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青海湖的美丽,这愿望今年终于实现了,我和朋友外加一个3岁多漂亮的小女孩一行5人7月16日上了去青海的飞机,途径西安,晚上10点30分到达西宁机场,落地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凉爽哟,无风、无躁还无虫,那种静静凉里夹着一丝寒意,让我们这些从火炉武汉来的人立刻对有了这座城市有了好感。西宁的支处长安排好了车还亲自来机场迎接,更让我们感到了亲切,去西宁市中心的路上,支处长介绍了这座城市并告诉我们:“由于夏季是西宁最好的季节,这里也被称为美丽的夏都,因此安排你们住在夏都宾馆。”

支处长是随父母支边去了青海,他一米七八的个头,皮肤坳黑,小小的眼睛闪烁着智慧,他既有大西北人的朴实和厚道又有江南人的细腻与幽默,加上他长年做人事工作非常具有亲和力,他为我们此次行程作了很好的安排。到了宾馆后,大家放下行李又赶紧驱车前往西宁的口福小吃街品尝当地的美味: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我们要了两碗尕面片,两斤烤羊肉外加一碗抓饭,真是太疯狂了,象是饿牢里放出来的,加上西宁人的实惠,真的是撑破了肚皮,回到宾馆已是晚上一点钟了,也许是羊肉吃多了烧心,也许是有点高原反应我一晚都没睡着。
这是宾馆边的街景
第二天,也是在青海最家一惬意的一天,早餐后,车已到宾馆门前等候,我们踏上了去青海湖的路,都说吉人自有天象,我们就是吉人,来之前还在下雨的,今天却格外的晴朗,天是那么的蓝,几丝白云镶嵌在上面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好喜欢,可不能长时间观看,因为这里的紫外线超强,必须带上墨镜才行。开车的师傅姓隆,他主动为我们当起导游。
 路上的景致让我们兴奋不已,这里的农民有如此高的艺术鉴赏力,把田种的象画一样,色彩斑斓,艳丽无比,是什么流派就自己去猜了,总之你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天然公园,步步是景,让我顾不遐接,很快到了日月山,这日月山唐代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帝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甩下赤岭。宝镜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而公主的泪水则汇成了滔滔的倒淌河。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就把赤岭改名日月山。   看完日月山又向青海湖进发,在辞典里似乎找不到词语来形容青海湖的美丽了,我是这么认为的,看过许多美丽的湖泊,可象这样如此湛蓝的湖水还是第一次见到,说她是颗华丽的蓝宝石一点不为过,也可以是一面蓝色的宝镜。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平均水深近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苍翠拥绕,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万顷,水天一色,雪山倒映。夏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 。那色泽层次的鲜明胜过任何一副大师的油画。整个景区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真是人间仙境呀。(湖边近景)  你能数出有几种颜色吗?  怎一个美字了得,肚子饿了都被忘记了,还是隆师傅提醒,他帮我们在湖边定了当地的高原特色美味。这才想起该进餐了。  这里的菜比较贵,我们吃了200多元。吃饱后,在怎么舍不得还是要离开,回去的路上大家仍不停的见景停车,拍照,游玩。隆师傅也特理解我们,他很耐烦,大概是看我们如此热爱这片土地高兴的吧。
 回到西宁已经很晚了,可支处长还等着我们,带我们去餐厅吃了高原特有的黄蘑菇等菜,这一天好累,但好值,好爽。晚上我睡的好香。
 
第三天,也就是7月18日,天依旧是那么蓝,我们还是同样的时间起床,早餐。只是带车的师傅又换了个年轻人,他是部队转业到青海的,很帅也很有活力。今天的目的地是贵德县,她是以“天下黄河贵德清”而闻名遐迩的,我们也是慕名而去的。去贵德的路上景色宜人,精彩分层而且各有特色。 海拔3000米以下是绚丽多彩的油菜花和青稞编织的大田园风光。打补丁式的种植方式让青稞长的热闹非凡,油菜花艳丽无比。外加蓝天白云的衬托,恰似一幅如诗的画卷进入我们的眼帘。   海拔3000米以上的景致就更加别具一格了,满山遍野的牦牛和羊群,它们和我们在平原上看到的牛羊不一样,它们如同角斗士一样勇敢,不惧寒冷,越是山顶越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数量之多是你想象不到的,这壮观场面让人不禁联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动人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并随着歌声的幻觉去寻找那牧羊人。“怎没看见牧羊人呢?”“你猜呢”“原来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那些昔日的翻身农奴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由徒步放牧发展成摩托车放牧,更有富裕的藏牧民开着越野车放牧。他们赚了许多钱,但不怎么消费,而是把他那去供奉到寺庙里的佛主,以表虔诚之心,”带车的师傅如是说。如此人生信仰的藏民让我敬佩。   很快车子开到了垃鸡山山顶,这里海拔3820米,我居然没有任何高原反应,自豪感油然而升。我高兴的大声说道:“我不惧怕高原了,明年可以进西藏了,”大家也开心的叫着“支持”  下山不久,更奇特的景观出现了,是阿什贡峡的丹霞地貌,这里距省会西宁市约70公里、距贵德县城40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他形成于1亿2千万年前,峡谷地处黄河北岸,两侧山峦夹峙,高耸入云,红的火红,青的靛青。山崖经亿万年的风沙侵蚀,形状各异,有的似老人久经风霜的面孔,还有多种动物造型,各种形状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惟妙惟肖、耐人寻味。很象新疆的魔鬼城。  在走下去到了贵德玉皇阁,她是明清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终于到了黄河,这里碧水清清,真叫人不敢相信这就是黄河,是上苍赐予人类的绝美景致。不过你千万不可以玩水,高海拔让他冷的刺骨,冒着冻伤的危险,我检了一些小石子带回家,准备放进渔缸里,让我记住这里贵德,记住黄河。   随后我们把高原特色如“狗浇尿、苦菜、鹿角菜、以及羊血肠。你看了小美女的PP就知道味道如何了.这里的菜很便宜,一大桌才170元。  行程还未结束,奇石园你一定要去,那里的故事也一定要听。特别是这位开奇石园老板的故事,你会从中受益的哦。 [img]
在回西宁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由10辆车组成的自驾游车队,好想向在路上的驴友们致敬,愿他们走的更好更远!  
  [此帖子已被 nannanhao 在 2008-8-9 17:38:1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