,没有主题,没有内容,没有激情和感伤,只是淡淡的,想起。 不觉在人间已过了匆匆三十载,看着更多的婴儿呱呱落地,胡想着他们的今后又是怎样的三十载,朋友们东忙西忙的不见影踪,天各一方,回来总是唏嘘不已。 不由得想写点什么,回忆起昨天下午闲来的漫步,便开始胡乱涂鸦,以纪念这个渐将老去的前半生,各位见笑了。 午后阳光,心情散落在大街上,没有目标,于是忽然想起走一走那条老路,是自己从小学走到高中的一条小巷,十多年的路程,从一个小学生排队放学,到一个青春少年背负梦想前行,来来回回,如今,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 看到了那个寄托了我六年欢笑的学校,门口已然翻新,一眼望去,新建的大楼庄严气派,通过大楼下面的门道,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我们读书的老房子,红色的砖墙,尘封的往事似乎都已被这深邃的色彩所淹没,历经风雨,音容如昨。 学校旁边的教堂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个幼儿圆,而现在则变成了跆拳道馆,记得之前还做过酒吧,当年送别出国同学的时候曾到此小聚,不知是缘分还是巧合竟然歌手唱起了田震的“干杯啊,朋友”,望着天顶上的十字,奇想到,原来耶和华也是如此伤感之人。 再往前走,以前的向阳饭店不见了,代之的是涣然一新的各式饰品小店,生气勃勃,可我还是忍不住怀念当年那一毛一的热干面,不知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否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另一边的适之书屋也改换了门庭,成了文具店,当时看这个名字的时候还真有点感动,想想书店的主人或许是国学的爱好者?我们这一代人,特别地崇拜五四时期的人物,也许就是受学校时期读鲁迅文章的原故,特别想探究那个纷乱的年代里,这些为国家之独立摇旗呐喊的英雄们的内心世界吧。 平静的年代里,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 进入巷子里,路边都是些再就业的门面,有卖早点的,有卖文具的,当然,租书的最多。记得当时我们就曾在一个单位的小书店里租书看,当然,基本上是金梁的武侠和琼瑶的言情,伴随功夫和痴情长大的男孩女孩或已为人父,或已为人妻,今时今日,还有几分侠气和柔肠? 巷子的一边毗邻着学校的篮球场,只是高墙分隔着,只能偶尔听见拍打篮球的声音和投篮的呐喊。许久不曾进去了,不知现场的篮球场是否依然?汗水掠过昨日的额头, 仿佛又见场上的拼杀和争夺,男儿没有争胜之心,如何安身立命,报效国家?不由得惭愧起来,些许年头的伏案工作,身板不行了,估计场上坚持不了十分钟。而业已日渐消去的雄心,惶恐当让少年。 学校里有很高大的梧桐,从小巷的墙边伸出头来,为小巷平添了一道风景。春日里,新树满眼绿芽,夏日里,蝉声恬躁,秋日里,落叶缤纷,冬日则玉树银花。最动人的莫过于四季的读书声朗朗,只是好久没有听见过了,怀念。。。 小巷的是曲折的,因拐了弯而看不到头,初读戴老的《雨巷》,竟然就不自觉地想到了这条小巷,希望自己在哪天的细雨中能够遇见这个结着丁香愁怨的女子,学生时代的幻想,竟也沾染了前人的心情,从此,喜欢上戴老的诗。 小巷的出口很快就到了,大道上,人来车往,俗世的繁华又现于眼前,一步只隔,如若隔世。 一路走来,最好的时光已然流去,回忆中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往事,纷纷落幕。人生啊,苦不在不能享受荣华,而在于不能挽留岁月。 梧桐路边寻常巷, 旧时音容越窗来, 三十一梦而立醒, 不见桌边笑语人。
我今尤记少年时, 孤灯一盏相言欢。 酒醉人醒天作耳, 敢问书生不丈夫! 经年一别多曲折, 天涯散尽且为客。 清风各自指人路, 万里乾坤任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