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茬子的游记看小S与灯光的文字魅力》
2011/9/17
写下这个题目后,便意识到给自己找了个麻烦:常理而言,立论暨相关的阐释,需要大量的引经论据旁征博引般的逐条逐句地验证。自然又是一番耗费时日的大劳作,与我并不相宜。
具体到茬子的文字评说,不值得。
具体到小S和灯光,又无需我来絮叨添足了。
说几句印象,大致描绘一下我对于他们三人文字的认识。
我个人看法:一篇文字,无论是游记、杂散、小说、诗歌,是否有“品”,取决于几个要素------
1, 境界。
2, 情感。
3, 文章手法。
而牵涉其间的文字修为、叙事节奏、观察视角等,则流露或展示了以上的品质。或干脆显示了以上的整体缺乏。
所谓“境界”:
不是一个作者占据的叙述“高度”,而是他观察和领悟生活的“深度”。这个“深度”达到的人性认识和世界大自然本质的认识,会帮助他的文章散发出自然而有趣的感染力。不是斧凿的艺术,而是感人的情怀力量。
所谓“情感”:
必定是一种非常个性的相信和执着。必定是一种按照社会通则衡量并非完美无缺却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人性呈现。必定是一种极端自私唯我的沉浸暨欣喜的被暴露或主动展示。
所谓“个性文章手法”:
应该是建立在熟谙或无视固有文字章法的突破性的一种创新行为。应该是贯彻和渲染了作者特殊境界认识观念和情感体验结论的个性手法。他们独立的体验和认识让他们的肆意横行的文字章法独成体系,也许愈加让人感觉亲切、或震撼,如果他们稍微有意识留意一下下笔的手法的话儿。
毕竟他们的认识境界与情感体验赋予了他们的那种创作自由。好比一个人品尝了一种其他人尚未接触的食物,因而他们说是甜的咸的,肯定是让人感觉新鲜而向往而且很难被颠覆的。
更恰当的比喻似乎是:有境界有情感的人掌握了一包铁观音,而其他的只是捧着一堆树叶子。
回到文章的题目,
我想说:
我尊重小S的文字。
我喜欢灯光的文字。
我被茬子对于文字的努力而深切地感动鸟!
另外:如果茬子的面面俱到的浮躁上面,做一点两点细节的挖掘和渲染,如果茬子有意识在整个文章里埋伏或公开渲染一股儿情感的绳索,那么也许会有更多的阅读者会被你拉下水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