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三流匠心

[原创驴行词聊(常更新中。。。)

[复制链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9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101622302991655.jpg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9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91922424658191.jpg
PP来源于田园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9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LZ给你粘贴了这么多的图片,把你的思路打乱了!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14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512
发表于 2011-12-9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沁园春·《星夜王莽岭》

已丑年秋,跟大话西游的队十一重装南太行,特以此词记之并献给领队及同行的每位同学!

 

双杖负重,挥汗倚松,闲看晚霞。

趁中秋将尽,来寻秋红,太行之南,三晋古画。

赤壁斧切,丘壑转处有人家。

五千年,农耕土文化,困守山崖。

 

酒气未曾散发,说齐趁夜幕逃票佳。

踩翻通天梯,挂壁通途,星串灯连,委蛇上下

笑多情黄犬,摇尾而来,岂知寡情是巴。(1)

眼疲劳,数郭亮无景,无心看他。

 

(1)一条黄狗追随队中携带的一条玩物狗走了20km,也陪送了我们一直过了万仙山,让大家一夜赶路不寂寞。

 

南太行(淡茶一杯) 283.jpg

 

图片:淡茶一杯

王莽岭因相传西汉王莽追赶刘秀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景区内高低错落50余座山峰,主要海拨1665米,诸峰千姿百态,嵯峨峥嵘。

 

南太行(淡茶一杯) 344.jpg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03&replyID=&skin=1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10&replyID=&skin=1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12&replyID=&skin=1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16&replyID=&skin=1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19&replyID=&skin=1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27&ID=114020&replyID=&skin=1

 图片:淡茶一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2 19:10:58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莽岭是陵川与河南辉县的界山。山之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56个山峰组成。大者,峰顶可跑马,小者状如笔尖耸立,有“鸵鸟峰”、“一柱擎天峰”、“姊妹峰”、“天官赐福峰”、“龙泉宝剑峰”、“莲花峰”、“仙女峰”等等,巍峨峥嵘。山南部千仞峭壁,如一石削成,“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北部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流泉飞瀑。晴日,千奇百怪的峰岩,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如画中写意,朦胧如幻。

 

南太行 1058.jpg

王莽岭壮观之处,莫过于日出。每逢晴日,峰峦沉浸在鱼鳞般茫茫云海中,从灰蒙蒙至五色染云至金鳞闪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时间霞光万道,群山尽染,其磅礴辉煌之势,一如泰顶。

 

南太行 1060.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它是远古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发生地:

二、它是道家始祖老子西行路过并创作《道德经》的地方。

三、它是新朝皇帝王莽和汉光武帝刘秀斗智斗勇的古战场。

四、它是愈伯牙创作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的地方。

五、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经羊肠坂登太行赋诗的地方。

南太行 920.jpg
王莽岭的山是险峻的,座座的山峰并立于云间,象骆驼、象垂体、象座座的巨人立于眼前。如果不是有心计的人,连路也难找到。在爬山观景的过程中,一块块调皮的石头不时地打在人的脚趾上、脚面上,甚至腿上。狭窄的小路人不得不小心翼翼,最窄处仅仅容一个人侧身通过,因此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可能性。没有走多远,翠儿就已经成了三条腿走路了(外加一根木棍当作拐杖)。这些虽然难度不算很大,但光爬山的强度,也不是一般娇弱的女孩所能承受的。 王莽岭的山是清秀的,比起万仙山,它没有峡壁的陡峭和裸露的石岩,但漫山遍野的树却让人心旷神怡。在山的顶峰时,看着低处的山在群雾环绕下,朦朦胧胧,似天宫瑶池般,又象仙女下凡时的绝美。不停地看天空的云,才知道什么是蓝天,什么叫流动的云。白云悠悠,轻轻的飘过,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中,显得那么纯美。

南太行 92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2 19:16:0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9

回帖

657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573
发表于 2011-12-10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有诱惑力啊!
[url=http://weibo.com/u/1658552501?s=6uyXnP][/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之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56个山峰组成。大者,峰顶可跑马,小者状如笔尖耸立,有“驼鸟峰”、“一柱擎天峰”、“姊妹峰”、“天官赐福峰”、“龙泉宝剑峰”、“莲花峰”、“仙女峰”等等,巍峨峥嵘。山南部千仞峭壁,如一石削成,“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北部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流泉飞瀑。晴日,千奇百怪的峰岩,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如画中写意,朦胧如幻。 王莽岭壮观之处,莫过于日出。每逢晴日,峰峦沉浸在鱼鳞般茫茫云海中,从灰蒙蒙至五色染云至金鳞闪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时间霞光万道,群山尽染,其磅礴辉煌之势,一如泰顶。

