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美丽大脚

[图游] 廊桥寻梦---古桥游记

[复制链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王陵寝

 

    2月20日寻到了龙泉山的两座古桥,2月28日按导游图中的九王陵所指,我们沿八王路分别看到靖王、愍王、庄王陵寝的部分台基和石构件,以及端王、庄王的碑亭而贺王、康王、端王、宪王的碑、陵寝却无明确标识。导游图上也只中划个圈圈算是大至地点。心仍有不甘,于是。。。

 

  _mg_8120.jpg

 


    沿八王路而行,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楚端王碑亭。绿瓦盖顶,内置赑屃驮碑
斜对面有一水塘,一簇翠竹塘前自赏。

 

_mg_7982.jpg
_mg_7988.jpg
2016-02-28_10-26-44_5edfe9.jpg
2016-02-28_10-24-18_4e3551.jpg

 

 

    塘左一条土路通向深处。我们沿路而行,相随的妖精发现树丛中散落数块基座,于是再往小道里窜。。。这一窜不要紧,一处新开的空地突然显现眼前。原来昨天民工劈荆砍树清理过此处。我们来得太是时候了。杂草丛生中砖砌的台阶、圆型的基座、雕刻着龙鳞状的残石件件可寻。登上小山丘,却如梯田般层层相垒,相当整齐,与端王碑目测直线距离不过五十米。应为端王陵墓遗址!有点寻龙诀的感觉。若不是砍了树,这地方也无从寻起,“幸福来得过于简单!” 再接再历,下一个目标贺王陵寝


 

2016-02-28_10-05-48_607f10.jpg
2016-02-28_10-06-06_759890.jpg
2016-02-28_10-20-28_50c73b.jpg
2016-02-28_10-07-16_58aa58.jpg
2016-02-28_10-07-34_73590d.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7 15:36: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70303093743.jpg

明楚国九位藩王依次排名: 

 

1 楚昭王朱桢,朱元章第六子,1364年生,1370年四月封为楚王。1424年逝。享年61岁。昭陵完整。

 

2 楚庄王朱孟烷(wan),昭王长子,1361年生,1439年逝,享年58岁。陵墓原址尚存。碑亭完整。

 

3 楚宪王朱季堄(ni),庄王长子,昭王长孙,生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1445年逝,享年21岁,无子,其弟季埱嗣位。石碑、赑屃局部有损,陵墓已毁。

 

4 楚康王朱季埱(chu),庄王次子,生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于正统九年甲子(1445年)嗣位。天顺六年逝,享年38岁。以三弟季塛长子、朱均鈋嗣位。 陵墓原址不详。 

 

5 楚靖王均鈋(e),东安恭定王朱季塛长子,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因其二伯父朱季堄无子,于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嗣位。于正德五年(1511年)逝,享年64岁。陵墓原址尚存。

 

6 楚端王朱荣戒,成化十三年1477年生,嘉靖十二年(1534年)逝,享年56岁。陵墓原址尚存,碑亭完整。

 

7 楚愍(nin)朱显榕楚端王长子。正德八年(1514年)生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被长子朱英所杀,终年32岁。其子被朝廷处决。皇上以庶弟二子朱英嗣位。陵墓原址尚存

 

8 楚恭王朱英1541年--1571年享年31岁陵墓原址不详。

 

9 楚贺王朱华奎,楚恭王长子1568年--1643年。历经伪楚王案、劫杠案。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被捉、沉江。享年75岁。诸子嗣无幸免者。贺王墓为后人所建。陵墓原址尚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3 9:46: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王陵寝

 

     此位楚王名叫朱华奎蛮长寿的。活了75岁,历经伪楚王案、劫杠案。人生可谓丰富多彩,但下场,往下看。   

 

    大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张献忠围攻武昌,湖北各级官吏都劝楚贺王朱华奎能拿出历年所积蓄钱粮保卫大明江山。没想到朱华奎却说“要接济饿兵,孤一概无有!” 几经交涉,朱华奎才勉强拿出洪武年间的一把椅子充作军饷。张献忠破武昌城后,掠楚王宫中金银财宝不说,直接把贺王浸猪笼随后屠武昌城、毁楚王陵。

