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70|回复: 101

忆:虫虫团走丝路(全文完)

[复制链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发表于 2007-4-22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夏天,经不起同学的诱惑,托医生朋友开了张2周的病休条以后,带上女儿直奔丝绸之路亲子团去了。2年过去,那些风景那些人,以及那些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事,仍然历历在目。

我们这次出行,同样源自网络,一个亲子论坛。同行的有11位妈妈和12个孩子,分别来自7个城市。当我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集合地天水时,导游先生吓了一大跳。从没带过这样的半自助团,孩子多不说,还没有壮年男丁,半路还会更改行程。当然,我们早在合同里就已写明,只是旅行社没告诉他而已,可怜的导游。

出发前,头驴命我们为此团起个别致的名字,一群人冥思苦想不得结果,倒是一个极聪明又极捣蛋的孩子大笑——一帮母大虫啊。虫虫团由此得名。大人是母大虫,小孩儿自是小虫,呵呵,谁也逃不掉

众小虫闪亮登场

母大虫精彩各异

好,行程开始。

第一天(8月11日):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贵州、武汉、深圳等地分头出发,乘火车卧铺或飞机分赴天水。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但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传说,离兰州不算太远,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滋养的地方,有麦积山石窟,极值得看。所以从这里出发。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5 23:08:3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8月12日):早抵达后,游览伏羲庙、麦积山石窟,住天水。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佛教造像石窟之一,正在申报世遗,且是中国石窟群中,自然风景最好的一处,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塞上江南之称。不过,石窟内不能拍照,相机得存起来,只能用足眼球了。

看完麦积山,下午回到天水市区,游伏羲庙,看人文始祖演绎八卦

伏曦生于天水,天水伏曦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伏曦庙是按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坐北向南,原占地一万八千多平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前院东西两侧原有乐善院和忠义祠,太极殿后面有后陵。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布置,既有主、又有从,又前后呼应,气势轩昂。 

有个传说,如果某个部位生病,剪个纸人儿,把相应的部位扎在这棵树上,便会痊愈,难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起源于这里?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4 8:49: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8月13日):从天水赴兰州,沿途看黄土高原风光。300公里。

 

午餐:金鼎牛肉面馆品最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5元一大碗,味道好极了。

下午,黄河半日游。

瞻仰黄河母亲塑像

父母西去的伤痛尚未痊愈。当我思念双亲时,常仰望天空寻找那一直最关怀我的眼神,自然不得。黄河母亲的慈祥面容给了我安慰。

观水车

 

 乘羊皮筏子漂流

晚上,可登兰山(海拔2129),人造森林公园,看兰州夜景。兰州是个峡谷中的城市,被大山南北夹峙,黄河东西穿城而过。因此从山上观之,很奇异的感觉,全国独一份儿。但我们漂完黄河后,竟都累了,干脆留给下次吧。

一行人如蝗虫,杀到有兰州外滩之誉的滨河路,边看黄河边用晚餐。

兰州名吃:拉面且不说,还有酿皮子、甜醅子、冬果梨(马子禄旁边都有)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4 9:06:2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天(8月14日):兰州—武威—张掖,高速公路,全程约400公里。住张掖。

这一路,河西走廊风光次第而来,可惜我困得厉害,相机里没留下任何塞上江南的痕迹。

武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凉州,霍去病出征河西,大败匈奴,为扬其“武功军威”,故名。为河西走廊东端之咽喉。

乘车赴武威(180公里)。

参观文庙,文庙是“陇右学宫之冠”,规模颇大,值得一看。

数户对

门当户对中的门当,原是大户人家门前精雕细刻的两面石鼓门枕,而在大门框上方凸出的门簪,就是户对。旧时大户人家财不外露,很难打听家庭情况,两家儿女定亲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对方家的门前看一看,通过门当上雕刻的纹饰来了解对方家庭所从事的行当,通过户对的个数了解对方家庭的地位。

访雷台汉墓,就是出土著名的铜奔马“马踏飞燕”(中国旅游标志)所在,本身没啥可看,正宗出土的那马已经在甘肃省博物馆了。

这些都是复制品。

院内前年古树

午餐在城中心美食一条街,尝遍武威名小吃:搓鱼面、拉条面、炮仗面、糊锅面筋 。

下午往张掖,220公里,约两个小时。看大佛寺,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像,据说这里的佛很灵的噢!

