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一觉醒来,早就把白娘子忘了。今天不去西湖,就逛逛我面前的这条南宋御街。 所谓的南宋御街,其实就是中山路,穿西湖大道,和中河高架平行。昨天为了避开西湖景区周围的高价酒店,竟盲目选择了这个热点地区,难怪价格不比西湖周边差多少。打着南宋的旗号,一点也没有古代的风格,我看民国的味道更浓些。好在我喜欢民国风味,也就原谅了这剂狗皮膏药。

南宋御街
值得肯定的是规划者对这条御街的介绍蛮详细,我没费多大周折就了解到这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为皇帝朝拜祖宗专用的道路。古人以孝治国,所以在这上面毫不心疼地铺张浪费,这起码比以德治国实惠点,还留了景观给后人玩赏,而且拉动了消费,刺激经济。 文献记载铺设这条街用了一万多块石板,但现代考古只发现了几块香糕砖。是不是它们和南宋风格一样变成了土,埋在了地底下?等逛到中山南路112号,发觉我的猜测有点靠谱。这里有个开放式御街陈列馆,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看到了深埋在地下800年的御街,只不过仍然没看到石板。难道和雷峰塔的砖头一样,被贪婪的百姓们背回家盖房子了? 杭州是奢侈品销售量很大的城市,我久闻大名,所以,也就不可避免的被价格标签雷倒几次。一个打扮得蛮文化的大哥,蛮有风度坐在他店子里,我仰慕不已。进去一瞧,卖瓷器的。都是成千上万的价格,我吓得缩回了手,还生怕带出来的风扫倒了这些贵重玩意。 我对宋明风格的家具很感兴趣,只要路过都不会错过。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店子里,我终于亲手摸到了紫檀木的家具。一个柜子20多万,一张书桌30多万,一个衣橱60多万,一张雕花大床80多万......买不起我就留到相机里带回家欣赏不行么?不行!坐在二楼吃早餐的老板听到快门声马上站起来呵斥我不准拍照。

价值20多万的紫檀木柜子

价格不菲的仿古家具
好吧,就老老实实拍些街景。当决定拍什么后,心态平和了,这么长的街逛起来也不觉得累。 正在疑惑这条长长的御街何处是尽头,我眼前一个十字路口,街道上的建筑风格明显有了变化,再不是砖混结构,而是那种飞檐斗拱的木结构老式房子。走近看路牌,写着河坊街,原来著名的清河坊就在这里。这条街上人山人海,和西湖有得一拼。不过人为做旧的痕迹太明显了,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仿古街道差不多,骗骗洋人还行。

特色建筑

五芳斋粽子

南宋御街上的观光车

河坊街
西湖龙井我没有买,虽然有些跃跃欲试,我谨记着朋友的嘱咐:凡是在门口摆着锅现炒茶叶的都不要买。整条街上大部分店子是卖茶叶的,每个茶叶店都在现炒现卖。 不过河坊街也不全是这样,还有几个货真价实的,比如方回春堂和胡庆余堂。这两个国药馆分别有360多年和230多年的历史,让人惊讶的是现在仍然在坐堂应诊,而且里面人山人海,大部分是来讨不要钱的凉茶喝的,说是里面放了甘草等等什么中药,清咽润喉生津止渴,如果还有壮阳的功能,我看门槛都要踩破。

方回春堂

胡庆余堂高大的白墙

胡庆余堂大门

大堂内
这种风格的仿古街逛得太多,也就没了感觉。说句实话,对河坊街没有留下什么难忘的印象。唯一有印象的是江南朱家铜屋,屋里的家具、摆设,连墙壁、门廊、窗子都是铜做的。这也罢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你根本看不出是铜,就和一般的房子没有两样。中午鼓足勇气踏进了一家比较气派的酒楼,西湖醋鱼和东坡肉名气很大,实际上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好吃,比较满意宋嫂鱼羹,味浓鲜美,酸酸的,既开胃又下饭。

江南朱家铜屋

铜门廊

铜佛像

河坊街上的武大郎饼
我对有钱人一直是羡慕嫉妒恨,富可敌国的官商胡雪岩是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一定要去拜访他的故居,顺便讨教一下致富经验。故居在一个窄小的巷子里,大门很低调,这不奇怪,大凡有点素质的富人都不张狂。但进去以后就不同了,深宅大院,富丽堂皇,及其讲究。古时候的富人会生活懂生活,名堂也多,有规矩也有品味,不是现在这些有点钱就装逼的浅薄之人可比。

胡雪岩故居大门

进去以后是另一番景象——阔气

富贵之家
按照计划是准备逛了胡雪岩故居后去六和塔的,恼火的是差一步就赶上一辆去六和塔的公交车,然后一个多小时也没见第二辆过来。那就先去灵隐寺,六和塔等明天和雷峰塔一起逛,也可以顺便比较一下。中国人口太多,假期还要一窝蜂挤在一起。从四路车的起点站开始,平时要用40分钟的时间,今天用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到灵隐寺,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 打门票进入灵隐寺景区,但要踏进传说很灵验的灵隐寺还得另买门票,而且人满为患的地方我也没兴趣,干脆不进去了。好在灵隐寺后面的永福寺不错,具有江南园林的特点,正是灵隐寺香火太盛,人们趋之若鹜,反倒成就了永福寺的清幽,我第一次觉得寺庙和书中的描写相符,也第一次对寺庙有了依依不舍的感情。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 2:12: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