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香港回归十年了,十年中香港市民和大陆人民共同经历了金融风暴,SASD等一系列考验。我们顺 利的走过了十年。 十年的风风雨雨,大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记得,1993年我作为公务员第一次到香港,外事部门再三强调外事纪律,强调护照的重要性(不能离 身),强调注意安全等。。。。 尤其是在过海关时,我们整整过了几个小时,才在威严的英国警察的注视下走进香港。 我们在公务之余,来到浅水湾,太平山,海洋公园,弥敦大道,铜锣湾广场。我当时的感觉是,香港很 美丽,但香港很拥挤;香港很干净,但香港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太快;香港的市场很繁荣,但商品的价 格实在太贵,不是普通的大陆人能承受的。 十年中间,我又多次到了香港,先说住吧,我曾经住过油麻地(号称红灯区,办一个展览);也住过中 环;最近一次是参加IBM的会议,住在太古广场旁边的万豪酒店,单人单间,的确条件很好。 再说行吧,93年我们到香港时,基本是靠地铁和巴士作为交通。记得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同事到铜锣湾 闲逛,到了10:30,我们立刻来到地铁,用地铁卡,当时还没有“八达通”。 我们住在油麻地,从铜锣湾应该是向全湾方向走,结果我们一路说笑(晚上地铁上人也很少),突然我 们发现方向好象不对了,我们坐的是开往柴湾方向的车。(香港地铁是3层,而我们少下了一层电梯, 评着感觉走,结果错得太远了。 我们就近下车,乘了反方向的车,在换乘地一阵猛跑,希望能赶上末班班火车,否则我们将乘出租车过 海,那个价格不是我们当时公务员的薪水能承受的,(当时,我们纪律很严,如不能回到酒店将按违规 处理)我们终于赶上了末班车,顺利的回到酒店。 现在,当我再次在香港乘地铁,看到全湾和柴湾这两个地理位置相反的地名,都会想起当年在地铁夜奔 赶车窘迫的经历。 说到吃,当年在香港,我们经常去吃大家乐(20元一份),或者吃国内带去的快餐面。 提起快餐面,也有段笑话,朋友们可能不信。我出国的箱子里放了团队同事的30包快餐面,结果在海 关,我又被抽到例行开箱检查,当英国的海关官员打开我的箱子,见到满箱的方便面,居然立马放行, 可能他认为,中国的公务员带这么多的快餐面,应该没有什么走私的嫌疑了,这也成了我们团队当时的 笑话之一。 最后,谈到参观,我们由于工作关系,参观了和黄的货柜计算机控制中心,灾难备份中心的等计算机系 统。 只能为那些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赞叹。每天几千个集装箱货柜进出码头,仅物流,货物查找就不是个简单 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却仅靠很少的人控制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完成。 总之,十年内,我们的国家有了很大的变化,香港更有了本质的变化(回归祖国),我也从一个普通的 公务员变成了一个外资公司的雇员,过着和和我十年前看到的香港人那种快节奏的生活,并在工作之余 写点博客,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 香港强大了,我们在香港,在亚洲,在欧洲乃至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受到尊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 自豪和骄傲!!! 
93年到香港(胶片照片-扫描) 
第一次到香港  在大屿山  地铁上的乘客  嘉年华  海港  夜景  在香港看到的移动广告 
街景  可爱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