 

史书明季北略记载:张献忠屠武昌

 

    癸未五月,总兵方国安率兵扼蕲州,武昌武备废弛,闯、献交窥江汉。时议募兵守城,而库藏空虚,楚王有积金百万,三司请贷,王不许。大学士贺逢圣家居倡义,捐赀募兵,适承天德安溃兵俱下,楚王尽募之为军锋,以长史徐学颜领之,号楚府兵。献忠沿江而上,破汉阳,临江欲渡,武昌大震。议彻江上兵,撄城守。参将崔文荣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州,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议者不从。贼果从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荣御之,少有斩获,贼攻武胜门,文荣率诸军拒之,多杀伤。壬戌,楚府新募兵为内应,开门迎贼,文荣跃马持矛大呼杀贼,贼攒刺之,洞腋死。贺逢圣与文荣俱守武胜门,城陷归,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载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凿舟,全家溺死。逢圣尸沈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始葬。楚府长史徐学颜,方署江夏县,与贼格斗,左臂断,右手尚持刀不仆,为贼支解,合门殉难二十余人。都司朱士鼎被执,贼强以为总兵官。士鼎戟手大骂,贼断其左右手,弃之江滨。士鼎縳草于臂,作书毕乃死。兴都留守沈寿崇,及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县邹逢吉,嘉鱼知县王良鉴,皆死。楚宗多从贼者,献忠执楚王,尽取宫中积金百余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献忠以箯舆笼王,沈之西湖。湖水涌沸,久之乃死。贼亦异之。王之先乃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至是始遭难,其富可知。贼屠僇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余民数百,悉断手足,毁目鼻,无一全形者。献忠遂据武昌府。

 

   

    贺王墓为后人所建。那么如今的贺王墓到底在何处? 尽管手拿“寻宝图”也有点茫然。。。

 

 

    沿“翠竹塘”右手,牛蹄踏出来的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跳过,顺防火带攀上高坡,贺王陵墓即在眼前。除去几块石基,几堆绿瓦外,黄土之上,只有两座坟堆相伴。

 

  2016-02-28_10-46-50_73f9fa.jpg
 

2016-02-28_10-35-34_7a6994.jpg
2016-02-28_10-37-12_5ba4b2.jpg
2016-02-28_10-38-06_693a42.jpg
2016-02-28_10-40-18_73dea1.jpg

2016-02-28_10-51-10_6d15b4.jpg
2016-02-28_10-51-24_7c79d3.jpg

   

 

高坡上远眺灵泉寺

 

2016-02-28_10-42-22_4b7a6c.jpg

2016-02-28_10-42-48_46ecee.jpg
 

2016-02-28_10-43-12_39051f.jpg
2016-02-28_10-57-58_6b6535.jpg

2016-02-28_11-32-02_35edf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5 16:56: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0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宪王石碑

 

       楚宪王朱季堄,庄王长子,昭王长孙,1424年--1445年,享年21岁,无子,其弟季埱嗣位。

 

    每年的l1月至次年5月为龙泉山防火期。红旗招展处必有护林防火队员长期蹲守。我们自打寻桥开始,已五进龙泉山,他们成了我們最好的向导。年过六十的盛师傅就是其中一位。 

 

  盛师傅自建的窝棚,与双龙戏珠处一堤之遥。

 

_mg_8041.jpg
_mg_8043.jpg

 

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寻到了宪王石碑及赑屃(沿状元桥下行约百米)

2016-03-05_10-20-14_5bdc1f.jpg    
 
 
 

靠近尾巴处的砸痕感觉是新伤

 

2016-03-05_10-21-16_6330a3.jpg

 

 可惜石碑题字的一面倒扣着。。。


2016-03-05_10-30-30_5ef6ba.jpg
2016-03-05_10-31-50_574033.jpg
 
 1950年代初,与昭王墓相伴的宪王墓被当地农民挖毁;60年代中期,恭王墓、贺王墓被当地农民挖毁。地面建筑基址第一次破坏是修豹獬地震台时,用车拉去了很多地面建筑的石材;第二次破坏是修灵泉水库时,用去了大量建筑石材;加之当地农民修房建屋又拆走了不少建筑石材。如今这三位楚王的墓地我们也只寻到贺王墓遗址。 