 

南太行 930.jpg
百丈深的峡谷之上,龙王桥横空卧波;桥下十几丈高的瀑布如一条条彩练,直泻而下,落入深不可测的龙王潭中。透过瀑布,隐约可见那神秘幽深的青黄二龙洞。打在石子上的水珠,如落入玉盘,清脆悦耳。倒生柏,生长在离龙王桥200米的悬崖上。头朝下,根向上,阴差阳错地生长在岩缝间,向世人展示着它神秘的生机。爽身淮,是一座天然的浴池。每临夏日,峡谷中的山风送来阵阵凉意,人们在爽身淮上捡美石,浴泉水。泉水经大山灵气的浸染,富含各种矿物质,浴之,饮之,舒筋活血,养颜益寿。美人峰,位于锡崖沟东面的马东岭山。夕阳西下,眺望东山,那乳、那眉、那秀发、那微微隆起的小腹、那纤长的曲线轮廓,恰似一位沐浴的少女。

南太行 94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6:15:20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巢洞:位于锡崖沟东南三公里处,相传是唐末农民起义军“冲天大将军”黄巢兵败后的避难之地。此外,还有西莲寺、东莲寺、后晶宫、祖师顶,这里的每一处地方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独特恩赐,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南太行 964.jpg

棋子山,又名谋棋山,位于距陵川县城10公里的侯庄乡东北。棋子山山势平缓,主峰海拨1488米。山上松树成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经国家有关部门考察论证,陵川棋子山均为中国围棋发源地。棋子山方圆数十里之内,颜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围棋辞典》所称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该区主要景点有箕子洞和象天枰。箕子洞是陵川县“棋子山旅游度假区”规划中的重要景点之一,相传是围棋鼻祖商代箕子推演天文、占卦卜筮、谋棋消闲之所。陵川县文为流传的苇水村李老爹观棋“烂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南太行 974.jpg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应约某同学写一篇《九张机》,是我很希望尝试的。不曾想又一下子情迁南太行,只好迁延以后了。南太行,一直是我惦记的地方,我曾在其它诗词中多次将她称之为美人。为美人颂,岂可无赋?但南太行太大、景区太多,景致奇美,岂能以一词以盖之?突发奇想,以《太行谣》格调以序记之。

另,因有沁园春·《星夜王莽岭》前,《太行谣》分列词中就不累赘了。

南太行 057_neo_bak.jpg

 

太行谣    重装马圪当

 

重装南太行,双庙乡、奔马圪当。

清雾敛,显决意儿郎。

千峰无语万壑声浪,平波滟滟黄叶荡。

阡陌宁,哨笛、绵逸长

 

南太行 065_neo_bak.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5:26:48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媚的阳光带我们穿越了太行八径之白径的十里河大峡谷。在山西省,本地人称作马疙当大峡谷是太行最美、最窄、最险峻的峡谷之一,连通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该峡谷长约10华里,峡谷蜿蜒,峭壁耸天,最窄处不足10米。车行在峡谷中,迷人的景色让我拿出相机一阵猛拍,一阵阵寒意袭来,丝毫没有减弱我的兴致,当走出峡谷后才感到了全身冰凉,赶忙将冲锋衣紧紧的裹在身上。

 

南太行 098_neo_bak.jpg

离开横水村不远,即进入峡谷,当地人称为黑毛沟,这段长约10华里的峡谷,因为其位于马圪当乡境内,因此,它的正式名称为马圪当大峡谷,也称陵川大峡谷。

黑毛沟地形复杂,峡深弯多,雨季几乎无法通行,曾是晋东南一带东出路上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险。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古人只能通过天然形成的“太行八径”穿越太行山而出中原。

 

南太行 099_neo_bak.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6:38:39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河南薄壁镇出来,就开始进山,进入了马圪当大峡谷。这里,完全是典型的南太行分层山体构造:山体的下部为红色的嶂石岩,是笔直如削、连绵不绝的长崖陡壁;山体的上部为白色石灰岩,形成起伏逶迤的峰峦;其间,有着较为宽阔的平台,南太行山区的村庄和公路,多集中分布在此平台之上。

正是它的存在才逼的古人修建了“白径古道”上的72拐,如今一条公路已经贯通其间,天堑已变通途。

 

南太行 100_neo_bak.jpg

我们就到了双底村。双底村很美,其地标是“山”字形的山:“山”字最左边一竖上的是水电站引水管,二、三竖之间顶上V形山峰中间的窟窿是天眼,右边一竖之外的沟中是白陉七十二拐——因为树木太密因而看不清。

 

南太行 128_neo_bak.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6:42:45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谣    七十二拐白径古

 

山野秋色图,悲鸿笔、难描幽谷。

村落朴,崖泮清溪出。

七十二拐,白径石古,黑崖绿树红枫突。

想古人,镖旗舞,坎肩累补?

