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冬,河南镇平、西峡等地的橘贩子在郧县柳陂镇青龙山收购柑橘时,一辆运橘车因路面泥泞陷在坑中前进不了,于是橘贩子请附近的村民搬来石头填路。这一搬不要紧,精明的橘贩子似乎发现了什么宝贝,他们从路旁拾起几个“石疙瘩”小心翼翼地装入车中。一路上,橘贩子还不时向当地老百姓打听“石疙瘩”的情况。要说这“石疙瘩”,当
地的确很多,山洼里、石坎上、稻场边、耕地里随处可见,老百姓甚至用它来填充屋基、垒猪圈,再平常不过。难道说这“石疙瘩”里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时隔不久,橘贩子又返回青龙山,“爽快”的橘贩子以每枚几毛钱的“高价”收购这些在当地老百姓眼中一文不值的“石疙瘩”。橘贩子花钱买石头——这一奇怪的举动,让当地老百姓感到十分蹊跷。有人私底下向橘贩子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橘贩子一语道破天机——这“石疙瘩”能变成“金疙瘩”。 1995年5月中旬,应郧县人民政府的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关康年、方耀华教授一行实地考察了青龙山、红寨子等地。让专家们惊喜的是,河南西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深埋于地表数米甚至十几米之下,而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俯拾即是。
经地质专家勘察发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由卧龙山、红寨子、青龙山、土庙岭、磨石沟、庄沟等化石群组成,赋存在晚白垩纪地层的粉红色砂砾岩中,距今约13500万-6500万年。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为中生代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恐龙蛋化石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群落。在青龙山一带4平方公里范围内,恐龙蛋化石比较集中的地方就有8处。在保护区红寨子北坡、土庙岭区,可见到6个产蛋层,少数为2个层位,除在个别层位只见到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外,绝大部分层位的恐龙蛋化石均保持较原始的成窝状态。化石的主要形态有卵球形、球形、扁球形等,蛋壳颜色可分为浅褐、暗褐、灰白色三种,分别属于五个恐龙蛋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8 22:53: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