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日的游记写完了,其实第三天是我最神往的,因为可以去到国王十字,亲眼体验哈利波特同学上火车的地方,是我这个标准哈迷心之所往,梦寐以求的愿望。
国王十字车站 – 泰特艺术馆 –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 维多利亚火车站 如果说前两天在国家肖像馆遇到罗琳的画像是个惊喜,去国王十字就是早有安排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是踏上霍格沃茨列车,走进魔法世界的通道。一大早,我就坐地铁来到国王十字车站,车站的设计很古老,圆拱形的大棚,站台上悬挂着古旧钟表,其他火车站早已用电子计时器了,这里还有传统的钟。墙壁的色彩也是旧旧的灰色,站台上停着一列火车,微微冒着白烟。我从门口就开始张望,最外边的居然是数字较小的站台,那九号站台一定在车站很里面的位置了。等走到八号,才发现九号原来很隆重啊,为了纪念哈利波特,居然专门辟出了一面墙壁,上面挂上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牌子。我刚到的时候,前面有两个金发的游客也在拍照,看来哈迷真是不分国界。 国王十字是伦敦交通的枢纽,去往英国各地的远途火车都是在这里发车。如果你要去牛津剑桥,甚至更远的约克苏格兰,这里就是伦敦最主要的火车站了。 国王车站旁边,有另一个叫St Pancras 的车站,这个车站的建筑风格有些东欧的感觉,红棕色的砖,与克林姆林宫一个色彩。这是英国国际列车的始发站,连接英法的“欧洲之星”火车就是从这里出发,再穿过英法海底隧道进入法国。车站里立着一尊高大的雕塑,是一男一女依依惜别的场景,男的穿着军服,我想到了电影《魂断蓝桥》,战争,也许战争时期,千千万万的士兵正是这样和亲人告别踏上征途,英国曾经参加了一战和二战,伦敦也曾饱受战争侵袭,看到眼前的和平和繁荣,战争好象是很久远的事情。但看到眼前的雕塑,才感觉到伦敦曾是战时的城市。 离开国王十字,我又去了泰晤士河边的泰特艺术馆,这里是泰特展示传统艺术精品的地方,在这里看到了很多油画作品,庚斯博罗的风景画,在红色的背景墙衬托下,很有立体感。这里还有许多英国人物,包括国王和显贵的画像,看到那个时代的人衣着,配饰,即便是一些历史上遭遇颇为可怜的国王,如詹姆斯五世,在画像上都是很华丽的。泰特里面一样不让拍照,我只偷拍到一两张,给大家展示一下,质量很一般,大家见谅。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就可以拍摄了,这个博物馆是英女王维多利亚一世和她最亲爱的丈夫合办的,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收藏。我个人感觉,V&A是英国当代博物馆里比较时尚的一个,也是最擅长将馆藏民间化的一所博物馆。这里除了传统的雕塑,东方文化作品(中国日本各有一个很大的厅展出),宫廷文化展品,还有不少服装,铁艺,配饰和餐具。所以它的商店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喜欢这里独具特色的根据展品制作出的工艺品或小商品。我在这里买了一对耳环,只觉得可爱,也给大家秀秀。 V&A里有一个玻璃绘画厅,里面展览的全是教堂的玻璃画。除了宗教故事的成份外,看这些彩色玻璃作品的色彩和造型也是一种享受。这里还有纪录片,介绍玻璃画的复杂的制作工艺,复杂程度不亚于我们的国宝景泰蓝。两者有共通之处,一是都有金属边框形成构图,二是都要经过高温的考验,三是色彩都很华丽。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是如何地恩爱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知道阿尔伯特去世后,女王曾经数年意志消沉。我能联想到一大串中国历史上用情甚深的皇帝,但那些人物都没有给我们后人留下文化的遗产,而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做到了。只凭这一座收藏甚丰的博物馆,而且他们的名字可以一直联在一起的,这也算是他们感情的见证了。 当天走完这几处,我已经两腿发软,只想放倒,回到小酒店,我收拾停当,坐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了一下。小酒店虽然不大,但很温暖,所需物品一应俱全,招待员印度小哥也很友好,走之前,伸出大手和我握手,欢迎我再度光临。也许吧,这家酒店最好之处就是交通方便,离地铁站和火车站都很近。酒店员工也很诚实,有一天我把现金放在酒店,回来后也看到分文不少,这在国内的星级酒店都不能保证。 晚上到维多利亚火车站坐火车去朋友家。这个火车站是去往近途的始发站。有意思的是火车停的站台只有火车进站时才能决定,所以大家都排队站在电子显示屏前等着,一出现某个车停在某站台的消息,立刻一大群人朝着一个方向离开,迅速后面的人会补上人群中的空档,然后仍旧是一个姿势,举头望明月状。挺有意思的。 结束了伦敦的三天自助行,换来自在和充实的心情,有一种美好愿望得偿的满足感。伦敦不愧是文化和艺术的都市,现代与古典并存,而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这里节奏挺快,但也不失安静之所,是一个美丽而有内涵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