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之后,一夜无语。当我睡得自然醒时,六点四十分。窗外已是曙光初现,远山却在晨雾中,小城的安宁,小城的清新,让我这外乡人找到了一份久违的恬静。漱洗后,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当我出门的时候,雨却停,雾已散。 我们穿过老街时,街旁已排满了卖山货及农产品的农民,大多都是背篓装货,无规则的沿街散放。没有大声的吆喝,只有低声细语的谈着生意。穿过老街集市来到一古城墙下,望着约一丈多厚的城墙门洞。第一次国内战争的口号标语还赫然在目。好象在述说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情景。向城墙上望去。蔟蔟荒草,在晨风中摇曳。被岁月侵蚀的一块一块城墙砖,象在向我们传述着战马嘶鸣,狼烟冲天,刀光剑影与浴血奋战的部落之战。拍了几张照片后,向前行去一百米左右。我们在老街街头,看到一座石雕白塔。看成色有些年了。塔高五米,直径二米,下粗上细。中间呈六角型。名称叫无影塔。可我看,要是有太阳出来的话,它一样的有影子会投在该投的地方。由于今天是星期天,茂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不上班,无法查到他们的县志。所以就此作罢。 乘上九点半钟从茂县到松潘县的客车,一路盘山向九寨沟走去。行车六十多公里后,到了叠溪大地震的遗址。叠海子。从看到叠海子的第一眼开始,我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它,它蜿蜒在峡谷中,开始很窄,慢慢地随山势而渐宽。车子行驶了足有十分钟,绕过一座山,这才看到叠海子的全貌。它是一个夹在两座山峰间的高山湖泊,足有好几百亩的面积。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人的头,那我们先看到的那部分就像是长在头上的发辫。在经过长时间的劳顿后,能看到这么一片碧绿碧绿的湖水,人们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纷纷赞道:“多美啊”!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了一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也就是著名的松潘大地震。这里原本是一个有大约两千多人的羌族乡镇。那天正逢赶集,从四面八方来了很多人。下午三点钟左右,地震发生了,山崩地裂,蜂涌而来的洪水很快把乡镇和赶集的人们埋葬了。叠海子就这样形成了,水深三百多米。也许将来有谁潜水下去,就会看到那个被埋葬的羌族乡镇。这是一个憾人心魄的湖,它有一个憾人心魄的故事。我想起了庞贝古城,想起了佛所说的无常,望着湖的眼湿润了…… 在叠海子的岸边,现在仍是一个羌族的聚居点。人们做着游客的生意。凡在此经过的游客,很快被山苹果,野山楂,山核桃所吸引,纷纷下车购买,然后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活动活动腿脚及唱歌。 高原的天蓝得透明,斑驳的阳光投射到绿得如翡翠般的湖面上,闪着细碎的光。叠海子是凹陷的,我站在岸边只能俯视它,它是那样地平静和安详,波澜不兴,只有微风掠过后的那一点点涟漪。好像半个多世纪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从未发生过。——然而三百米深也许那也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也许也是情人相伴,亲朋相约的快乐日子,欢声笑语弥漫在这蓝天下的高原小镇上。谁能料到在这欢乐的背后就是那灭顶之灾呢?大山从中裂开,铺天盖地的洪水一下子就吞噬了房屋、牛羊,还有赶集的人们。文明就这样在瞬间消失殆尽,不复有任何痕迹。那三百米深的水底不知隐藏着多少故事。 过了叠海子,仿佛群山为那死去的亡灵而哀伤。看到的都是烂崖峭壁,和着一条巨溪沿路向松潘而行。说它们是烂崖峭壁,是因为这里的山土地质都是巨石块夹杂在风化后的碎石土中堆起的山,树木稀少,岩石篷松。随时都有可能顺山而下阻塞公路。我们行走的公路却实在做得好,护道沟,水泥路面,两车道。交通线标新而清晰。一路穿山越寨,经过四个小时的车行后,到达松潘古城。 进入松潘县城,那高大古老、保存完好、方圆十里的城门城墙,哪里有残垣断壁、破台败炫的迹象!这里古城墙门堡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那时松州卫和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一直到明英宗正统四年才告完成,历经60年。城门洞由条石砌码,条石上刻着各种花纹,门洞厚达十五丈,经数百年风雨不蚀不坏,可见当初造工之坚实。上城墙登高览胜,周围高山屏蔽,岷江穿城而过,实在是艰险雄壮,仿佛看见唐时烽烟乍起:吐善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路过松州,被州官徐齐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入侵松州,都督韩威应战失败,大宗命吏部尚韦统军抵达松州,川主寺一战,松赞干布兵败回藏。干布还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大宗晓以大义,遂将宗女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城门前的文成公主雕像温柔而高贵。 重登车,过川主寺,向九寨沟前行。一路上绿树红岩,象又一重天。又一重地界。终于到了我向住已久的九寨沟沟口。并找到九通宾馆住下。 [小贴士;茂县——松潘 一天多次车,票价;38.50元/人 保险费;2元/人 松潘--------九寨沟 上午有车; 票价格28元/人 九通宾馆住宿 标间,三星,每间;100元/晚] 由于本人技术欠缺,现在还没下载到缩图软件,所以今天还不能上传PP.有TX有好下的地方,给个链接.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