     

 沿状元桥上行约五十米还有一座石拱桥遗址。因二龙戏珠处原为湖中一圆型小山丘,丘上建有珍珠塔一座。塔倒后又在原址盖起一座文庙。故称庙桥。年久失修,石松桥垮,基石已被老乡们拆去搭房建舍,若不是巧遇活雷锋,哪知此桥、此庙、此塔遗址呢。

  2016-03-05_09-43-52_70d738.jpg
2016-03-05_09-44-16_65e9a6.jpg
2016-03-05_09-45-40_68d708.jpg
2016-03-05_09-46-20_3a25d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5 17:44: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灵泉寺旧址

 

    灵泉寺位于玉屏峰东麓,始建于公元749年。由岳麓书院创建人长沙太守李洞及其及兄弟二人在此剃渡出家初结茅庐后,经历代僧侣在此弘法布道,鼎盛一时,曾为丛林重院。分为大雄高殿、天大殿、地藏王殿、罗汉堂、藏经楼、佛堂、钟楼等一共九十九间。后被明藩王建陵园所毁。本焕长老发愿重建灵泉寺,历经7年于2009年11月落成。新灵泉寺地处龙泉山天马峰南麓,占地140亩,辉煌宏大,香火旺盛。。。而此次寻访的老灵泉寺旧址却在二龙山脚下。

 

    最初我们只打算沿二龙山防火道爬上龙头而已,并不知道这寺院还曾有旧址一说。直至发现了防火路牌是这样标注的,于是乎。。。

 

 

2016-03-05_10-43-50_3b76ed.jpg
2016-03-05_13-51-32_38401b.jpg
2016-03-05_15-42-38_3dca7d.jpg
2016-03-05_15-43-16_5944b8.jpg
2016-03-05_14-23-50_4d69b4.jpg
2016-03-05_14-30-26_359a3c.jpg
2016-03-05_14-32-46_5e2d3c.jpg
2016-03-05_14-33-36_4e8ff5.jpg
2016-03-05_14-34-40_3b2dfa.jpg
2016-03-05_15-06-24_6888d5.jpg
2016-03-05_15-06-42_6e2f3c.jpg
2016-03-05_15-11-26_5fcc8d.jpg


 

    只见路牌却寻不到入口,于是四处打听,正巧遇到一位进山挖树的村民,主动带路。闲话间才知这寺院坐落在山凹处,沿溪而建。不知废弃多少年,他小时倒时常去玩耍。记得有个巨大的捣米石臼,只是这些年早被忘却了。一路上灌木荆棘常常断了去路,最后只得半路而返。下回记得带上砍刀再寻遗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6 10:42:2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南桥近来结束了修缮,重新立了碑,整修了桥体,天子山大道与铁贺路相接通往湖泗的这一段已正式通车。于是趁着周未,上路了。。。

 

 

        记得两年前初探南桥时,经S314陈六村左转进入天子山大道,当时路基才形成,部分路段被大车碾压后如同拧麻花一般,我们以N种S型行进,慢慢地接近南桥。以前桥南的石碑移至大道旁,上写着"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桥”。

 

 

img_20160417_091105.jpg

 

2016-04-17_08-45-40_3a5036.jpg

2016-04-17_08-47-18_3ea81c.jpg

2016-04-17_08-47-36_40e987.jpg

2016-04-17_08-49-24_520567.jpg
 

img_20160417_091333.jpg


 

2016-04-17_08-53-54_5fa2cd.jpg
   
 

img_20160417_091724.jpg

 

2016-04-17_10-01-06_49b406.jpg

 

2016-04-17_10-05-08_4da5c3.jpg
 

 

 

    路的另一侧也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写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泗瓷窑址群(南桥垴遗址)”。这水路经南桥汇入鲁湖,鲁湖又通长江,可想而知几百年前这里烧制好的陶瓷通过水路运往各地应是何等的便捷

