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游景点介绍
恩施旅游景点介绍 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多奇峻岭,河谷暗流,飞瀑流云,奇洞异窟,特别是溶洞、溶沟、伏流分布广泛。武陵山、巫山、大娄山、大巴山四大山脉穿越其境,长江从恩施州东北角穿过,清江等数百条河流横贯东西,小高原、小盆地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恩施自治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恩施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恩施州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居住着土家、苗、汉、侗、蒙古等27个民族,人口387万,土家族占总人口33%,苗族占15.5%。
恩施自治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上古时属禀君国,广告为巴国地,战国属楚巫郡,秦汉属黔中郡、南郡,三国吴及晋为沙渠县,北周置施州,隋为清江县。由唐至清隶属名称多变。其间雍正六年(1728年)称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思是皇帝赐恩于施县,从此定名,沿袭至今。从秦统一到元以前,土家族聚居地称为"巴郡南群蛮"。元至清雍正年间在恩施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为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置施南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先后将鹤峰、巴东划归恩施管辖,成为八县之始。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曾为湖北省战时省会。1949年以后,设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巴东、鹤峰、来凤、咸丰、宣恩、建始六县。1997年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恩施市。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62%,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的美誉。已知的植物品种达3000余种,树种资源占全国现有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达50多种。有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有珍贵的珙桐、银杏、台湾杉等,植物中有不少名贵中药材,如:黄连、党参、当归等,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高。矿产资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门类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种矿藏60多种,矿产地366处,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五分之一。尤其是近年发现的世界独有的硒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硒都"。
恩施州是中国四大烟叶生产基地之一,白肋烟产量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西欧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坝漆"名冠全球",茶叶、柑橘等传统土特产品久负盛名。恩施民风淳朴,民俗奇特。土家人饮"咂酒",住吊脚楼,唱山歌,对山歌,唱哭嫁歌,喜欢"撒尔嗬"和"巴山舞"等群众性舞蹈,擅长表演肉莲湘、傩戏、八宝铜铃、毕兹卡等传统舞蹈,织"西兰卡普",葬"岩葬"等,具有原始、古朴的土家气息。起源于土家男女谈情说爱的"女儿会",质朴粗犷的土家歌舞"摆手舞"是吸引游客参与的好项目。
恩施州区位优势明显。西端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东端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北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相连,南通湖南张家界。恩施州与长江三峡、张家界两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中国旅游的"金三角"。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随着国家大量资金投向恩施州,恩施各族人民几代人期盼的铁路梦,高速公路梦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将变成真实而生动的现实,恩施州将成为川渝西出、东部西进的"桥头堡"。
恩施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这里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州内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极富特色,星斗山、七姊妹山、铁厂荒、长岭岗等自然保护区秀色宜人。八百里清江尽皆画廊,这里有"神州第一漂"--清江闯滩;中国第二大石林--恩施梭布垭风景区翠屏环绕、群峰竞秀、妙若盆景;幽深奇绝的洞穴奇观--恩施龙麟宫风景区将把您带入人间仙境;华中土司第一城--恩施土司城将带您去亲身感悟曾在恩施施行达450年之久的土司制度及文化;国家4A级景区、"湖北十佳旅游景区"神农溪漂流如诗如画如锦;国家级森林公园坪坝营万亩古杜鹃争奇斗艳;壮丽天成的腾龙洞、黄金洞、玉龙洞等天然溶洞堪称世界地质奇观,是游客争相观览的佳景;特别是新近规划建设的恩施大峡谷景区,内有世界最美的地缝,有世界公认的第一长暗河,有举世无双的绝壁与峰林等,集雄、奇、美、幽、绝、野、秀为一体,构成一幅幅天然胜景。还有利川的鱼木寨、大水井,来凤的仙佛寺,咸丰的唐崖土司皇城遗址等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
