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山故事3:祝融观星 祝融观星鉄铸像位于磨山西二峰,也就是我们纵山的第二个山头。 祝融观星的故事最为神奇。祝融是楚国的始祖,据1988发掘的荆门包山大冢2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记载,楚人祭祀的祖先是祝融。 祝融根据火星出现的时辰和方位来判定春分的日期,因而被称为“火正”。祝融作为“火正”官,其职责有三:(1)观象授时,(2)点火烧荒,(3)守燎祭天。每日天快黑时,祝融就要观察和记录天象,以确定准确的春分日期。他是传说中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数学家;上古时期农业实行斧耕火种。“斧耕”即伐木;“火种”即烧荒。相当于后世的刀耕火种。人们把烧荒当作丰收的前奏,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春分那天,祝融把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到了秋季,还要举行“内火”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以备来年;祝融还负责守燎祭天。所谓燎祭,就是用牲畜的烤肉祭天。 祝融掌管着火,他生为火正,死为火神,为楚国农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祝融观星塑像的上半部:祝融面向东方,双目远瞻,左手向上持“斗柄”,右手持商代甲骨文板,上书:“东方曰析;南方曰粦”,意思是“东方的太阳慢慢升起来,南方的月亮慢慢落下去”。 祝融观星塑像的下半部:祝融脚踏日月,脚下生出熊熊火焰,表达祝融执掌观象授时职责。双腿下蹲,体现了楚国以“蹲蹲步”为美的情趣。 祝融的背面与头髻巧妙地构成一只展翅高翔的大凤,凤怒目鼓腹,与腹部下的且字形飘带组成一幅对男性生殖器夸张崇拜的图案,展示了火神旺盛的生命力! 祝融观星鉄铸像高5.5米,重6.5吨。下方基座高1.5米,基座下为9级圆形台阶,象征九重天。平台周围有28个石墩,分为东、南、西、北各7个,寓意28星宿。 祝融观星正面: 
祝融观星反面: 
( 注:《史记 楚世家》 载:“重黎为帝喾(KU)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第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重黎为帝喾的火正,因能光融天下,所以号为祝融。) [此帖子已被 金佛手 在 2009-9-5 14:56:0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