车上,历史小博士引经据典,给我们讲解银武威金张掖的来历。

张掖,取“张国臂掖”之意,古称甘州。有金张掖之美名。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4 9:38:1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5日:张掖—酒泉—嘉峪关,250公里,住嘉峪关上午赴嘉峪关(约3小时),途经酒泉遗迹(国家4A级风景区),看看霍去病掷酒于泉,是否真的泉真的有酒味儿啦。

 

中午在酒泉用餐,季节对时,可尝正宗“李广杏”。

嘉峪关关城 

  

孩子们,自有他们的兴趣所在。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5 20:46:1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天(8月16日):嘉峪关—敦煌,380公里,住敦煌按照我们头驴的指示,敦煌是此行的大戏,所以隆重地住了两夜。去之前,妈妈们都下载了佛教故事,这里正好讲给孩子们听。

在夕阳西下之前,我们冲到鸣沙山、月牙泉,仔细体味了沙漠的美妙意境。

孩子们,自然最热爱这样一个所在了。滑沙、骑骆驼,真是尽兴。鸣沙落日,漂亮极了,我们正好赶上。

只是,月牙泉已经是靠人工供水了,据说也难以为继,真是令人心酸。怎么美好的东东,总是在离我们远去呢!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3 23:36:1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8月17日:参观莫高窟(大人门票100,学生全免),住:敦煌

去之前,头驴就交代,莫高窟是此次行程的重点,这一天,就交待给莫高窟了。不过,为了保护,现在很多洞窟因为保护已经不再开放了,很遗憾。

在别处,总会为孩子们的身高是否超标与景点管理员争执,在敦煌,管理很规范,大人100,有军官证和记者证的免票,学生全免,无论年龄大小,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爽。

这里,要细细慢慢地逛,也休养生息。

 

说起敦煌,不能不提一个人——王道士,这个藏经洞的发现者,既是功臣,也是罪人。王道士走进莫高窟时已近不惑之年,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受到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也与他对佛教的信仰有关,使他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神"的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发现藏经洞后,王道士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他都向当地官方报告了藏经洞之事,也为他们送去了可以亲眼一观的宝物,一些在当地为官者和相互有关系的官员多有得到,文人老爷们只是玩玩,没有一人重视。王道士没有慧眼,识得藏经洞中物件的无价,在多次报告无果之后,便借机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当英国人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先后来到敦煌求宝时,王道士虽然恐慌,但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将大量的宝贝盗卖给他们,让经卷大量流失。不过,敦煌卷子流散于国外,自然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站在民族利益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个损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流散于国外的敦煌卷子都是由国家级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并得到妥善的保护,无一损坏现象。而中国则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在1907年斯坦因到来之前,无论王道士怎么呐喊都无人重视,当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宣传于全世界之时,当朝命官这才懂得了其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地保护它,而是千万百计窃为己有。因此,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卷子流失严重。

离开敦煌时,头驴组织大虫小虫辩论,正方:王道士是历史的罪人,反方:王道士是敦煌的功臣。道理不辩不明,要不是准备这场辩论的材料,之前连王道士何许人都不知道,何谈功过。

 

走进洞穴,看到那些被外国人用特殊粘胶盗走后残缺的壁画,心里那个痛,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为了保护这些壁画,没有拍照,没有摄影。壁画中,婀娜的飞天、慈祥的菩萨,大家自己想象吧。

 

谈起这些,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打住。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5 20:43:1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天(8月18日):敦煌乘车赴星星峡—哈密(约330公里,7小时)(出河西走廊,尽览戈壁风光),住哈密

途中访魔鬼城,独特的雅丹地貌,望去惊心动魄。

 

赶往哈密的途中,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大漠孤烟直”,但见“长河落日圆”。可惜我动作慢了,只留下这半片落日。

 

 经玉门关时,只见残剩了一些土墩。虽然天色已晚,还是体会了一下当年守关将士的心情,唱那“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时的凄怆。

 到哈密时,已是午夜。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5 21:05:4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8月19日):哈密—鄯善—吐鲁番,住吐鲁番