恩施州作为湖北省三大旅游区之一的民俗生态旅游区,将是未来5~10年湖北省旅游再创辉煌的重要依托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是湖北省"十一五"旅游规划的后劲所在。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州"战略;确定的形象定位是"中国健康旅游基地--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产业定位是"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建成恩施州重要的支柱产业;目标定位是把恩施州建成中国健康旅游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恩施水布垭旅游区地处巴东县东南部、“人间最美清澈”的八百里清江中游。
【恩施水布垭旅游区介绍】
它位于长江三峡与张家界两大国际景区之间,沪蓉西高速和宜万铁路横亘景区一侧。便捷的进入方式和优越的旅游资源使它成为鄂西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东接宜昌武汉、西启恩施重庆的独特区位优势更是使它成为恩施旅游圈的东大门。
高度和建造技术均为世界第一的水布垭高坝,使清江中上游出现了翡翠玉带缠青山的美妙景观,也使景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江水澄澈、植被丰茂、峰奇石异、流泉飞瀑、野僻幽静是景区五大特色,巴人文化、土家族风情是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龙潭瀑布、香炉石、巴王峡、龙背溪、三里古城、五兄弟奇峰、童子礼佛、神女石、雷公岩、鸣翠峡等景点更是各具奇姿妙态。
2008年,景区建成了幽雅舒适的游客接待中心,同时投资800多万,打造了清江流域最为豪华的游船“清江之翼”,典雅而极富人性化的设计使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宁静中获得极佳的观景感受。
【恩施大峡谷】
位于恩施市屯堡和板桥境内,正处于恩施-利川-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318国道横穿景区,距恩施市区30公里。峡谷以庞大著称,险峻传奇,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水质清幽,有脱胎换骨之感受。峡谷中沐抚大小龙门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百座独峰,仅200米以上的独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谓举世无双。峡谷全长108公里,其间近10公里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有开发价值的景区达300余平方千米。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畅,这些绝美、奇美、雄美、优美的景色与原始森林、梯田山庄、远古村寨构成一幅雄伟壮观、古朴和谐的景象。主要景点有大河扁、大小龙门、云龙河瀑布、前山绝壁、马寨绝壁、朝东岩隧道、车坝水库、罗针田农庄、天楼地枕电站、铜盆水森林公园等。
【腾龙洞】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近郊,距利川市城区6.5公里。属地文景观类风景区。2003年9月,利川腾龙洞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投巨资1.5亿元打造腾龙洞,使之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一大旅游品牌。2006年5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营运。
腾龙洞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以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与旱洞相连,主洞与支洞互通,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的神奇风光和独特魅力而驰名中外。洞口垂直高度74米,宽64米,洞长52.5公里,该洞穴系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步入洞中,极品的自然奇观、大尺度空间效果的激光电子剧场和大型原生态歌舞"夷水丽川"等,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化,感受到当今高科技的冲击波,还可以体验到原始野趣的乡土歌舞和亲身参与的快乐。2005年10月,腾龙洞被中国地理地质界、风景旅游界最具权威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神农溪】
国家4A级景区。位于长江之滨,地处西陵峡与巫峡之间,在距巫峡口2.5公里处的巴东县西壤口汇入长江,长江岸边旅游码头星罗棋布,旅游客轮在此停靠后游客可转乘环保游船进区游览。属典型的水域风光类生态旅游风景区。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有关部门开始组织游客用原始、古朴的"豌豆角"木制扁舟放漂,游客一路上可尽情领略两岸山水蓝天一色的美景和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1985年向社会开放。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纳17条支流。碗豆角木扁舟是神农溪保存千年来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土家纤夫是古巴人纤夫的活化石,土家民族文化和纤夫文化的结合,是神农溪旅游文化的内涵。
两岸景观独具特色,集"雄、秀、险、奇"于一体。现已开发利用四个峡段:龙昌峡、鹦鹉峡、绵竹峡、神农峡。其中,龙昌峡以"雄"称奇,鹦鹉峡以"秀"见长,绵竹峡以"险"著称,神农峡以"奇"闻名。三峡工程蓄水之后,水位上升,游客乘环保游船观光龙昌峡,鹦鹉峡,美景尽收眼底。神农峡和绵竹峡仍实行木扁舟漂流,古老朴实的纤夫拉纤及原始的土家族"豌豆角"漂流依然保存完好。两岸有千古之谜的古巴人"悬棺"和岩棺葬群,古栈道遗痕依稀可见,沿途可探寻古巴人的足迹。神农溪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精华,峰峦雄伟险峻,鹰燕展翅盘旋,两岸植被葱绿,群猴攀援嬉戏,溪水碧绿清澈,绝无污染。
