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穿越日记第三集 2008年10月3日 日记 大雨 上篇·[风雨迷路石柱山] 雨不停的下了一晚上 ,早上起来什么都是湿漉漉的,昨天的峡谷浪漫美景已消失在阴沉的烟雨中。哦,这条溪流河叫阴峪河,因下雨水涨得很高,从上游冲过来的溪水象一脱缰的野马不停的奔跑着,咆哮着。抬头望,峡谷象个大井口井外象有个巨人用一个大盆往里泼水,雨从井口处很下飘落,象仙女散花一样。 昨天全天行程约30公里,下午我们一行5人下到谷底后没有继续往前赶路,在我的坚持下全体队员原地在古桥上扎营,也想欣赏一下神农架的峡谷风光,因为不知峡谷的名字这里暂且叫他石柱山峡谷吧。石柱山峡谷垂直高度约1600米,谷宽约20米,从底往上看 岩壁象斧劈刀削似的直挺挺的,我自已都怀疑我们刚才是怎么爬下来的。峡谷的壁止长满了深绿色浓浓厚厚的植被,特别是那粗壮的树根盘根错节的深扎在岩石和少许的泥土里,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刚劲,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也不曾让它们倒下。离谷底阴峪河30米处有一座历史久远但不知那年修的石桥,从桥身来看已年久失修了 可能走的人太少的缘故吧。站在桥上往下望,溪水从上而下冲来跳过石坝,在下游一处深潭处突然停住,奔腾的溪流此刻也安静了下来,真是太神奇了刚才还象脱疆无羁野马的溪流瞬间象被什么力量拉住了,静静的水面没有泛起一点波澜。再看深潭的溪水水潭虽然有7、8米深,但清清的亮亮的静静的 溪水清澈见底。 扎营、取水、点火‘道风’和向导老曾默默的忙碌着,‘考古’拿着心爱的相机四处的揽着美景,‘鸽子’一人坐在溪边的石头上不知想些什么,而我准备跳到这溪水里浸泡一下。10月份的山里的水特别冷 特别凉 特别刺骨,真的将自已浸泡在这山泉中是要一定勇气的。此时,天飘起了麻麻细雨,峡谷的植被被细雨润着深绿中透着翠,轻风中飘着香。远处茂密的森林中不断有轻烟升起与云与雾交融,溪水向前奔腾着唱着欢快的歌曲好象欢迎我的到来。我脱掉身上的衣服,一丝不挂的将自已浸在这甘甜的溪水中,任细雨润着脸,任溪水浸着身,任激流冲走身上污秽,任甘甜的溪水洁净我的心灵,任冰冷的溪水警醒我纷乱的思绪。同学们见我如此贪婪的享受自然的恩惠,他们也不知那来不怕冷的勇气,纷纷的跳到冰冷的河里将自已溶入这甘甜的溪水中,将自已溶入这青山绿水的自然中。 昨晚晚饭后,雨越下越大一直下到今天早上还没停下来的迹象。没办法我们只得雨中生炉做早饭,在雨中收拾帐篷,在雨中准备着前行的一切。今天行程安排是计划争取用3小时登上山顶,稍作休息后力争下午5点钟之前赶到东溪镇,为明天冲刺大九湖打好基础。早上9点整我们告别阴峪河,告另古桥,告别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我们又出发了。今天路特别滑,山特别险,坡特别徒,天又下着雨,有的地方只能帖着山壁行走,行进速度明显慢了许多了,但在我们的奋力攀爬中阴峪河的吼声还是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沿着石柱山的羊肠小道不断向上攀爬着,而小道旁边则是万丈深渊。我们越往上走雾越大雨越大,逐渐钻进雨和雾的的包围圈,被雾缠着被雨淋着。因为在雨中在雾中行走能见度很低,根本辩别不了方向,此时我们只能凭感觉机械的往上爬。突然前边向导大叫到顶了,我为之一振奋 急速向顶爬去。哎 这那里是山顶呀 原来又是半山腰的崖口,我抬手看表已中午12钟整了,抬头往上看山顶主峰还淹没有雨雾中。我说;大家休息一下吧。 今天攀爬强度非常大,从阴峪河的古桥出发后一直往上在攀登,也不知路过多少以为就是主峰山顶的崖口。休息片克崖口的风迎面吹来顿时浑身打了个寒颤,此时已感觉有点饿了,但还不知山顶在那里。继续往前走‘鸽子’大声说;上山顶再吃饭。 走吧!!走吧!!沿着崖口往前走了没多远突然出现三条路;一条路往山坡上走;一条路往下山走;一条横切山腰的路;这时雨雾把所有东西都罩住,我们已失去辩别方向的参照物,怎么办?到底往那里走?根据我们的目标是上山,那就上山吧!我们集体决定上山,大约爬了半小时就来到了山头就再无路可走了,抬头望主峰还淹没在雨云中。完了走错路了,雨中我们只得返回原地。上山路不通还有二条路我们应该选那一条呢?我们拿出指南针看了一下,根据我们当时的方位东溪镇大九湖应该在西南方向,也就是下山的路。而中间一条横切的路是往西走向,我们决定往西南方向走,也就是东溪镇大九湖的方向行进。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吗?我们今天能赶到东溪镇吗?请看下篇·[生命的拉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