南太行 232.jpg

 

巍巍太行屹立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是阻碍两地交通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突破这道屏障修建了若干条穿越太行山的道路,也就是传说中的太行八陉。河南辉县到山西陵川的白陉就是八陉之一,
太行白径,又名孟门,连通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是晋东南与豫北之间的重要孔道。春秋时,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伐晋。白径古道之字形盘旋于山腰,宽处约2米,据称有72拐。用山间石块铺成,石灰岩山石被摩擦后,会泛出一层白色。也许白径之名可能由此而来。

南太行 24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2 19:03:02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在白陉古道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北京的“京西古道”很相似:卵石铺面,隔一两米就有一道增加强度的立石,旁边还有护边石,等等。

所谓的“七十二拐”,是因为要从图3中右边那条陡峭的山沟中上下,必须走“之”字形拐来拐去的路,但因为两边太窄,每一拐长度都不可能长,因此只能增加拐的数量。

 

南太行 238.jpg

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二拐,来到了原来的山神庙和茶棚。和京西古道不同,这里没有直接登垭口,而是没到垭口就在这里转了个弯,开始水平横切。直上直下的陡壁,公路就在脚下。

古道正在修整,护栏的水泥刚刚灌注不久。崖下就是黑毛沟,我们就在公路的头顶上,掉块石头都可能砸到下面经过的人。这里也有“蹄窝”,特点也相同,都是“坐落”在难以更换的整块石头上。

古山道在黑毛沟大峡谷的峭壁之上,号称“悬天古道”。古道升降的坡度不大,大体是水平前行的,是在公路顶上平行地拐来拐去,古道边已修起了供人休息的小亭。下面的公路马上就出黑毛沟了,古道和公路的垂直距离越来越近了。

南太行 26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7:32:42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道(亭子旁边)和公路之间,是所谓的“小红旗渠”。很新奇,水渠也要过桥——后来走到下面,才看到这就是“行巅第一桥”。

白陉古道的关门,地上的水泥牌上写着:未开放景区,禁止游览——口气很霸道,看样子要售票了。

出了白陉关门,就上了陵薄(山西陵川—河南薄壁镇)公路,已是5点多了,得要赶快回双底村了。这条公路,穿过黑毛大峡谷。听这名字,就有几分恐怖。

 

南太行 267.jpg

走上公路,看见刚才的“水渠桥”,上面的匾额写着“行巅第一桥”。更有趣的是,原来在此桥下,还有一座古桥,看样子似乎是白陉古道的老桥。步行在黑毛沟中,确实有点阴森森的。从这里就出山了,前边已变得很开阔,再走不远就是双底村了。

 

南太行(淡茶一杯) 09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7:37:3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谣     露营秦家磨

 

高峡危将,草阴,老树浅隐。

山羊静,瀑飞溪咛吟。

瑰硕平岭,帐篷新新,锅碗瓢盆歌升平。

月照溪,灯罩亲、脚疼可行?

南太行 283.jpg
南太行 28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7:48:5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家磨河北起大磨河、马武寨岭南岩下,南至出口双底村东与武家湾河交汇,河道长约16公里,河谷宽60~80米,为常年清水河。河谷为北南走向,东临马武寨,西接黄围山。河谷中奇峰峻秀,峭壁陡立;树木成荫,花草茂密。
山峡谷谷长约32公里,谷体深幽奇险,在20公里的谷段内拐了25道弯。气候暖温湿润,并且,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在这里成片分布,生长及自然更新良好。峡谷两侧生长着数万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

 

南太行 301.jpg

谷底岩石裸露、流水不断、潭瀑相连,时而收束,时而展开,酷似微缩的黄河壶口。沟中岩壁钙华体型态优美,天然象形石众多,神情逼真且富于联想。磨河穿梭荡漾在其间,平添了无限的灵气,这里平坦开阔、清澈见底的溪流,让人心无旁骛。树木做弦,峡谷为琴,泉水叮咚,连绵不绝的演奏出清新悦耳的乐章

南太行 317.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0 17:56:33编辑过]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3 18:11 , Processed in 0.27175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