龙昌峡:全长5.7公里,雄峡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斜坡直插溪底,以"雄"见长。鹦鹉峡:全长7.5公里,峡中山峦耸立,层峦叠嶂,树木繁茂,虫鸣鸟叫,猴群攀援嬉戏,黄羊獐麂出没,野趣盎然,以"秀"见长。棉竹峡:全长17公里,峡谷蓊郁幽深,两岸峰岩夹峙,层次分明,绝壁千仞,以"险"著称。神农峡:全长约25公里,因峡中有一山峰,高约200米,酷似人们想象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以"奇"闻名。
【恩施土司城】
国家3A级景区。距州府恩施市中心1.5公里。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的发展方略,由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
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城内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自2005年以来,土司城每年举办民间艺人绝活表演,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是全国土家族吊脚楼中规模最大、风格最典型、外观最壮观的仿古建筑群。
【清江闯滩】
位于清江中游州府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起漂码头位于恩施市城区内,终点码头浑水河大桥至恩施城区38.5公里,游客往返均由专车接送。属江河漂流探险风景区。1992年向社会开放。
清江闯滩长38.5公里。在土家族母亲河清江上,乘橡皮舟飘然而下,越五段峡谷,过48道险滩(落差2~4米),"与浪共舞",感受"玩就玩个心跳"的刺激。串起一个个急流险滩的是水波不惊的静水区,"峡江无人语,鸟鸣山更幽"。沿江两岸,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篁,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巴人悬棺的神奇洞葬,土家人种田牧羊的生活场景,村姑浣沙的曼妙诗韵,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一片惊险、野趣、神秘的境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游客强烈的参与性。作为中国江河漂流的一朵奇葩,清江闯滩卓然独立,其品质和生命力以及带给旅游者的惊险刺激是深远的、持久的。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举办清江国际闯滩节,已成为湖北省两大水上体育竞技项目之一。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并入选"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梭布垭石林】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距州府恩施市54公里,距重庆奉节天坑地缝34公里。是以石林为主的地文景观类风景区。1999年向社会开放。
景区平均海拔900多米,是全国奥陶纪灰岩戴冠石林之最,总面积21平方公里。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整个石林外形象一只巨大的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漫步石林,遍布奇岩怪石,有的形若苍鹰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峥嵘雄奇;在石林边缘还有一条长3公里、高10多米的地缝,迂回曲折,犹如迷宫,神秘莫测,在地缝中穿行,头上只见蓝天一线,两耳仅闻泉水淙淙,双眼难觅泉流何处。整个石林,千姿百态,万种风情,令人叹为观止。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都要在此举办盛况空前的"女儿会",吸引了大量游客。现有青龙寺、六步关、莲花寨、宝塔岩、磨子沟、锦绣谷、梨子坪及古柏民俗乐园8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龙麟宫】
国家3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州府恩施城西郊麒麟溪源头,距恩施市中心8公里。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龙麟宫俗称"出水洞",1994年,州水电局组织专家进洞探险后,修建成旅游景区,1995年正式向社会开放。
龙麟宫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洞内平均高度50米,宽30米。洞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平均温度20℃,冬可消闲、夏可避暑。龙麟宫的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干洞和迷津洞中。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巨柱擎天、长龙横卧、雄鹰高踞,帷帽低垂,百步天梯,水镜仙境,美不胜收。
【大水井古建筑群】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南距利川市城区45公里,东北距重庆奉节港130公里。属明末清初古建筑群落。解放后,李氏宗祠及李氏庄园收归国有,20世纪80年代向社会开放。
整个建筑群由大水井李氏宗祠、大水井李氏庄园两大部分组成。宗祠前殿大门横匾楷书"李氏宗祠",旁边有"洛阳桥"、"黄鹤楼"琉璃壁画;大门左右有两耳门,内建三个大殿;祠堂外有依山而建类似城墙的石围墙,外围长390米,墙宽28米,全部用麻条石砌成。李氏庄园内面积达6000平方米,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整个建筑错落有致,画栋雕梁,工艺精巧,庄园两端设有"小姐楼"、"绣花楼"各一座,整个庄园富丽堂皇。 三峡旅游网:http://www.sxlyw.com.c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5 20:13:32编辑过]
|