 

img_20160417_090216.jpg


 

 

    顺着南桥上游而行,还有一座三孔四墩平梁桥,架在二股水道交汇处。当地人称之为“大南桥”,损毁严重。。寻大南桥时,最搞笑,问一位牵牛的村民,他笑眯眯的,只比划,原来是位哑巴。会听不能开口。于是我们互相比划着,走了一路,终于指明了大南桥的方向。

 

img20160417094336.jpg
img20160417094519.jpg
img20160417095758.jpg
2016-04-17_09-25-10_55a005.jpg
2016-04-17_09-26-28_53ed7c.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23 11:38: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古桥---023

 

 狮子桥

 

    一部热播的芈月传》春申君黄歇黄歇与楚国公主联系在一起谈了场恋爱尽管纯属艺术创造,但黄歇墓建于黄质大山山腰已是事实。尽管全国各地争建墓地者都依据史实为凭证,各有道理。 

 

    GPS黄质村,它会把你带到G107国道旁的海吉星大门口。几年前寻访黄歇墓时,这里曾是通往黄质村村道的入口。尽管现在已是面目全非。由海吉星大门进后门出,再左转沿水泥路往村里走,在分叉路口仍可看到黄歇墓的指标牌。穿过黄家老屋,走过田埂,当你看到河道旁的岩石时,狮子桥便到了。。


2016-04-16_15-59-32_5154c9.jpg

2016-04-16_15-35-36_68ca6c.jpg
2016-04-16_15-37-18_696adb.jpg

2016-04-16_15-37-20_656c4b.jpg

2016-04-16_16-21-00_52415a.jpg
2016-04-16_16-25-06_642919.jpg
2016-04-16_15-38-10_5c18b1.jpg

2016-04-16_16-10-08_3f07a7.jpg
2016-04-16_16-23-44_5b6cc4.jpg
2016-04-16_16-24-16_62d230.jpg
2016-04-16_15-34-32_553cb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12 9:11: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福祠村天子山

 

    从南桥出来,沿天子山大道前行,终点舒家窑。大道的另一端隔湖相望就是李木匠。本是连接五里界与湖泗通咸宁的便捷之道,只因横跨梁子湖的仙人湖大桥未通过环评资金短口等诸多原因始建于2004年的天子山大道至今未全线贯通。但这并不影响登天子山观景台一览梁湖之浩瀚。

 ‘’

    登台远眺,夕阳西沉,梁湖、田园之美无处可比。一句传说中的“沉了高唐县,浮起荷叶州”的美景不过如此罢。

 

       

友情相告 登天子山,还有福利相赠。谁去谁知道!提醒一句:福利的范围仅限平台。

 

2016-04-16_17-55-42_2b9ff0.jpg
 

2016-04-16_17-51-46_39363b.jpg
2016-04-16_17-53-04_329130.jpg
2016-04-16_17-55-00_3ee322.jpg
2016-04-16_17-53-06_340881.jpg
2016-04-16_17-53-10_2ede52.jpg
2016-04-16_17-58-22_2e1717.jpg
2016-04-16_17-52-30_36db48.jpg
2016-04-16_17-51-58_298509.jpg
2016-04-16_17-54-52_2a2f43.jpg
2016-04-16_17-55-10_2a87a4.jpg
2016-04-16_18-03-56_24f93a.jpg
2016-04-16_18-11-54_2a9ef2.jpg
2016-04-16_18-17-10_28e829.jpg
2016-04-16_18-21-26_1cc5ea.jpg
2016-04-16_18-21-56_2799f4.jpg

2016-04-16_18-25-02_408e88.jpg
2016-04-16_18-26-22_47e3c4.jpg

 

    周未去五里界寻新桥,走到天子山大道尽头。发现现场已架起了勘探设备,大桥设计方案也在筹备之中。全线通车指年可待了。

 

  2016-04-24_08-39-10_4baa24.jpg

 

 

