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从离开新都桥奔甲居藏寨,转八美上317国道,再从甘孜向德格、江达,然后经昌都到邦达,回归318国道,偏离既定航向已经4天了。虽说317国道沿途也是风景无限好,但在前期准备中根本没有想到去了解它,对于一个未知的地方,神秘感会给我们带来无数惊奇,但这毕竟是高原,比不得江南小镇或者繁华的都市,让我们很坦然和踏实。一个相对艰苦和陌生的环境,如果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趟行程真让人提心吊胆。特别作为召集人和行程的制定者,我的责任和压力很大,每遇到一个突发事件,都是汗湿重衣。 当重回318国道,就感觉从随风飘舞的天上坠落到地面,脚踏实了,心也踏实了。再则,为什么说318是中国的国家景观大道,而不是317呢,当然是有道理滴。 这艘颠簸在莽莽高原上的一叶小舟修正航向后,作为船长的我重新找回了自信,那型那款不晓得摆得几酷,甚至到了让船员们厌恶的地步。舵手张师傅再也不担心钢板跑断了,一路上舵把子把得好潇洒,嘴里哼哼唧唧,脑袋摇摇晃晃,就和初次遇见的那样吊儿郎当。说真的,他的技术确实是一级棒,如果不是断成两截的钢板,可以说是顶呱呱了。 每个人身上的高反症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对拉萨有着无限向往的、感性的、情绪化的女人们彰显一种发自内心的兴奋,如果说行走在317国道像私奔,还有些胆战心惊的刺激,那么她们回到318国道就像被心仪已久的男人明媒正娶抬进洞房,准备大干一场。 反之,回到318国道的这些男人们呢,却像是私奔,遮遮掩掩压抑心中的放荡,装得宠辱不惊,结果眼角的鱼尾纹暴露了内心的窃喜,弯得像后羿射日拉满的弓。 邦达到八宿要翻越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而且正是我们开始川藏线之行第一天塌方的路段,咆哮奔腾的怒江一直伴随着我们。浑黄污浊的江水使劲冲击着路基,两侧是苍凉缺少植被的大山,山上裸露的石头凸出,毫无遮挡,一有动静似乎就要滚下来。感谢老天没有下雨,否则松动的泥石就要泼天盖地把我们埋葬在这碎石沙土铺就的公路上。 张司机战战兢兢,一点也没有先前的屌样。一个星期前塌方的路段抢通没几天,路旁还停着挖掘机,窄窄的路只能做单行道,等对面的车通过时正担忧山上滚下落石夺走我们的小命,听得后面“啪”的一声,一块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砸到了后面一辆车的挡风玻璃。张司机猛缩下脖子,眼睛盯着后视镜,舌头伸出老半天没有收回去。 快!快!张司机猛踩油门,车屁股黑烟一冒,如脱缰的野马一下就冲出了险段。好长一段时间我们才惊魂方定,这个时候我再也不敢说排位不重要了。 就如捡了一条命回来,我们又得意忘形了。车里开始探讨起生命的意义这样深沉高雅的话题,这种装逼的姿态,是不是就很吻合我们一路既美丽又闲适,既艰辛又悲壮的行程呢? 这段路上藏人的村子很多,一个接着一个,在这种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生存,显示了坚韧耐劳的藏族同胞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就如这高原上的牦牛,默默忍受,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如果他们看到并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会不满足现状,有更高的追求呢?我似乎感觉不到。因为宗教的原因,让信徒们忍受今生的痛苦,去追求来世的幸福。就我浅薄的认识,来世是一个伪命题,谁也不知道自己前世是人是畜,所以宗教相对于苦难的民众只是麻醉剂。只有那些高贵且富贵的人,才要有一点感恩之心,怀抱怜悯,恩泽大众。 其实,我这是在庸人自扰,我们又怎能知道藏人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因为有信仰而过得特别充实呢? 前面就是川藏线著名的3838公里路碑了,车上的38们群情激昂,要在这里为自己贴上货真价实的标签,我们这些“做小伏低”的男人殷勤的伺候她们下车,殷勤的为她们拍照,算是感谢她们一路上对我们这些大老爷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过了3838公里路碑,四周渐渐多了绿色,有了草场,远处的山不再是赤条条的,也披上了衣裳。我知道前面是海拔4325米的安久拉山,翻过垭口,走不了多远,就是美丽的然乌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0 2:09: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