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生命之光!

龟壳、竹简、岩石--- 长卧几千年,立足天地间,我触摸到一缕生命的气息,从山顶洞穴走了出来,不断地通过狩猎与劳作,直立起前身,进化了大脑,并用铁器工具打造了新的生存方式,与此同时,一种以抽象线条为特点的,文字符号也悄然地诞生了。象形、会意、借代,是文字最早的胚胎,而不断地运用和改进,完善了方块汉字的造型和表义,这不仅在书法上有大量的艺术风格,而且在组词造句上还有丰富的表达内涵。 从遥远的字迹中,我看到各种祭祀活动,在烟雾弥漫中展开,巫师穿着怪异的装束,举着写有字符的横条咒语,口中念念有词,带领一群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众生,在虔诚地跪拜着,向上苍祈福和求雨,他们显然不可知自然之奥秘,而迷信鬼怪神灵的超然力量,于是,跃然纸上,是一幅幅充满神话般的万物景象,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随着财富的原始积累,国的产生,君臣之道,民众之心,以及战争之要,一些思想家进入了广泛地思考和探索,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著作,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孙子的《孙子兵法》,他们积大成于一体,有无数的后来人,承袭他们的衣钵,弘扬中华民族这些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囊括科技成就,造福天下生灵,在漫长的文字长廊里,还有尤为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汇集广大民众的聪明才智,不断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宝贵知识,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大纲》,这些文字如日月乾坤,光芒四射,照耀神州大地物宝天华,人才辈出,孕育了如此辉煌的四大发明。 最具魅力的文字,恐怕还是在文学领域,有的以诗词的形式,仅仅几十个字,包罗万象,抒情言志;有的以政论文形式,谈古论今,独出己见;有的以小说形式,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赋予了一切文字艺术上的生命力。 伴随劳动的节拍声,我看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群挽着高高发结的英俊青年,用古老的求爱方式,向贤淑的女子表达爱慕之情,还仿佛看到,照亮他们新婚之夜的烛光,那不灭的火种,被他们子孙一个个高高擎起,不断地完成人类生命的进化过程。 透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看到了:还我河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留得丹心照汗青。在刀与火中铸就的英魂,举着忠义的大旗壮烈之行,他们是“中国红”最原始的意义,是炎黄子孙敬奉的“龙”的化身,是历经磨难的大地,沧海横流,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的“万里长城”。 有一种意志,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力拔山兮气盖世。 有一种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安能摧眉拆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一种勉励,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躁则妄,惰则废。 有一种感叹,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还有更多的文字里,滋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被人们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除妖斩魔,被作者以神来之笔,给予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个性鲜明的形象塑造:唐僧的心善顽劣,孙悟空的顽皮机智,猪八戒的贪吃好色,沙和尚的忠厚愚鲁。尤其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物形象,千年来深受民众最大程度上的喜爱,无须说,这衍生了一种传统的审美取向。 我们虔诚的佛心里,最大具象化的感知神灵,莫过于观世音菩萨,女儿身,坐在莲花宝典上,一脸大慈大悲的模样,救人于水火,拯灵魂于苦难。 我们敬奉的神像关云长,一把月牙刀在手,不怒而威,气宇轩昂,马上就会想到“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以及《三国演义》中的众多英雄豪杰。 我们为义气而折服,肝胆相照,舍生忘死,不会忘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他们个个武功盖世,性格迥然,都有不同凡响的传奇故事,如 “智取生辰纲”,“林冲落草”,“武松打虎”,“李逵背母”。 我们举目望月,观江思潮,借花传情,无不在心里充盈一片圣洁,想到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黛玉葬花”,他们已赚取了无数人的怜悯和伤痛,还会不断延续,一些匆匆过客的缕缕情怀------ 文字,蕴含的这些美,又何止只有这多呢? 当今,文字的社会功能更加庞大,各行各业都被细化,有不可取代的专业符号,许多文字经过艺术上的处理,已经被更生动的形式所包装,有的在音乐的旋律中被呵护,有的在银幕上以人物的声形外貌加以点化,还有的在广告中用于商业利益一字千金,更多的在无纸化的电脑上,通过键盘的不断敲击,在网络上享受一次次冲浪。 星光可淡,岁月可移,文字凝固一瞬间,却悠悠流长不可替代。我内心有过多次读白:坐在电脑旁,让心静下来,一切交给文字来舞蹈,捕捉灵感,抒发情怀,完成生命最美的跳跃。如果说,有一道光,照亮了舞姿,哦,那是追求精神个体的我,还在用文字延续着生命。 2008-10-22
此文为我近日到北京刚结识的武汉朋友指间上的旋律所写,与大家同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