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天是从鹤峰县城直达彭家寨景区,离开彭家寨景区后,又直达来风县城。
来凤县的主要景点有:舍米湖摆手堂、仙佛寺。我们本打算去一下舍米湖摆手堂,听说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不过离来凤县城还有五十多公里。但考虑到有更重要的景点要去玩,于是我们专门来到了来风县城的一个摆手堂看了一看,看看摆手堂究竟是一个什么景点,顺便打听一下舍米湖摆手堂值不值得去玩一趟。当我们来到来凤县城摆手堂的时候,刚好碰到正在上班的一位佛教系统付局长。我看他有点身份,就把我们的旅行计划全部摊了出来,请他提意见,看那些景点值得玩,那些景点不值得玩,我便一一的做了详细记录,这次记录对我们帮助很大,减少了我们旅途的时间和金钱损失。
经了解得知,来凤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据衬里老人讲,他们都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 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护,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古朴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土家先民发祥于长阳武落钟离山,巴务相为其最早的领袖,号为廪君,古称巴人。巴人后迁至施南(今恩施州)、湘西(现湘西州)、渝水(今重庆市)等地,少数迁至贵州省境内,古巴人战争阵前舞蹈谓巴渝舞,后由渔猎发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后,巴渝舞加进了一些农耕畜养动作,演变为后来的摆手舞,于喜庆节日、山民集会共舞同乐,沿袭至今。
在来凤县城二三公里处,还有一个仙佛寺,后经图片介绍,发现是个小型的石窑,虽很有特点,但比起龙门石窑和云冈石窑、莫高窑,那小得不能再小了,于是我们放弃了这次行程,从来凤县城直接坐汽车到了咸丰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