  走进新疆,一扫戈壁的凄凉,印入眼帘的是满目的绿色,令人欣喜不已,犹如穿过沙漠后初见绿洲。

还有遍地的野花

和风中的劲草

都让我们雀跃。

哈密,正是内地进入新疆之后的第一处绿洲,“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天山山脉横亘于哈密,积雪经年不化,所以滋养了众多美丽的草原、森林与湖泊。

见到的第一个草原,是巴里坤牧场,听当地人说胜过南山牧场,我们当然不能放过,呵呵。或初学,或再骑,反正都是飞身上马。初学的,动作笨拙,表情僵硬,大家善意取笑;再骑的,熟练老到,潇洒飘逸,大家啧啧称赞。一时间,热闹非凡,穿茫茫戈壁的疲惫一扫而光。

这里,一人一马每小时20,最好自备零钱,牧马人不爱找零,呵呵。

 

 

在马背上,看到传说中的火烧云,激动到晕厥,好几个差点落马。

 

参观哈密王陵,

游库姆塔格沙漠公园,在鸣沙山尽情享受过沙的快乐后,这里的沙漠已不能给我们惊喜,人工痕迹重了些。

 

孩子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经吐峪沟,参观七圣人麻扎(墓)。七圣人麻扎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好似中国的麦加,所以到中国来的伊斯兰教徒几乎都必来这里朝圣。不过,在我们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神圣。

周围的民房

后面圆顶建筑便是七圣人麻扎。

 

访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历史悠久,公元前一世纪始建高昌壁,于公元十三世纪未毁于战火。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犹存,城墙气势雄伟屹立在火焰山下。1961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外城大体呈正方形,墙厚12米,高11.5米,周长5.4公里。为夯土板筑,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补,外围有凸出的马面。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

门票:20元。 另外有毛驴车供旅客乘坐,每位20元

到吐鲁番时,又是深夜。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9 9:40:3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天(8月20日):参观苏公塔、坎儿井,游交河古城,葡萄架下手抓饭住吐鲁番

坎儿井被称作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其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在新疆境内的坎儿井全长54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也是我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古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的木纳格村,又名“额敏塔”,建成于1777年,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曼,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王朝的忠诚,自出白银 7000两建造而成的。1961年,苏公塔经历了12级大风的考验,安然无恙。为了以防不测,妥善保护古塔,目前在塔体外加了三道铁箍固定它。

 

交河故城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位于吐鲁番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故城状如柳叶、为一河心洲,呈柳叶形。

 

 

 

可怜的斗鸡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4-29 11:56:1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天(8月21日):吐鲁番乌鲁木齐(190公里,高速,约2小时),奔南山牧场,再返乌鲁木齐,住乌鲁木齐

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途经达板城。达板城因一首情歌而出名,看到博格达雪峰时,导游带我们唱起了那首动人的情歌:“大阪城的石路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呀,达板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颗眼睛真漂亮。”可到达达板城时,我们并没见到想象中的漂亮新疆姑娘,印入眼帘的,是这些风力发电机,据说,达板城风力发电厂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到乌鲁木齐吃过午饭后,23条虫带着对草原和热情,来不及一睹楼兰美女的芳容,便直奔男山牧场。果然,这里的草原不如巴里坤。

 

晚上逛国际大巴扎,这里的集市。

 

养精蓄锐,一切为了喀纳斯。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2 21:57:3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天(8月22日):乌鲁木齐阿勒泰—白哈巴,住小木屋

去之前,行程里并没有安排喀纳斯。但一路上,大小虫们说起她,一个比一个激动,于是,干脆,减少原定的部分景点,挤出时间去看有东方瑞士之称的美景,享受亚洲最美的村子—白哈巴的黄昏。于是,托旅行社定机票、定白哈巴的小木屋、到网上查找可以提供包车服务的师傅的电话,一切妥当后,大家就开始期盼。

 

这一天终于到了,众虫激动不已。到阿勒泰机场后,师傅早已等候多时。这师傅很热心也很有耐心。路上我们想停就停,想走便走,总是一脸笑容,没有怨言,这让我们留下了很多游人不曾找到的原始风味的照片。

 

我梦中的草原和真正的蒙古包

在这里,或坐或跑,都是那么惬意

真正的牧民,请注意旁边的小牧羊人,只有5岁哦,纵马奔腾的姿势,帅极。

淳朴的牧民,邀请我们进包喝了最最纯正的酥油茶。

草原、羊群、蒙古包、蓝天、白云、雪山、树林,人间仙境,不过如此吧?

