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抛开过年的烦杂,象佛家说的那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过法,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今年比较特殊,往年被视为瑞雪的雪,放在今年就成灾了.武汉周围都被包围了,曾经因为雪准备放弃今年的出游,但最终还是以强大的意志战胜了这种畏难思想,最终在五天内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五省,历游江南园林/古镇.算是一次心身放松之旅了. 年三十值完夜班,初一去家里的老祖宗处拜了个年就回家睡大觉,准备初二的出行了. 行车地图//相机/水/食品等出行物品都已经在临行前准备就序了. 剩下的就是吹响冲锋号, 驾车出发了.原本还因为天气而犹豫的,想到五一长假的取消,再在等机会出游只能是十一了.如此之长的时间实在是等不了了.在最后几天才定决心春节还是要离家出走,去感觉孤独/体验漂泊,从而远离尘嚣,还心灵一片清静! 初二,武汉出发,走武黄转黄黄,过合肥南京,直奔苏州而去,第一天的行程也就是准备到苏州宿苏州了. 一路风尘/一路阳光,驾车近8个小时,我们到达苏州城,因为曾经到过苏州,知道苏州的繁华地带在观前街一带,所以也准备在靠近观前街附近找一处住宿地,以便于我们晚上出来溜达溜达.最终经过比较在庆元坊找到一家宾馆,120元/天,房间干净/热水空调/独卫/电视一应俱全.省去了奔波,我们直接就住下了.放下行李一行四大两小就开始在黄昏中逛苏州城了.雪后的苏州有点脏.但苏州的满街的美女满口的吴侬软语听着很甜.同行者中有一位好排队,凡见有人排队的都要去看个究竟,结果我们陪同她排队买苏州臭干子,买小糕点,最后找到得月楼,继续排队等位置. 这位同志抱着不吃一回得月楼不罢休的态度坐在等候区候着,还要跟人打探得月楼的名吃.唉~~~~`真是太强了! 顺理成章的肯定是吃成了得月楼,只是吃完后的感觉全是难受,没有一道合口味的菜,并且菜比较贵且份量较少.50元以内的菜就没什么,难怪在我们通向安排的位置的时候沿途看其它桌上的菜都是盘中见底,并且五六个人也点得少,估计都是跟我们的心理一样, 只是要在小小得月楼留下足印吧. 晚上的苏州华灯点缀,还是相当的漂亮的.虽然苏州闻名的不是夜景,但我们一路回酒店还是慢慢欣赏着街景,全当驾了一天车后的舒展运动了. 

   初三,早上睡到自然醒,虽然自然醒得有点早.但也不错了.优哉游哉的做完出发的准备工作就开路了.因为曾经到过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虎丘都曾涉足,所以这次就直奔声名远播的寒山寺而去. 看看能不能梦回唐朝,体验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怎样一种境界.到了寒山寺才知道自己的功课没做足,把寒山寺中的寒山当成地名了,而其实寒山寺是因寒山和尚而得名, 而寒山寺的钟声据传是可以消灾的, 虽然没有听到除夕夜里的108响钟声,但在逛寒山寺的时候不断的有钟声传来,我们也算是闻了这消灾的钟声了,08年应该是个好年头! 从寒山寺出来既往留园,过西园寺而不入,因为知道西园寺以罗汉为主,这个就与武汉的归元寺相差无几了.苏州城不大,景点集中,这真是给了我们大方便了.从寒山寺到留园估计驾车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留园在苏州园林中不算是声名显赫,但听导游说到它的最后一个主人是盛怀宣,还是有点兴趣了.盛怀宣乃晚清要人,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官商”,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传统官宦之家。盛家两代希望盛怀宣走一条科举之功名,高官厚禄的人生之路,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同他父亲所希冀的迥然不同。年轻时代的盛怀宣三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但科举失利后的他积极研究现实问题,并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干,成为晚清商海官场的双栖明星,他的人生之路,因为遗憾而不完美,也因为遗憾而完美。夕日的盛怀宣,就连李鸿章/张之洞也不敢等闲视之,他在晚清的洋务运动中一点都不输张之洞.张之洞办洋务求名大过求实,而盛怀宣则以他特殊的身份,求实过后才是求名,可见其真是一大智者.留园因他而让我想到了那段历史. 留园的布局在他的匠心独运之下也更美,真是移步换景,景景不同.而现在的留园据导游介绍仅仅只是当年盛家时代的一半了.为过去的东园,真正的留园应该是包含了西园的. 寒山寺与留园的游览算是一次与历史的擦肩. 


