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同同在2011-9-25 16:28:00的发言:
说到耳环,我好像没有发言权。
早年流行打耳洞,我因为皮肤敏感,拒绝一切首饰,耳环在我眼里也是俗气的象征。
后来浮光掠影,知道在国外,佩戴首饰,特别是耳环戒指,那是基本礼仪,就和穿衣服一样必须。
有次看电视,谈到女性装扮,提到夸张的首饰是转移别人注意力的诀窍。对于一个没什么特色的女人,如果你身上再没有披挂上这些,你让人视线放哪里呢?
目前我正在考虑打个耳洞,买什么样的好呢?静等你们抛出来的美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5 16:36:02编辑过]
同同抛了玉,一般就来搬几块砖吧。
耳环的历史我一无所知,我想,耳环在新中国发展的时间大概就30年左右吧。
六、七十年代中国流行清一色的灰色,全中国男女老少一眼望去,灰压压一片。那个时代,使用耳环的人不必说,是少之又少的。
我想应该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侵袭,一下子冲开人们被禁锢的对美的追求,耳环才正式走入大众的生活。
一部分新潮的人,率先戴上美丽的耳环。大大的圆脸,戴着一对同样又大又圆的耳环......很多不合适的搭配给耳环做了反面的广告,
因此,我也有同同一样的想法,戴耳环真难看,怪里怪气的,绝对在心里将其跟自己划清了界限。此生,有我没它!
其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很难,有时候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前年,我们部门来了一个实习生,个子有点高大,脸形颇圆,这样外表的女生给人的映像就是一般,而她却不---因为她的耳环。
当然,主要是她的气质,但耳环是展现她气质的重要媒介。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耳环的魅力。她总是能恰到好处的将耳环和当天穿的衣服协调起来,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个小小的耳环,不经意就显示了与旁人的不同,她的细腻、她的可爱、她的魅力。
细聊才知道,她刚在韩国做了一年交流生,在韩国时穿的耳洞。
我的心就动了,我的脸型也是颇圆的,她戴耳环好看,我也应该好看......
哈哈,三十来岁的人也冲动了一次,周末就赶到江汉路,在万达找了个摊,鼓着莫大的勇气,去挨了2下戳。
过程曲折,那个流血啊、化脓啊、个中滋味,只有同道中人能解。
每当想放弃之时,我就默念英雄语录,流血算什么,只要美丽真。
从此,咱败家又多了一个内容......
偶买的那个耳环之多啊,一大盒子,珍珠的、银的、铂金的,琳琅满目,有中性风格的、有偏妩媚点的,总之,简约是基本。
最近把头发剪了,发现很多耳环和发型不合适了,偶一口气又败了8对耳钉。
因为偶有情报,常买的那个专柜品牌在汉正街有批发,所以偶直接去批发,拿个篮子,看得差不多的就直接往篮子里丢,4折便宜嘛....
呵呵。
PS:耳环这东西和衣服一样,和自己的风格搭,就OK,关键是适合自己。
O了,砖头丢完了。同同赶快行动吧。茬子也去打个耳洞,做个FASHION的体制内的人.....,与时俱进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15:54: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