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的时候才算认识的她,个子娇小,为了她们那个组的步调一致忙前忙后,看起来很负责任,这是第一印象。 后来,哥们约着去太白山,说是她做领队,我这才到这个《在路上》网站来看了看,了解了了解这个领队。多的不知道,只知道尽管她说自己2000年就开始玩户外,但是刚上这边来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所谓老驴拍了几砖,不知道这是不是《在路上》的传统。不管怎样,小个子顶过来了,还是热心当她的领队,带着一群比她大几甩手的拐子们到处去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大家没有一起出过门,所以奈儿领队对我能不能把太白山走下来不是很信得足。而我了解到这个队里有女将,我认个死理,还在哥们面前说:“未必我连女的的不如吗?”这个想法最后证明我是错的。 打从我背上包开始往都督门方向走,心里就一直惦记着什么地方可以超近路回来。刚到厚畛子,很多当地人都说都督门不让走,是奈儿领队在带领大家坚持按照原线路行进。经过了狂风洗礼的跑马梁,加上高海拔反应,问题出来了一大堆。 是走营头还是汤峪,问题就摆在面前需要大家决策。大爷海的大通铺上,两位超强猛驴瓦尔登和刺刀反复地讲走营头的难度,并一再说:“谁要坚持不了,我陪她走汤峪下去!”喜欢多嘴的我也说:“据说走营头要脱鞋子淌水,淌水我是坚决不走的,起码要看到从营头上来的人问问吧!”可是,那一晚就是没有碰到营头上来的人,所以,我们没有作出决定。 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能够改变小个子领队奈儿的决心。早上5点,她独自一人随其他团队上了拔仙台,却第一个回到大爷海营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作出了决定,而且已经整装准备好向营头进发了。 出了大爷海,我们立刻被来了个下马威。继续爬升不说,沿路都是雪,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梁一命呜呼。就这样慢慢前行,上上下下,消耗体能。山路的爬升是奈儿的弱项,有一次我停下来脱外衣,看到了掉在最后的奈儿慢慢从我身边超过我,我看到了她艰难地挪动着看起来还属于她自己的脚步,一抬头,看到了她的脸,上面是毫无表情的无可奈何的表情。那个情节我无法描述,但是感触很深,也是我不情愿看到的——它让人觉得这项运动的残酷和痛苦。但是,她一直这么坚持着…… 一路上,大家劝了她多次把包卸下来让向导帮着背一段,但是她都拒绝了!大家有时还为她的固执儿影响整个团队的行进速度而抱怨,但是她坚持着,道理很简单,用她的话说:“我知道自己能做到,就不会麻烦别人!”。有一次一发威,居然让大家半天追不上——原来,正巧遇到了一长段奈儿领队擅长的下山路,而且,最后一天从斗姆宫到蒿坪的下山路,有此擅长的领队确实是一路领先,把大家“拖”到了此次穿越的计划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