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大家在我的文中,理解我的感情;在我的图中,欣赏我的所见。文与图,若割裂来看,本帖一钱不值。一个贴的品质,需要你来慢慢研读。 我想做的,就是给各位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美丽的经验。  一个人的单车-遇龙河谷瞬间的记忆 又到了桂林,又想起了阳朔,对于她的重复性造访,源于我对她认识的程度还很肤浅。一个很肤浅的认识,对不住这样的媚娘,特别是到了桂林公干而又可以偷闲2日的我,不去怎么说都对不起她。 说是2日,其实就是一个下午加第二日白天。闪念间,在群里咨询了嘉宝MM,决定选择时间上来得及的遇龙河单车行(漓江最大支流,在阳朔汇入漓江)。嘉宝一再告诫我,路很难骑,好自为之。其实,她不知晓我的车技,对于我这样的穷人,只有单车才是我可以驾轻就熟并且可以玩弄技巧的所在。我不会像她那样从田埂上掉进沟里,当然,我也不会跟她一样傻乎乎的去骑一辆城市轻便车。   当日下午,桂林中心客运站出发,80分钟后到达阳朔,已经快5点。从还算熟悉的西街上走过,边走边找寻旅馆,比较多,但都觉得差点什么。径直走到漓江边的码头,上次曾经站立的堤岸,已经被淹没,我舒心的站过去,重温了昔日的情怀。岸边那棵榕树还是上次那个样子,可我好像变的比他沧桑了许多。   从码头上去,猛然看见一个叫莲峰旅馆的。进店打探,标间陈设一般,但是行至露台,我立马决定住下。旅馆的右侧就是幽绿的碧莲峰,露台则直直的对着漓江,上面摆着一盆盆花儿。论景致,论风水,都没有不住的理由。放下行包,直接躺在露台上,脚丫子搁在栏杆上,望着江水,什么都在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夜间,到西街转了转,看满街的非常养眼的男女洋人。其实,西街的精髓并不在正街的店铺,而在旁边侧街或与西街平行小街上大大小小的极富特色的酒吧、咖啡馆、披萨店、饭馆和客栈。 一个人闲转,有人问:先生,要住店不?我不作声,看着他。果然他又说:有美女的。我笑了,对他说:你看我像嫖客不?找了租车的店子,约好明日来取车。    一夜无事,第二日一早,退了房。径自去拿车,是辆八成新的山地车,轮胎沟痕很深,一看就是没用多久的!抓地性牢,摩擦力强,自重大,不会轻易跟嘉宝MM一样滚到沟里。 此时是端午的前一天,阳朔的人不算多,天也不阴不晴,没有阳光,气温不高,偶有微风拂面,是个徒步和骑车的好日子。我按图索迹,计划今日骑行阳朔西街-蟠桃路-十里画廊-工农桥(进入河谷)-水厄底-朝阳码头-兴隆寨-旧县(村名)-遇龙桥,而后返回。 早7点40,用过早膳,出发。出阳朔城区,穿过风景如画的十里画廊,到达工农桥时,就正式进入遇龙河河谷地带了。说是河谷,其实也是平地,只是沿河流两岸广阔的平原上矗立起喀斯特地貌的石笋山峰,相对的夹持着遇龙河,因而我暂且也称之为河谷。 刚进入河谷,是那种便于骑行的水泥小路,两岸的景致自不待言,我骑的不快,因为实在是不忍心将如此诱人的景物很快的抛之身后。一边骑行,一边停下,观赏风景。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走这条骑行线路的人本就很少,偶尔遇到的骑行者也就三两个老外,互相点点头,表示同好。 



 

有的时候,我也顺势在可以歇脚的河边停留,望着碧幽幽的遇龙河,一呆就是十几分钟。路边也有成片的柑子园,都已经成熟了,作为一个暂时没有饥饿,没有口渴,携带了食品和饮用水的驴,我还是很文明的没有动阳朔农民兄弟的果实,尽管周围一个人也看不到。 继续前行,到朝阳码头,过渡,穿行到河水右岸,景致越发的好了。由朝阳码头至上游的遇龙桥,我以为是此行中最美的路段。路旁水塘的倒影;原野里的笋山;田里耕作的农人,山水墨痕,这里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自然根源。 


 到了兴龙寨,过小石桥,站在桥上,那个享受啊!我又回到河的左岸。过了桥,路开始坏起来,水泥不见了,原始的土路开始出现,但是感觉还能骑行。往前一点,就到了旧县(村名),继续在土路里骑行,穿过田埂,老母鸡也在笑我,车胎上开始沾上了泥巴。 过了旧县,就到了仙贵桥,桥下是流入遇龙河的一条小河,鸭子在水里嬉戏。我高兴了起来,以为土路快没有了,未曾想,更大更难的路途还在后面。 过了桥,一段土路很是松软,但也还能走,而且途径一小径,感觉异常的翠美。路边的篱笆和灌木组成两幅厚实的绿蔓,实在是奇妙舒畅。正停留间,两老外骑车后面过来。我忙将横在路间的车挪开位置,打头的那个对我说:Thank you!我用中国式英语回应:No thank you!估计那两个家伙应该可以听懂。   离遇龙桥越来越近,但是路越来越难走,好几次,我的车都陷在路中的泥潭里停顿,我只有一脚踏入泥中以保持平衡。好在我穿着短裤,好在我穿着沙滩鞋!很多时候,为了不发生意外,我就推行。但是,我还是很快乐,毕竟我没有掉进泥潭里或者沟里,就是掉进去也没有关系,因为,傍边有那么好的山水给我做伴。 在河边的一处堤坝,我又想过河了,推着车沿着堤坝走了几步,被河边一个村姑叫住,说河中间水流大,我过去很危险。我听从了她的建议,毕竟户外安全是第一的。不过,那个地方实在是美。细细看了看,单看那水,一般。那山,看多了也一般。但是这两种东西组合起来,就那么不同凡响。 离遇龙村很近了,土路相对好走了起来,我也可以停下来,看看沾满泥巴的车胎。一路过的老农告诉我,这个不算什么,有的时候,泥巴可以把车胎完全裹住而无法骑行。我在想,要是今天租的不是山地车,那结果不得而知了。 
遇龙桥终于到了,看看时间,11点40,边走边停边看,大约20公里的路程,骑行了4个小时。这是美秒的4个小时,也是我的人生中瞬间的妙曼的记忆!望着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石桥,温暖而温馨。 站在桥上,更上游的遇龙河谷地更显露出她的曲线身姿,她的诱人色相。只是,我没有时间了! 回程,为了赶下午回桂林的车,我选择了走河谷外边的公路回阳朔。景色就不谈了,跟河谷里没法比,但是到阳朔路程只有10公里,比河谷的小道近一半,全是沥青路,我一个小时就到了。 一个人的单车-遇龙河谷骑行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遇龙河上的漂流,那应该是未来的事情。人总是在计划和希望中过活,不然跟猪有什么区别呢? [此帖子已被 小灌木林 在 2009-5-31 22:23: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