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石牌还真不知道这里在抗战时曾经发生过著名的石牌之战--号称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怪自己对抗战历史了解甚少。以前以为胡琏也很庸,不想还有一此奇功。 1943年,武汉失守,日军第11军溯长江疯狂直上,占领宜昌,企图长驱直进重庆,打下陪都,从而一举占领中国。 那时,川鄂之间依然不通公路,日军只有夺取石牌,才能沿长江三峡,进逼中国陪都重庆,尽早结束在中国久拖不决的战局,石牌一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成败。石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所有的船都要在石牌的脚下转弯。正因为这个弯和两岸兀立的石壁,自古以来它就是据守长江的天险。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石牌在当年一战成名。 在这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前,日本陆军所向之处,虽然也遇到过顽强的抵抗,但大都以中国军队的最后退却为结局。可是,就在石牌,中国军队在数量超出自己的日本王牌陆军面前,像钉死在石头上一样,一步也没有后退。 1943年5月27日正午,石牌要塞最惨烈的战斗开始的前一天,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石牌守将胡琏打过电话,询问:“守住要塞有无把握?”或是因时间紧迫,胡琏只回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据曾经参战的老兵回忆,在石牌阵地,曾有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响,“那时候当然不是在睡午觉,那仗打到不能打枪了。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日军拼刺很厉害,他们在战斗相持阶段决胜的法宝,就是用冷兵器一决输赢。面对那样的敌人,除非你抱死一战,否则断无取胜的机会。而今天的这群中国军人恰是决心必死的。他们拜过天了,他们发了誓,除非死,绝不让日本人打过去。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不知道在上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但战争的结果是: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石牌。 历经一个多月的血腥厮杀,中国守军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歼敌25718人,击落敌机45架、炸沉敌舰船122艘,是为鄂西会战。该会战中,“石牌保卫战”尤为关键,尤为惨烈,尤为传奇。 因为石牌特别的地理位置,1943年鄂西会战中,蒋介石才强调“军事第一,石牌第一”。也正是因为石牌特别的地理位置,中国军队才能以少胜多,在抗战史上留下一段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