美景,犹如油画一般。

美丽的月亮湾留住了我们的脚步

 

白哈巴,我们来了,后面的小木屋,这一天里就是我们的家。

黄昏很快就来了,我们于是去追赶,想把沐浴在夕阳里的白哈巴永留心底。

村中唯一的大路

小屋的主人早已不是当地的居民,而是从布尔津过来的商人。在这里,你可以喝酥油茶,可以吃囊,可以与主人聊天。至于价格嘛,你看到给吧,呵呵,从没见过这样的生意人。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山上住着我们的边防战士,可惜的是,我忙着追赶夕阳,没有留下照片。

翻过后面的山,就是另一个国度——哈萨克斯坦。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4 19:31:03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4 19:34:2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天(8月23日):白哈巴—喀纳斯湖—黑湖—住喀纳斯

在白哈巴只待了一天,实在舍不得离开,因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能相约下次再来。

幸亏喀纳斯湖有着同样精彩。

今天,我们就以红房子为家。屋后,云雾缭绕;屋前,一派田园风光。

 纯净的天空最让我们感慨,哪天,我们生活的城市要有这样的蓝天白云,可能我们就会少些出游的冲动了吧?

 学校要像风景那么美该有多好

从喀纳斯湖到黑湖,除了11路车外,只有一种交通工具,那就是马。单程3~4小时,只有马道。当然,选择黑湖,就是因为可以过足骑瘾

沿途的风光同样让我们着迷

黑湖,据说有天鹅,可我没看到。

我和闺女的马。左边那匹脾气极坏,差点把我闺女掀下来,招来它的主人一顿暴打。

我闺女后怕,回程时磨蹭半天才敢再上。

怎样,这姿势帅吧?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5 12:54:0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0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4天(8月24日):拜访图瓦族人家——喀纳斯湖漂流—神仙湾纵马——返乌鲁木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目前,喀纳斯村和与其邻近的禾木村共居住着29 00多名图瓦人,喀纳斯景区是我国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他们使用的图瓦语属突厥语系,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而又多“萨满”遗风。400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图瓦人自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遗留的士兵后裔,因此家中都挂成吉思汗的画像。在喀纳斯,图瓦人聚居的小村庄是当地自然风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到图瓦人别克家家访时,正碰上中央电视台拍节目,我们跟着别克载歌载舞或者说群魔乱舞的身影也进了央视的镜头,只是不知播出时剪了没有,呵呵。


 据别克介绍,冬不拉、苏吾尔、叶克勒是图瓦人家常奏的乐器,其中,以叶克勒最为珍贵。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么一个名叫叶克勒的乐器。而且,现在会叶克勒的人只有别克的叔叔和他的奶奶了。

 

别克叔叔演奏苏吾尔

从图瓦人家出来,我们来到有水怪出没的喀纳斯湖,没看见水怪没关系,漂流的刺激让我们过足了瘾呢。

漂流起点

有奖竟猜:下图中哪个是非洲菊呢?

 

漂流时,听说神仙湾也能纵马,小虫们开始激动,呵呵。大虫们是不行了,昨天下马时都走了十多分钟的罗圈步,今天哪能再骑。经不住央求,一队虫虫还是开往神仙湾。

喀纳斯从不会让游人失望,这里的风景同样令人惊艳。

看到马,有的大虫也忍不住了

看到这些女骑警,就知道自己到了乌鲁木齐。好了,该结束了,该回家了。

全文完

谢谢观看。

 

后记:写完全文后,回望时发现行程多出了一天,。因为当时的记录本早已不知所踪,也就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了,呵呵。我就这样糊涂地写,看官也就糊涂地看吧,不要深究才是哦。

[此帖子已被 非洲菊 在 2007-5-5 14:12:3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4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883
发表于 2007-4-23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托医生朋友开了张2周的病休条以后

楼主这一趟时间也算长的了。

[此帖子已被 东楚 在 2007-4-23 1:30:3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635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014
发表于 2007-4-2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与你一起游览的感觉,期待你更多的pp哦.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0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006
发表于 2007-4-23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传照片过来看看哦。迫不及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60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4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7-4-23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9 21:13 , Processed in 0.0668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