    江夏区天子山大道,又称武咸一级公路武汉段。江夏区南北走向的中轴干线,也是1+8武汉城市圈的连接公路之一,起于江夏五里界花山大道,途经纸坊街、乌龙泉街、梁子湖风景区、山坡街、湖泗街,止于咸宁贺胜桥许家海,全长约42公里,路基宽24.5米,为设计时速80公里的快速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6 10:37:4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古桥---024

 

新桥

 

   GPS定位江夏箭楼张,沿五里界往天子山大道方向,过古龙山庄、灵山村卫生所,右转,进村,车停28号门前,经指点顺着田埂小道,行五分钟新桥即现眼前。新桥宽不过2米,长约8米。一座保存相当完整的石拱桥。桥面条石光滑可鉴。金银花、野蔷薇挤成一团,花香怡人。近旁的老农正忙着套牛耕犁。水塘里窜出的新荷,露珠儿微颤。黄腿黑羽的鸟儿贴着水面,划出一道弧线飞过桥去。如画的清晨,距武昌站45公里。

 

img_20160424_082310.jpg
img_20160424_080641.jpg
img_20160424_082553.jpg
2016-04-24_07-47-24_69c1b7(2).jpg
2016-04-24_07-47-38_6fe07a.jpg
img_20160424_080956.jpg
2016-04-24_07-52-52_63e625.jpg

 

附近有一处断桥,只能如此而过了。


2016-04-24_08-02-40_655f89(2).jpg
2016-04-24_08-03-38_59c699(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5-30 17:06: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古桥---025

 

肖家湾高桥

 

    位于梁子湖大道长岭周上叶家咀湾的河道上。单孔石拱桥,长约8米,保存完整。

2016-04-16_13-27-26_686929.jpg

2016-04-16_13-27-48_519a63.jpg

2016-04-16_13-28-02_6274a0.jpg

2016-04-16_13-29-48_55f653.jpg

2016-04-16_13-31-38_49052a.jpg

2016-04-16_13-32-10_6ae85c.jpg

2016-04-16_13-33-52_60fac8.jpg

2016-04-16_13-35-18_62a803.jpg

img_20160416_135124.jpg

img_20160416_134734.jpg


 

    寻桥当日,正遇风雨初歇,河道水没腰深,村民“持枪”电鱼。。。

 

 

2016-04-16_13-41-52_592dbe.jpg

2016-04-16_15-31-26_4edb6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3 8:13: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古桥

 

6b6df753f45931bb.jpg

 

 

        黄陂河多,桥多。百年的老民居及古桥以灄水周边最为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遗存不少,后来由于人为及自然的损坏数量大减。趁着这98+的天气。慢慢道来

 

 

鲁台村双凤亭

 

    出城的路稍晚即堵,早六点出发,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依滠水岸边的鲁台山双凤亭曾为黄陂八景之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与程颐兄弟而建因程氏兄弟出生于黄州府齐安郡黄陂县城草庙巷程乡坊(今黄陂前川街文教巷),人称双凤,宋代即在黄陂城内建亭。明天顺七年(1463)复建亭于鲁台山麓二程祠内。现存双凤亭系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三层檐,六角攒尖顶,青筒瓦面,琉璃宝顶。亭中立方形石碑。每块石碑都是史实的见证。亭西面悬挂郭沫若题写的"双凤亭"匾额。

 

img_0846.jpg

 

img_0844.jpg

 

img_0848.jpg

 

img_0851.jpg

 

img_0855.jpg


img_0876.jpg

 

img_0858.jpg

 

img_0862.jpg

 

img_0849.jpg

 

img_0871.jpg

 

 

若大的园子打套太级相当惬意。跟师傅比划着沉肩、坠肘、松胯、屈膝。。。然后,肚子饿了。靠非凡的嗅觉,寻到了本地的狠角:百锦街乡里人特色粉面甜食店。位于百锦街与兴盛道交汇处。武汉市黄陂卫生学校对面。七点整长龙排起。十分钟才排到一碗面。师傅过早12元一碗的牛肉面,面一半,牛肉一半。味道独特。徒儿们吃的是4元一碗的原汤素宽粉,泡椒微酸有回味。唯一不足进餐环境有待提高

 

