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湖滨

精彩山西纵横七日 (基本费用641元/每人 详见131楼)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0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在咆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0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0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0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途中的黄土高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1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碛口古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1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919
发表于 2009-10-11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山分南线.北线,北线即恒山后山(天峰岭南北一分为二,南面就是恒山古建筑群,即恒山前山。背面指恒山后山)。旖旎的自然风光,雄浑的山川文化,在这里得以体现,可惜的是只有少数识者有幸登临,究其原因,还得从头说起,从天地有五岳以来,北岳恒山作为国家江山的象征,古帝王们尊崇其为神,于是在前山修建寺庙,历代进行扩建、修复,直至今天的规模。帝王们主要在北岳进行祭祀活动,以登前山为主,祈求国泰民安,历代的传统沿袭下来,如今人们登恒山登前山已成为一种默认方式。按旅游景观来分类,可以这样说,前山主要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而后山则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这也是北岳的特别之处。  从浑源县城恒山南路牌楼处驾车向东行1公里,拾级而上,开始进入恒山北线,幽谷险峰,叠嶂拨峙;奇花异草,芳香扑鼻;绿树成荫,松涛阵阵;鸟鸣雀叫,如入画中。驻足远眺,让您思绪
飞扬。顺着平整的石板路,整洁的台阶蜿蜒而上,栈道、铁桥、汉白玉桥凌空飞架,侧身府视,深渊数十丈;抬头仰望,山峰直插云霄;路逐渐变窄变陡,峰回路转,最陡处几乎垂直,只能容一人攀登,过了此处,路开始变缓,向上攀登数百米,可到白龙堂,沿途您可看到形状各异的奇峰怪石,花草树木,美不胜收。沿白龙王堂向上路开始好走,十几分钟可达主峰天峰岭峰顶,环顾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心胸豁然开朗,可谓“不识恒山真面貌,只缘身在前山中”。沿路而下,到达恒山前山庙群区游览。
     恒山在大灵公路边不起眼的地方,找到山门交款20元/人买山门票;车子再开3公里山路到停车场。攀登到半山腰还要再买景区门  票35元/人 在恒山这里连上带下2-3小时就够了(个人感觉55元游一岳比黄陂木兰天池等收费山强)
   浑源县城-悬空寺,约4km;悬空寺-恒山山门,约1km;恒山山门-恒山景区,约3km
    悬空寺在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 景点很小,远看足以,不必登攀
     悬空寺60元/人,停车10元

 

进山路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02:4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望悬空寺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9:57:4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9:58:5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04:0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08:10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09:2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10:3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11:5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13:0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8458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96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1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版悬空寺

庙区最高处很陡,许上不许原路下

 

恒山之行超值,看到满山恒山红叶

 

[此帖子已被 好心情 在 2009-10-11 10:17:5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730
发表于 2009-10-11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凑热闹哦:)

晋祠部分施工中,争取晚上完成。

盐湖的倒影:

碛口的夕阳:

李家山的角落:

 长城外,古道边:

 

 

[此帖子已被 米朵 在 2009-10-11 11:11:16 编辑过]

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因为稍纵即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39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3
发表于 2009-10-1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育王塔概述 
  阿育王塔座落在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
  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阿育王塔初建于隋仁寿元年,为木塔,600年间历遭三劫。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2年,改建为稳健挺拔的造型和砖雕的印度"陀罗弥经",使其成为藏式佛塔中的佳作。
  据介绍,阿育王塔下有地宫,储存有佛舍利、佛像、佛经等物。地宫上建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在台基正中央,为单层喇嘛塔,砖砌,圆形平面,周长60米,高40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座高大,为须弥座形式,束腰周围刻有花饰、荷瓣及陀罗尼经,是其他喇嘛塔中少见的雕刻方式。在中国现存元代喇嘛塔实例中,此塔的造型、比例和建造艺术有其独特之处。1948年春,周恩来、任弼时随毛主席居代县时,曾在塔旁摄影留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

 

 

[此帖子已被 清清果 在 2009-10-11 11:18:4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5 06:15 , Processed in 0.0604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