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jia282000: 能不能介绍一下夏家寺水库的一些情况
a光子:
稻草人lhp: 请问:黄陂夏家寺水库,在哪个方位?
黄陂木兰草原方向。
 
网上搜到的不多的夏家寺水库的介绍: 夏家寺水库:昔日抗旱灾,今天成风景 夏家寺水库即今日之风景优美的木兰湖。位于木兰乡境内,北枕磨盘寨,南临红岗山,西濒棺材山,东连马鞍寨,拦截滠水支流长堰河,灌溉面积20万亩。当年修建夏家寺水库,革命老区木兰乡和长堰区22个行政村、410个自然塆的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迁徙他乡,谱写了一曲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支援国家建设的颂歌。 夏家寺水库未建前,黄陂东乡王家河、长堰、蔡榨、六指、甘棠等乡镇干旱频繁。每遇大旱,区域内河港断流,塘堰亮底。无计可施时,只好求助于天,偶尔,也能求得来雨,但大多数次求雨只是白忙一场。历史上,黄陂东乡因干旱曾上演过一场盛大的11寺同时求雨的故事。结果,只下了个湿灰雨,仅打湿了地皮,旱情依旧,百姓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禾苗成为枯草。这一年,许多百姓颗粒无收,只好外出逃荒。光绪三年是丁丑年,民间称之为“丁丑祈雨”。 夏家寺水库建成后,黄陂东乡人民受煎于干旱虐待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是百日大旱,也用不着再求雨,农业照样确保丰收。以时隔100年后的1978年为例。这年,90多天没下过一场透雨,黄陂东乡人民响应黄陂县委“搬大水、抗大旱、全面抗、抗到底”的号召,在夏家寺水库摆开抽水抗旱的战场。王家河、长堰、蔡榨等6个公社的人民,靠提夏家寺水库之水(有数十处是4—5级提水),保住了12万亩农田的用水,使当年的早中稻和其他农作物仍获得较好收成。1979年是继1978年后的又一个大旱年,全县河港断流,湖泊接近枯竭,2/3的塘堰底裂,黄陂东乡旱情更是严重,所有塘堰基本亮底。这年初,东乡人民遵照县委“搬大水、搬远水、千方百计开辟水源”的号召,又在夏家寺水库提水抗旱。通过抗旱,早稻下秧水和栽秧水基本解决,当年的早稻又获较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