补充说明:大众点评也榜上有名。7货们称之为“黄陂最火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2-7 13:15: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古桥---01

 

 

骆家畈大桥

 

    面足汤饱,按计划沿前王线至骆家畈。GPS 前王公路骆家畈(公交站)。路面略有坑洼。沿线山坡微起,池塘初绿。四五分木兰草原的感觉。看过地图果然相离只有8公里。穿过滠水就是草原景区。

 

img_0881.jpg
 

img_0882.jpg


img_0890.jpg

 

  img_0885.jpg

 

 

    进村车停打谷场,沿土路行五分钟,即到桥边。当地人都叫它“大桥”。看来还有“小桥”。。。不知出嫁否?

 

img_0947.jpg


 

   

    骆家畈位于王家河街道南堰村骆家畈湾南滠水河支流港上,与三港汇流处该桥建成于明代,迄今约有几百余年历史。只是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是分辩不清。据最新的文物普查显示骆家畈桥是黄陂区最长的古桥。长约46米。宽约4米。因河道超宽,桥因势修建成S型,石拱桥有四孔无论你站在哪一点都只能看到三孔,倒是有点意思。河道早已淤积,浮萍、水草肆意蔓生。人们忙碌着放水耕田,小荷初露,白鹭依偎,却也不怕人。看时间才刚过8点,风吹起,云低卷,五月寻桥正当时。

 

 

img20160528094616.jpg

 

img_20160528_093823_hdr.jpg

  

img_0899.jpg


img_0902.jpg


img_0903.jpg

 

img_0904.jpg

 

img_0916.jpg

 

img_0920.jpg

 

img_0924.jpg

 

img_0937.jpg

 

img_0939.jpg

 

img_0940.jpg

 

img_0941.jpg
 

img_20160528_094934_hdr.jpg

 

img_20160528_095324_hdr.jpg

 

img_20160528_10381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2-15 13:25:1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古桥--02

 

 

罗汉寺半河桥 

 

    半河桥位于罗汉寺龙兴街加油站附近的路边。沿S310过沈家店后,注意看路右侧的半河桥石碑。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全省体量最大的一座石拱与梁柱结构结合的古桥。此体量的拱梁组合桥在全国也不多见。

 

  img_0737.jpg

 

    此桥始建于明未清初。横跨龙须河,先为直桥,因洪水冲毁数次,后依托河道中礁石修建成Z字型。原桥桥长约16米,宽4米。桥身分东、中、西、三段,5孔。打磨规整的青石条平铺顺砌,错落相衔。桥两侧原还建有青石护栏,上刻八仙等神化故事。现已损毁。 1988年前后半河桥边的“功德碑”还剩大半截躺在地上,镌刻着建桥者李善仁、周玉德、张振磊及从多捐资者的名字。可惜的是这些历史见证都已不复存在了。

 

img_0693.jpg
img_0696.jpg
img_0700.jpg
img_0702.jpg
img_0704.jpg
img_0713.jpg
img_0726.jpg
img_0734.jpg
img_0745.jpg

img_0756.jpg
img_0757.jpg


  

  桥下游河岸呈缓坡,河水中冒出绿草如茵的小绿洲数座。牛儿吃草,鸟儿吃虫。过村即是大片的水田,河水被抽进田里,哗哗地流淌。时不时的有人挑担、骑车过桥,也有我这样的,只为看桥而来。。。

 

 

img_0739.jpg
img_0740.jpg
img_0741.jpg
img_0742.jpg
img_0748.jpg
img_0749.jpg
img_075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21 16:04: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回帖

845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456
发表于 2016-6-7 0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吗?太好了,非常喜欢







抽湿机 http://www.kawasima.cn小店出售各类空气处理设备,淘宝店铺搜索“方凌电器”就可以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4321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513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6-17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脚在2016-4-18 11:10:00的发言:

 

    听说南桥近来结束了修缮,重新立了碑,整修了桥体,天子山大道与铁贺路相接通往湖泗的这一段已正式通车。于是趁着周未,上路了。。。

 

 