游完这两处,我们就辞别苏州赴西塘,途经木渎/周庄,因为要控制到达西塘的时间,所以顺带着把木渎/周庄也游了一遍.感叹名人的影响力确实是大,凤凰因沈丛文的《边城》而得名,而周庄因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而得名,虽形式各一,但算是殊途同归.木渎现代的痕迹太多/周庄商业氛围太浓,缺少了宁静,两处感觉都一般,不作缀述. 西塘,是这次出游的主要目的地.把它当作目的地也缘于对他的陌生与不了解,只是在介绍江南古镇的书籍里知道了这个地方,在网上查也就是了解它的食宿.经过比较选择了陈家老宅.下午5点半左右到达,景点售票点已经打烊了,我们省了几百块,当然这个主意是陈家老宅的宅主出的,告诉我们5点过后就可以免费入西塘了.能省我们自然要省,一路就算计着时间到西塘.天公作美,从初二出发一直是阳光普照,我们也顺利的进入西塘.陈家老宅的宅主一身中国红出现在我们面前,安排好房间发现没有热水,向宅主提出,结果宅主就一直忽悠我们,最终也没看到热水,出门在外加上困泛,简单洗洗就出去找吃的了.江浙一带的吃是此行最痛苦的事了. 我们到达西塘的时候暮色已经降临,民居外挂着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夜色笼罩下的西塘被红灯笼装点得有些凄迷.游人渐渐的少了.走在烟雨长廊,偶尔可以看见当地居民利用小小的民居改造成的小酒吧里传来的声音,西塘的夜生活开始了.我们带着孩子,晚上的温度在下降,九点左右我们就回到房间开始准备养精神了. 初四早晨,天蒙蒙亮我就醒了,脸口未洗就背着相机晃出去了,很想拍拍西塘宁静的早晨,入口的一处桥头,哈哈.已经有好多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候着太阳露脸了.可能这是个最佳的角度.不愿凑这热闹,一个人在西塘晃着,随拍了几张片子.也算是符合自己的心境了.早晨的西塘我喜欢,宁静! 从城市来到这里,为的就是追寻这种宁静. 近午时,我们已经逛遍了西塘,因为是携家出游,要去更深的体会西塘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游了.离开西塘驱车赴杭州,准确的说只能是路过杭州,在计划中是不在杭州停留的.只是因为时间关系,这天的中餐得在杭州解决,所以才决定在杭州小驻的.中餐解决得很顺利,出杭州的时候遇到麻烦了,杭州的路标指示完全无法与苏州比,苏州顺着路标指示很容易就能找到目的地,而杭州是路标能把你指得晕头转向,我们就属于晕头转向的一类,为了找绕城高速,就在从杭州钱塘江大桥下的六合塔转到萧山,又从萧山过钱塘江大桥回到六合塔,绕啊绕啊绕啊绕,就是绕不到众口说的留下,绕不到杭徽高速的入口.更可气的是GPS导航也出了问题.只能用嘴去问导航了.最后还是找警察叔叔问了个路才走上正道.从杭州上杭徽高速的出口取名也怪,叫什么”留下”,搞得我们真是准备留下了.  



踏上杭徽已经是下午5点了,杭州到黄山全程200公里出头,但因为沿路积雪,两股道就一股道能走,加上道路曲折,车速快不起来了,到了7点左右就是开夜车了.要命的是因为这条道是头一次走,到黄山/屯溪出口没下高速,再看路牌就是指到合肥的了.晕啊!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很快就呈现了.走了没几公里,一个大大大大大大的”西递 宏村”的牌子出现了.哈哈哈哈…….”阿弥陀佛,上帝保佑”啊.西递宏村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一高兴忘了出口是屯溪北还是屯溪西了.反正下了高速就是好事.下高速就一路顺畅的到宏村了.仍然住在宏达庭院,小院子还是06年去时的模样,老板憨厚热情依旧,庭院温馨依旧.用过餐又去呼呼大睡了. 初五照例早起,拍月沼拍南湖,感觉比06年十一好.静静的水中倒映出徽派建筑青砖灰墙,象一幅画.南湖水面倒映着民居/小桥和远处的雪山.令人心旷神怡.宏村就不多介绍了.这种世界文化遗产随便在百度里一搜,出来的肯定远比我写的要好.重点说说西递吧,因为06年到宏村,宏村附近的塔川/木雕楼/南屏/关麓都有到过,唯独西递没去,所以这次住宏村,去西递才是我的目的.西递的历史应该是优于宏村的,但西递的自然环境却不及宏村,宏村有水,整个小村中家家户户被水连着,西递在这方面略有欠缺.西递宏村的区别在于一个偏商,一个偏官,也就是说宏村多半是经商闯得一片天下,而西递先人做官的偏多,村口一耸立着的一个牌坊就能看出这小村夕日的风光了.西递因其曾为古驿站而得名,因为这种区别,在村落的建筑上也能给人明显的感觉,西递的院落气势远胜宏村,门开八字的也多于宏村.砖雕/石雕/木雕的精美两村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宏村汪姓居多,而西递则以胡姓为主,据传西递的胡姓子孙传自唐太宗李世民,因战乱而改姓胡,在西递的祠堂里供奉的祖先牌位,胡姓尚在李姓之前.原因就是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并且自我约定李改胡姓不能因世事变化而再改姓李了.西递村中的两个祠堂分别是李姓与胡姓祠堂,胡姓祠堂的规模远远大于李姓,中国的传统在这远远的小村庄里也一览无疑.这些故事不管是真是假,都赋予了西递一种传奇.一种文化.吸引了我们这些人的向往. 结束安徽最后一站的游玩,初六踏上返程,春节就在古镇与古村落中穿行中结束了.08春节游成了记忆中的符号了.在路上留下的足迹会越来越多.下半生看来要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指导思想支配了.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在西塘/在宏村,哪里都能听到武汉人的声音,他乡遇知音的感觉很好.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