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听不懂普通话的自食其力的老人.jpg

楠溪江漂流后回到芙蓉古村,天已擦黑。
芙蓉古村门口收门票的爹爹已经下班离去,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出。相比起来,这里比那些一天到黑严防死守的景区,给人的感觉生活化多了。老人是生活,不纯粹是为了那永远也挣不完的钱。
在依稀可见的夜幕下微微的薄光中,我沿着村里的水渠主干道逆流而上,假装研究水系的样子,并伴随着阵阵自言自语的感叹。
装B装高雅装高深的样子,引起了对面过来的两个嫂子的关注,其中一个讲一口弯管子普通话的胖嫂主动给我讲解村里水系的架构和绝妙之处,相当自信地显得比老资更高雅,更高深。
老资此时兴趣点瞬间从水系转移到这两位嫂子身上来,并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或者高雅高深,而是她们的一口的弯管子普通话。
为了进一步核实我的判断,于是我掉头追上去已渐渐走远的两位,问她们来自哪里,她们告诉我:来自武汉。
于是我马上改口用武汉话和她们搭讪了几句,那个高深嫂开始还不信,搞得老资都怀疑自己的武汉话是不是讲得不够纯正。
在浙南山里的古村能够遇到武汉老乡令在温州做了6年生意的开朗嫂非常惊讶和激动,没有路灯的夜幕里,她眉飞色舞地推荐我们的下几个值得去的目的地,我们相约泰顺廊桥上再会。
我说:侬在温州6年一定赚了不老少钱啊!她只是微笑……
另外一个更年轻更挺拔的武汉嫂,或者原本就是一位汉妹的话更让阿拉惊叹,当当即就要跟我走,她说:你要是把我带回武汉就好了。
看到这段故事的心事美眉说:到处留情,怪不得迷失在路上。。。
我回复到:还好吧!其实很绝情的!
还是心事明事理啊,立刻无可奈何地感叹道:恩,多情之人必绝情,不然日子没法过啊!!!
回到芙蓉阁,天已全黑,就在芙蓉阁点了几个特色小菜,开始Kill 掉无尽的夜色。
话题自然而然谈到了方言的沟通上。
一路走来,我一直对在偏远地区无法和当地人沟通而懊恼,于是叫来了芙蓉阁的小主人芙蓉小妹切磋这事的究竟。
期间谈到了她83岁的奶奶。芙蓉小妹的认知是:一切缘于早起的语言教育,如果当时没有环境,即使有CCTV也没有用,她说老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看电视剧和新闻联播的,不管里面的人讲了些什么。
值得芙蓉小妹惊奇的是,她说她和奶奶一起看韩剧、港剧和台湾电视连续剧,之后和老人切磋观后感,大家对剧情及其教育意义的理解完全是一致的。
83岁的老人背虽然有点驼,但依然能够自食其力,生活自理。老人家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文字,不认识其它汉字,但是人民币和帐不会搞错,还能根据我的肢体语言知道我想吃当地的土鸡,喝当地黄酒。
非常精明的老人家才能传承出一家子非常精明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