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见了? 从朋友店里抓来这张CD,回家转成APE格式,我以为何训田已经掉进了宗教的坑里,成为佛教音乐大师,起先我也把这张专辑当成了佛曲,听了之后,才发觉不然,他还是忘不了西藏音乐。 中间,有一首歌曲,由男声、女声、混声,反复吟唱,深情、激昂、忧伤,那应该是这张专辑的眼,暗藏着泪与怀念。 因为是藏语为主,中间又夹杂着汉语,始终听不清唱着什么,只有一句话听清了:怎么不见了?至于什么不少了,也只能暗自猜测:可能是钱包,也可能是砖头。 歌曲中还反复出现的一句,是佛号“弘嘛呢呗呗弘”,想想以藏人的宗教情怀,钱包或是砖头不见了,都不会太在意,而歌声中传达的,却是柔肠寸断的无比痛惜。 想必是情伤吧? 几日后,上网搜了下相关资料,找到这首“神香”的歌词,才发觉果然是予爱情于信仰之中: 神香 《喜玛拉雅王子》主题曲 歌手:萨顶顶 林廓的人啊人山人海 弘嘛呢呗呗弘 可我的人儿啊怎么不见了 怎么不见了 弘嘛呢呗呗弘 玛旁雍措啊波光粼粼 弘嘛呢呗呗弘 是不是那丢失的人 为我点起的圣灯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 林廓的人啊人来人往 弘嘛呢呗呗弘 可我的人儿啊怎么不见了 怎么不见了 弘嘛呢呗呗弘 冈仁波钦啊云雾茫茫 弘嘛呢呗呗弘 是不是那丢失的人 为我燃起的神香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 弘嘛呢呗呗弘 弘嘛呢呗呗弘 ………… 其中歌曲中提到的几个名词,“林廓”相当于我们的公园,大意是逛公园时,人山人海,才发觉自己形影孤单,前段日子,亲密的人,互相或是单方面掐成了猪头,现在才明白:那猪头其实还是蛮好的,于是,悔意弥漫而生。 不管藏族的,还是汉族的,其实最初的感情,差别不大,都是最初只见对方的好,待到发现对方的不好之处时,就开始矛盾丛生,不一小心,就成为陌路人。 现代的快餐生活,许多爱恋,就此打住;其实在我眼中,这是属于典型的有爱无情,歌曲中所唱到的,则是爱的沉淀与升华,走到这一步,才是完整的爱情。 玛旁雍措,在西藏有“圣湖”之称;冈仁波钦,则是神山中的神山,耆那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中世界的中心。 歌中,爱情升华为宗教情怀,无论玛旁雍措还是冈仁波钦,写满的,都是对爱情的追怀…… 玛旁雍措与冈仁波钦,远在阿里地区,如果自己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尚未去看望玛旁雍措与冈仁波钦。 当行走成为一种从容,旅行便与品茶相似,远离了喧闹与激动,只是面对纯净的天空、纯净的雪山、纯净的湖水,敞开心怀而已。 直至08年,才学会了背上旅行茶具上路,那一次,第四次去云南,去腾冲转了一圈,便回到春暖花开的大理古城,每天,坐在露台上,对着覆满皑皑白雪的苍山,泡茶读书,很满足的时光…… 以至于,几年没见的长住丽江的朋友,电话喊我过去,都被我回绝了:我就觉得呆在大理挺好的。 01年第一次走川藏,成了一场跑路,一路的风景,都是一掠而过,回来后,后悔不已;待到06年再度走上了川藏线,走到动心处,便停下呆上一两日,第一处是然乌小镇,深夜才赶到目的地,第二天清晨醒来,推开窗,顿时便呆在当地:窗外一层薄雾,铺满了大片的青稞田,远处雪山在晨雾中隐隐约约…… 第二天白天,闲逛到镇外的然乌湖,发觉湖边波光粼粼的湖边,座落着一家旅馆,于是决定搬到湖边,黄昏时,坐在湖边的椅子上,看着雪山、湖水,打斗地主,唉,也忒没情趣了些! 走到波密,当年只是匆匆一瞥,便爱上了这座被雪山环绕的小城,在波密河边住了两天,每天晚上,三个人拎着啤酒、零食,跑上旅馆天台,喝酒、听河水、看星星、雪山。 再往下走,要么天气不好,要么没寻好住处,记忆淡了许多…… 当年,若是把啤酒换成红酒,再加上茶,我想,记忆会更深刻一些的! 现在,我设计的旅行的最高境界,不过是坐在湖边,看着雪山泡茶、饮茶,情深处,便饮上一杯红酒,实现这些,代价便不高,一只装红酒的水壶,一套旅行茶具,几包茶叶罢了。 如果可能,坐在玛旁雍措与冈仁波钦边,泡一杯茶,摆一杯酒,人生再无憾事…… 至爱,我想,我必定,比你先一步,去到天堂;在那儿,我,为你,燃一盏灯,为你祝福,为你引路,有一天,我们,终相聚,于天堂…… 回到美学意境,藏族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率真;汉文化中,关于感情的描述,一是“此情可待成追亿,只是当时已惘然”,另一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一番柔情百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