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午我们车行在群山环绕风景如画的泾县榔桥里,在古道上体会着宁静的乡村气息;当车行驶到 “洋船屋”群落时,一望无际绿悠悠的稻田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洋船屋”这个“孝”子之船就坐落大海之中;我们从凤子河穿村绕屋而过,又从船屋小门走到从墙内伸出的下河石阶——“舷梯”;因是烈日当头,村落无人,空巷静寂,好似冷落;除了我们夫妻二人游人外,再无其他游客。
“船体”是一圈高高的围墙,屋前有众多群山守卫,凤子河穿村绕屋而过。周围的美景簇拥着这艘洋船;由于没有导游,行程是临时计划,事先从没有听人说过,手上只有一张简单的地图。我们二人在这洋舱里,转来转去转了一个半小时。村里只有少数人在小息,相遇的人大多是老人,问他们洋舱屋的故事,他们听不懂我们说什么,我们更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相互之间交流竟然如同“鸡同鹅讲”,只好望屋兴叹???
洋船屋的格局是典型的徽派风格的建筑,大大的院落天井,四水归堂,功能安排和细部处理的非常精巧,无处不展示了皖南清代建筑的特色。走在“舷梯”上,放眼望去是一幅山明水秀的好风景画,青山秀水,林木蓊郁,也是个亲近自然的绝佳胜地;近景却是青瓦覆顶,廊道相映,石板铺巷;我们时而穿行古巷小径,时而在溪涧老皂桷树旁,时而在稻田里。。。。。
在这里很怪,好多房屋游人可以出进自由;我们进入船体的船舱里,根本没有感觉到在船舱里的概念,高高的青砖的黑瓦的马头墙,宽敞的大厅,里里外外的大门小门;我们沿着厅堂和石径,走遍各个大大小小的房屋。老屋是那么的荒凉与破旧外,荒凉的房墙上长满野草。。。。。
站在这老屋群落前,让人感触到她悠远、凝重、丰厚、清新,她尘封辉煌漫长岁月,现在还在不仃的繁衍,演绎着宗族兴盛的千年历史。
在离开“洋船屋”的路上,我们又走走仃仃,其实我们每经过一处村庄,就发现沿途都是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的古屋,每个村庄处处都是那么的古朴,凝重。回家上网查阅,才知道“洋船屋”的传说,整个洋船屋好似如逆水而行的大“洋船”,其实是充分体现了朱氏先人的儒家孝道思想与西方文化融入的完美结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1 22:48: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