        记得两年前初探南桥时,经S314陈六村左转进入天子山大道,当时路基才形成,部分路段被大车碾压后如同拧麻花一般,我们以N种S型行进,慢慢地接近南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6-04-17_08-45-40_3a503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6-04-17_08-47-18_3ea81c.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6-04-17_08-47-36_40e98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6-04-17_08-49-24_52056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以前桥南的石碑移至大道旁,上写着"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60417_09110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60417_09172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60417_09133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路的另一侧也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写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泗瓷窑址群(南桥垴遗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60417_09021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顺着南桥上游而行,还有一座三孔四墩平梁桥,架在二股水道交汇处。当地人称之为“大南桥”,损毁严重。这水经南桥汇入鲁湖,鲁湖又通长江,可想而知几百年前这里烧制好的陶瓷通过水路运往各地应是何等的便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2016041709433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2016041709451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2016041709575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6-4 11:59:11编辑过]

这个南桥 好漂亮,要去看看 ...............祈楼主引路

去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http://liuweimaster.blog.163.com/ QQ 2752774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刘郎才气在2016-6-17 9:40:00的发言:

这个南桥 好漂亮,要去看看 ...............祈楼主引路

 

    走G107由贺胜桥转入铁贺路即 S 314  过陈六桥后见十字路口左转上天子山大道。行车四五分钟看左手边路旁的石碑,即到南桥。随后沿天子山大道直行,可登顶天子山,一揽梁湖美景。


     2016年12月初又走大南桥时,发现一桥墩损毁严重。若不在枯水期及时修复,来年再遇大水,桥墩必垮。可惜了。。。

 

mmexport1480773659429.jpg
mmexport1480773653435.jpg
mmexport1480773662374.jpg

 

         2017年冬,江夏区文物所在得知大南桥损毁一事后,立刻着手修复。只是桥面的青石条因石料匮乏而用预子板替代。对古桥而言又是一件善举。3月一座“新桥”重现眼前。石碑上刻着“大屋饶三眼桥”。


qq图片2017031608301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16 8:34:0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六桥--03

 

二太桥  

 

    二太桥位于长轩岭街鸳鸡坡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10年)前后,相传因一权贵的二太太求子心切,施善求福捐款修建而得名。桥长20米、宽3.3米、高5.5米。五墩平梁桥。目前已是危桥,与正在施工中新桥相隔不到十余米。老桥隔着滠水与木兰山相望。二太桥因水患屡毁屡建,原桥北处耸立着一块高2米记载着二太桥历史的石碑,可惜1960年前后被砸毁。

 

    按资料所述我们由鸳鸡坡村进。不曾想一段最烂的搓板路等着我们呢。正确线路:G108 27公里处,短岭刘李湾右转,沿乡道至竹林村左转不远即是二太桥。

 

img_1011.jpg

 

img_1015.jpg

img_1017.jpg

img_1024.jpg

  img_1033.jpg

img_1013.jpg

 

img_1022.jpg

 

img_1026.jpg

img_1028.jpg

img_1029.jpg

img_1030.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2-17 13:08: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陂古桥---04

 

张都桥

 

    位于长轩岭张都桥村的张都桥也是危桥一座。早已禁止通行,公路桥与其相隔不到五米。老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桥全长29米。宽4.4米。高6.5米。石拱单孔,孔呈桃型。桥北面正方雕有龙头,龙面部分被毁。桥南面刻有龙尾,因桥旁的树木繁茂,寻它不到。

 

img_0792.jpg
img_0793.jpg
img_0784.jpg
img_0786.jpg
img_0785.jpg

img_0783.jpg

img_0790.jpg

 

 

        沿滠水而行,张都桥村沿岸的山坡上都开满了白花。清香十里。初以为是栀子花。其实不然。它是栀子花的单瓣品种当地人叫栀果。花谢生果,其果可入药,是一种中药原料。

 

img_0771.jpg
img_0776.jpg
img_0777.jpg
img_0779.jpg

 

 

白露一过花儿结了果,可以采摘了。


img_20161016_083621.jpg
img_20161016_083525.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2-6 10:31: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4 22:33 , Processed in 0.81004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