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里耶,地处偏远的湘西山区,人们印象中的“荒蛮”之地,何以能拥有如此绚烂的文化遗存?日前,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裴安平,初步打开了这个问号。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配合省重点工程碗米坡水库建设中的龙山县里耶镇‘十里防洪长堤’的兴建,今年4月,省考古所对里耶镇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这给人的印象是:省考古所“盯”上里耶已经很久了,是这样吗?
裴安平(以下简称“裴”):确实,里耶早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世纪70~80年代时,考古人员就在这一带进行过调查,当时就发现了为数不少的战国及汉代的墓葬,并且还发现了简牍。90年代末期,由于水库的兴建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我们考古所遂组织人员对库区进行了专项调查,发现了80多处文物埋藏地点。令人惊讶的是,调查发现,那里的文物的时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秦汉,而商周时期、战国到汉代这两个历史段落为其中的两大亮点。2000年3月,我们又专程到永顺、里耶一带进行了考察。这几年的考古工作使我们意识到:湘西不是文化荒漠,不是文化边缘地带,更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峻岭,而是从旧时器时代起,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香火不断”。这一次的抢救性发掘的结果,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记:于是我们就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偏远落后的里耶,竟然拥有如此多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存?
裴:其实,从地理条件来讲,里耶拥有很好的生存环境:它处在酉水边上,通过水路与处界的交通比较方便;酉水给粮食生产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里耶一带还是个很不错的山间盆地。这些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古人在此频频建城。实际上,我们在里耶一带发现了3个战国到汉代的古城,3个城呈“品”字形排列,发现大量简牍的即是处在西南角的那座古城。
记:历史上人们在此频频建城,是否还有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道理?
裴:不错。楚人在湘西经营的重点是酉水一带。酉水对于楚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楚人在战国时期的战略要道,它接通贵州、重庆一带,还能通往云南。另外,湘西的铜、锡等矿产资源丰富,而它们是制作青铜器的重要原料。以上这些对当时的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楚人当然要在这里精心经营。
记:秦人何以也来到了这里?
裴:里耶在当时是军事重镇,秦要一统天下,要拔掉楚国这个眼中钉,必须拿下里耶。一号井中,既有秦人简,也有少量的楚人简,就说明秦楚两方曾在这里交会过。另外,从简牍的内容来看,多为政治、军事方面的记载,这也说明了里耶当时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
记:一口井中有数量如此多的简牍,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裴:这很可能是秦楚之间的拉锯式战争造成的,即简牍是分期分批被丢进井中的。先是楚人在这里盘踞,然后被秦人占领,后来楚人又把它夺了回来,如此反复。秦人在撤退时,为了轻装上阵,遂把大量的简牍丢进井中。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长沙晚报 刘吉芳 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