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种伤感的病, 寂寞的人不希望她马上好. ___题记 不记得台湾哪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诚然,我不寂寞,我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要做,我只希望她快点好. 人说,爱似一场重感冒.我说,感冒发烧比爱更难过,爱有伤痛的同时亦夹杂着不可抹灭的快乐;感冒却是头重脚轻,想呐喊却没有声响..... 于是想到了孤悯自怜的戴玉了,其实我还很喜欢这位红学中才女的葬花词的,那么地凄凉那么地细腻那么的感人.在家闲着,翻出老书<红楼梦>决定再读一次,老是觉得经典的书就是怎么看都不厌,一次比一次更有感触..... “黛玉刻薄”??这是最大的误解。黛玉聪明形之于外,宝钗深藏不露。黛玉说话虽尖刻,却胸无宿物;宝钗从不与人争执,心里头一本帐可是清清楚楚。黛玉傲上而不凌下,这一点只要留意一下黛玉怎样待紫鹃和宝钗怎样待莺儿即可;第五十四回末尾,宝钗差个老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来,黛玉的几句话,你听红楼中哪位小姐说过?而宝钗知道老祖宗爱吃甜食爱看热闹戏文,但金钏的死和柳湘莲的出家毫无同情。呆霸王下流虽下流,比她还有点人情味??虽然论世故人情谁也比不上她……黛玉的“刻薄”和寄人篱下形成的敏感自尊有关,只要不冒犯她的自尊,黛玉决不会满身是刺。黛玉的聪明来自天分,于世事却全无阅历,她可以一眼看穿王熙凤的花胡哨,却学不会也不屑去学。她只肯做她自己。宝钗进了宫就像元春,沦落了就像袭人,老了就成了王夫人。 “黛玉多病令人不耐”??是,今天这种病态美不会受欢迎。然而黛玉自己,决非以病为美,这多病的身躯拖累了她,这于她是极大的痛苦和无奈。可她衰弱的生命火焰却愿意为她的知己而燃尽! “黛玉爱哭”??这也是一条极大的误解。记得有一条脂批:“补不完的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而因惜其石而落;乃知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其知己岂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悲夫!”(凭记忆引出,现在没这本书,有错请原谅),黛玉哭,是为了她不能实现的爱情,更是为了宝玉。前八十回中哪一次她哭得最厉害?我想大家都知道。绛珠仙子到尘世的唯一目的,就是还泪,她是将她的全部的生命都化为泪水来报答神瑛的甘露浇灌之恩啊! “黛玉小心眼,爱耍小脾气,折腾得人左不是又不是”?? 不错,宝黛一见面和风细雨的少,电闪雷鸣的多。但需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真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尘寰之中能有几人?而爱到彼此灵魂里,未必不是大苦。只为爱得愈深,便不免苛求愈甚:“你不是我的知己吗?我要你懂我,一定要懂我!”一旦心灵的呼唤不能??哪怕只是一时不能??得到回应,都会焦虑不已;与对方合而为一之感愈强,一身就要担双倍烦恼,好似两根藤紧紧扭绞在一起,微一撕扯,就痛彻骨髓。宝玉的偈子说“你证我证,心证意证”,在这苦苦“求证”的阶段,怎么可能不这样呢?等他们终于形成了默契的时候,黛玉的小脾气还时时发作吗?还有谁像她那样深深体贴着宝玉?(可看五十四回)虽然宝玉是一家人的宠儿,除了在黛玉那,他的精神多么孤独。 以前和好友私底下笑道:问问一个男人喜欢宝玉还是黛玉,那是看到他们爱情境界的一个办法。选择宝钗首先想到的是能得到多少,选择黛玉的首先想到的是能付出多少。(我可没想一棍子打倒喜欢宝钗的男人,不过是玩话嘛,嘻)可是没有人能和黛玉生活,因为都不是宝玉。 他们的爱情最终只能“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此帖子已被 袭帘之然 在 2007-8-13 20:01:1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