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萨诺瓦之《O sole mio》 熟悉这旋律的朋友一听就知道这歌是《我的太阳》的翻唱版本,其实,这歌已经被无数的美声唱法歌手传唱了很多回。 《我的太阳》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名歌,像《我的太阳》这样在全世界广为流行的民歌还真是少有,意大利著名歌唱家斯泰方诺、帕瓦罗蒂和卡鲁索演唱过这首歌后,它马上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风行的民歌。这歌刚开始的时候并不为人知,直到有一天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它在最关键的时候为意大利人挽回了面子,挽回了国家的尊严,这首歌才得以广为流传。 这事情要从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说起。 1944年本来应该在伦敦举行的第十三届奥运会因为二战被迫停办,到了1948年二战结束,因为仅仅只有伦敦申请举办,所以奥委会决定继续在伦敦举行,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该届奥运会因为德国和日本发动了二战,被取消参加的资格,只剩下当年的轴心国意大利参加。 奥运会的开幕仪式大家都很熟知,可就在播放意大利国歌的时候,整个开幕式现场全场嘘声四起,打到纳粹打到法西斯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流畅的仪式停滞了下来。就在这个时候有位灵机一动的工作人员顺手就放起了那不勒斯名歌《我的太阳》,希望用这首意大利名歌来代替当年的意大利国歌。这个时候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欣赏着这来自天籁的歌声,一时间忘记了仇恨,忘记了战争,等这首歌放完的时候,全场欢声雷动。 一首歌给人们心灵所带来的震撼在《我的太阳》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从那以后,《我的太阳》广为流传,翻唱无数。不知道这首歌的人就像武汉人不知道热干面一样。 顺便说一下,不知道那年的意大利是不是托了这首歌的福,混了个8金12银9铜,排名世界第五。 意大利人的歌肯定还是意大利人唱得最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帕瓦罗蒂了。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他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 很多年了,听过无数的《我的太阳》,我依然觉得还是帕瓦罗蒂把这首歌诠释得最好。 好了,话题扯远了。这帖子开篇的题目是巴莎诺瓦,而且我链接的也不是帕瓦罗蒂的歌,大家肯定会觉得奇怪。没关系,容我娓娓道来。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来自巴西的日本裔歌手小野丽莎,这是她诠释的《我的太阳》。 巴萨诺瓦(Bossa Nova),在巴西官方语言葡萄牙语里指“崭新形态”(New Style),它作为一种音乐诞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58年。Bossa是一种拉丁双人舞节奏,Nova则是新的意思。结合起來,Bossa Nova就是一种融合了传统巴西森巴(samba)节奏与啼乐(choro)的一種"新派音乐"。正统的Bossa Nova的起源是南美洲巴西土生土长的音乐,流传到北美洲之后广为爵士乐坛所喜爱,由美国爵士乐手大力推广。也因此人们形成了Bossa Nova是拉丁爵士的一种的這个印象,不过,已经是后來的事情了。 生于巴西圣保罗的小野丽莎是乐坛“首席Bossa Nova 女王”。她不仅将Bossa Nova这种融合桑巴与爵士的巴西新音乐演绎得如梦如幻,更借由她那与生俱来的好嗓音和音乐天分浑然天成地融合了美、日、巴西三国的音乐特色,开创出舒适怡人、无拘无束的“小野丽莎”曲风。她的歌听起来轻松柔和,慵懒甜美,浪漫性感。 可以这样说,相同的歌在不同歌手演绎下会有大为不同的风格。 在帕瓦罗蒂那里我们听到的是那不勒斯,听到的是广袤的亚平宁半岛和一望无际的伯罗奔尼撒平原。 而在小野丽莎这里我们更多听到的是轻松柔和,慵懒甜美,浪漫性感。 大家可以闭眼试想一下,此刻你正置身在热带的某个小岛,在椰林下,在一个简陋而又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小酒吧里,一杯红酒,旁边是你最心爱的人,这种轻松柔和,这种慵懒甜美,这种浪漫性感也许就在你们的周围无边的蔓延。 也许这就是我送这首歌给大家的初衷吧,希望大家喜欢。 另:这首歌的链接是我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快的链接,不是很完整,希望朋友们能帮我找一个最完整的链接贴上来,好歌大家共赏。 可以给大家一个网址去欣赏,没办法,这歌太老了。呵呵 http://www.noblemusic.com.tw/.../NB-610-1.mp3 不完整的也许是最完整的,谁又知道呢?……. [此帖子已被 十三郎 在 2009-5-7 13:22:3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