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来到魏玛的歌德才只26岁,一个有法学博士头衔的畅销小说作者。一年前才出版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轰动了欧洲。1775年,歌德携至魏玛的行囊里,已经藏着浮士德的初稿、诗剧《普罗米修斯》和剧本《铁手骑士》。歌德当然不会知道,他将在这个小城里生活57年,最终成为德语文化的火炬,重写德国文学史。

魏玛小城内禁止大巴行驶,我们从停车场步行10分钟,到达歌德故居。 
建于1709年的歌德故居是一座米黄色三层楼房。直到1832年歌德去世,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50年。 
席勒故居在歌德故居北边,穿小巷步行只需五六分钟。1802年,席勒买下这幢三层小楼,和他的妻子夏洛特以及4个孩子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05年他去世。  魏玛的步行街 路旁两个俄罗斯小伙子正在卖力地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街头胡梅尔的雕像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Johann Nepomnk Hummel)1778年出生在波西米亚的普雷斯堡,1837年去世。 胡梅尔早期受教于莫扎特,少年时期跟从海顿学习,青年时期接承海顿的衣钵。胡梅尔在世时声誉甚至超过与他同时的贝多芬,因为他作为钢琴演奏家活动极频繁而且演出地域广阔,他的演出足迹几乎遍布欧洲。他的创作在当时也很流行,他从莫扎特那里继承来精致优美,欢乐的青春萌动经过精心修饰,很能代表维也纳古典乐派风格。胡梅尔的音乐曲调丰富,旋律和配器都表现出完美的技巧,音乐流畅,织体清楚。 波兰音乐家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部是钢琴曲,胡默尔的作品使他获益匪浅。 [此帖子已被 阿茨特列赫 在 2007-11-17 22:42:1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