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我们一行7人直奔新乡,次日凌晨3点多到达目的地——新乡。我们在火车上就联系好了火车站到郭亮的车子,由于修路,司机不熟悉新路,6点多才抵达郭亮。稍微在车上眯了一下就开始爬山,路不是很陡,爬起来不累。大概7点多钟开始爬天梯,8点左右完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险,但是爬完后很有成就感。在兴奋劲还没过去的时候,发生了点小插曲,在此就不详说了,留着大家各自回忆吧`~ 连着天梯的是一段顺山而下的水泥路,途经炮台,碰到了武汉的另一行人。稍作停留,互相寒暄,拍照留念后,我们赶往郭亮村。水泥路的尽头是几个分路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中的几个人忍不住下去观摩了一下下。考虑到旅社离这不远,大家的衣服被汗湿,遂决定先去作适量调整,过后再来继续欣赏美景。我们运气很好,休息时刚好错开据说是几年一遇的大雨.! 调整之后,穿着旅馆的拖鞋伴着霏霏小雨就开始登山了。山上的景点都在一个圈上,基本不用走回头路。 我们的线路大致应该好像是喊泉→瑶池→好汉梯→红龙洞→白龙洞→珍珠泉 还在到喊泉的石梯上,就听到很多人在胡喊海喊,当然,我们到达后也是如斯。据说此泉是龙王应七仙女洗浴之需,拔须落地遂成今日所见之景。 一通乱喊之后,我们前往瑶池,池中水草甚多,和喊泉相比,稍有逊色。留了几张pp,没做太多停留便延石梯返回。石梯下就是好汉梯,分为两节,共进200石阶,呈45度角,爬起来有点气喘。 顺着石路走便可以看到红龙洞,但是很遗憾,进去的路被拦了。继续走就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往上分别是白龙洞和珍珠泉,往下既是回去的路。我们只在外面略观了一下白龙洞。洞口出有一牌子,说我们所处的位置海拔1700多米,晓阳高兴的直哆嗦,还让我给她照了张pp。 从岔路口到珍珠泉有一段阶梯,貌似100多节。由于上来时有人说这泉水很甘甜,遂用空瓶子装了一瓶,泉水异常的冰,冲了几秒钟,手就受不了了。每人尝了一口,和矿泉水的味道差不多,王老提议带回去烧开泡茶,未遂。 第一天的行程大致如此,回去后吃完肥儿妈买的枣子,出发前定的菜就开始上了。那的菜不是很好吃,麻婆豆腐竟然是甜的.,兔肉也没吃多少.!饭毕,大家围坐着聊天,对面就是山,很惬意,气温很低,我先躲进屋看电视了。 第一天就这样很舒服的过去了。   第二天,小雨。吃过早饭,穿着刚从旅馆买过来的拖鞋,开始了今天的行程。加上之前的大雨,是我们走的泥巴路更加泥泞,还好只是一段路这样,大部分都是石子路或水泥路。山间起了很浓的雾,只怪自己词穷,无法形容当时的美景。在路上,可以看到我们昨天走过的绝壁长廊,果真嵌在绝壁上,忍不住惊叹村民的勇敢、坚毅……顺山而下,到了南坪,每人吃了一碗手擀面,买了件雨衣,看了会儿比赛。沿着村民所指的方向,到了黑龙潭和白龙潭,其大气之势难以言喻。往上走一会儿,部分路是人工修的铁梯,底下是悬空的,诧异恐高的人是怎么过的。嘿嘿`~山美水美,看着很舒服,爬着就不觉得枯燥、累了。很快就到了丹分沟,天也突然晴朗起来,阳光很耀眼。找了个农家住下,女主人很朴实,对我们的要求都是呵呵一笑。由于前一天的热水不够,有人用冷水洗的澡,便让女主人煮了老红糖姜汤,很大一锅,还没要钱。晚饭的青菜是我们亲自到菜地摘的,长的煞是可人。摘菜的时候她还要我们尝一种城里很少见的黄瓜,听说不要钱,便跟所有人都摘了一根。呵呵·~晚饭还有只鸡,味道应该比前晚的兔子好吃,连汤都没剩.!本打算,晚饭过后出去散步,奈何气温太低,遂罢。洗完澡,聚在一起,怕冷的躲在被子里,共商明天的线路抑或说起以前“在路上”的趣事,时间过得很快。大概10点左右,各自回房。 第三天,大部分时间是晴。早饭是野韭菜鸡蛋陷的饺子和烙饼。共烙了37张饼子,其中的两张是老板娘送的,我们计划把这当中午的干粮。 据昨晚住宿家的女儿说,登+下王莽岭要一整天的时间,我们盘算着上去后立刻赶下山。石阶很陡,2700多节,有点难消受`~还好,我们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登顶了。照了一些一脚踏两省和一些合照的片片后,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原路返回。下山时有点飘雨,不大,便找了块地吃饼,雨立马变大。差不多饱了之后,分批赶下山。山下有个超市,我们在那聚合,考虑到今天强度过得,便决定包车去南坪。很奇怪的是,我们一下车就下起了雨,刮起了风。本计划坐班车去林州再转车去大峡谷,但费用差不多且班车时间众口不定,便继续包车,还价换到300,很划得来。4个小时车程,我们估计司机初次去哪,不清楚路,呵呵~ 林州的山美,但看过郭亮的山后,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来,那有个冰冰背,夏天结冰,冬天冒热气,很想去,可惜天晚,路远时间不够,便罢了,有点小遗憾。晚上搬着小板凳在农家院门口听2叔叔以德胡人,来了一个很有个性的老爷爷,和他对唱起来。哈哈.,这个农家的床有点湿,枕头有霉味。还是将就的睡着了。 第四天,晴。吃完早饭,我们悠闲地走去小镇,人很少,很安静。等车期间,踩山的踩山,扫街的扫街,泡水的泡水,相约11点集合。在集合的路上,遇到一面包,答应160送我们去安阳火车站,也很划得来,比班车没多多少。 后来分批回武汉,我们买的站票,上车没多久就有个人给我们让位置,自己却站到了郑州,很感激。到了郑州,下了很多人,我们三个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一会,无雨。玩笑道,他们回来不用跟我们发短信了,只要下雨就知道他们也到了,果不其然。哈哈., 行程结束。 [此帖子已被 黄培 在 2008-8-19 10:47: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黄培 在 2008-8-20 11:26:4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黄培 在 2008-8-20 12:14:1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